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浓缩版
第一章绪论(一)大学之母:1.博洛尼亚大学(法学)巴黎大学(神学)萨莱诺大学(医学)2.中世纪大学类型(1)产生类型:a自然形成型:(3所母大学)b衍生型:牛津大学的创立和巴黎大学的师生迁徙有关.c创建型大学:(2)管理方式a教师型大学:巴黎大学b学生型大学:博洛尼亚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系科;文、法、医、神四个系科或学院,法、医、神三科被认为是“高级”学院,文科则是这三科的准备阶段。4.中世纪大学的特点A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B宗教性和国际性C职业性和实用性(三)近代大学的发展1.1)17-19世纪英国的大学发展;大学的衰败: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生活发生联系,而大学对此无动于衷。新大学运动:建立伦敦大学1828年建立城市学院的发展:城市学院2).哈勒大学“不仅是德国的而且是欧洲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鲍尔生)3).柏林大学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威廉﹒冯﹒洪堡1806年大学的基本原则:寂寞和自由,为科学而生活——习明纳和研究所;柏林大学的创办还将大学传统的教学职能扩展成为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4)德国大学对美国的影响:创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17-19世纪美国大学的发展(1)以哈佛学院为代表的殖民地学院的建立(2)赠地学院运动:186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赠地学院运动,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在大学得以广泛推行,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还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星思想,进而导致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该大学把研究生教育确定为大学最核心的教育任务。(四)现代大学的发展:1944年,美国政府退伍军人的教育问题,颁布了《退伍军人权利法》。社区学院的发展,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与改革.(五)大学发展的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在社会需求和大学自身发展规律中寻求契合点,“灯塔”。3.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高校教师系统的了解高等教育,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加深对教师工作的理解2.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有助于推动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理解4.有助于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对自身发展的理解。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通过传播政治观点、思想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政治社会化;2.通过培养政治、法律、管理等专门人才服务于政治;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以及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知识的资本化,知识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传递和积累而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3.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3.高等教育具有选择和净化文化的功能;4.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双重关系第一,是指文化、文化环境对高等教育的而影响。第二,是指高等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传递。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威斯康辛思想:主张州立大学直接为农业、工业和政府服务,为实际的政治改革、人类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经济进步服务。明确把直接为社会服务作为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以及专家服务。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装备服务。4文化创新是现代高校职能的新拓展。.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包括教育目的,但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三、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1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巨鼎的。2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3民族传统对教育目的产生重大影响4确定教育目的,特别是制订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一)我国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高级专门人才。(二)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高等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出的较为概括和抽象的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高校的具体和明确的规定。(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教育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方向性,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所期望的素质。2调控作用(制约和影响):宏观和微观3激励作用: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4评价作用:衡量和评价高等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二、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2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但又各自独立,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学工作: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实施德、智、体诸育的基本途径。2科研训练: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3社会实践: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大学生素质结构,一般认为由五部分组成: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第四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几个理论问题: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几种价值取向1社会本位论(教育工具论):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高等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人是社会的产物,个人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过程就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2个人本位论(教育主体论):应当依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卢梭、鲁迪格尔、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斯宾塞3无目的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杜威)4辩证统一论: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三)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视角不同,都有其合理性,同事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和整合,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价值观有所不同,往往存在一种重此轻彼、畸重畸轻的现象,甚至的确存在两者矛盾冲突的现象。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1.内涵: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2.通才教育的三个特征: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1.内涵: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专才:“齿轮”和“螺丝钉”。2.专才教育的三个特征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育内容侧重于应用。学生在毕业后较快适应岗位的需要。(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两种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争论的实质是专业口径之争、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存在较大的差别。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其融合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但不能仅止于课程设置。三、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从毛入学率上看,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二)英才阶段向大众转变的两种模:式美国模式:社区学院。日本模式:私立大学(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1.适度加快发展速度2.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多元华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三)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开源节流2.高等教育分层分流3.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国家采取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第三章高等学校教育制:高等教育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高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是一个国家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狭义的高等学校学制指高等学校的修业年限。学制建立的依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要适应教育者受教育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受本国学制传统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二、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况(一)学制特征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2多重管理部门(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日本和美国)(二)层次特征;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三、(二)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学位等级结构不完整(设立副学士学位,完善学位体制)2.学位类型不全面(顺应社需要,调整学位类型)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的比例过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所占比重过小。3.学术性学位与专业性学位发展不平衡(重视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的协调发展)4.行政权力对学位管理影响过大(加强学位管理和评估,重塑学术权威)研究生学位的授权学科、专业点和导师的评审权过于集中。5.学位点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过(加快西部地区学位建设,协调区域发展)6.专业学位中“专业”特色不强(突出专业特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7.研究生占比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在研究生扩招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8.高级学位“含金量”日趋下降.三、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走向:公平,公开,科学,多样与灵活,突出能力、重视素质,完善学费与助学贷款、奖学金等制度。第四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行使职权,通过行政、立法、评估等手段对高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高等教育微观管理(高等教育内部管理):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
本文标题: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浓缩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28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