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种群的数量变化(很实用)分析
1、怎样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本节聚焦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细菌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2.细菌的繁殖的方式是什么?0204060n?3.细菌繁殖了n代后的数量是多少?细菌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4.绘制细菌增长的曲线图。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3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讨论:①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②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③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Nn=2n解:n=60minx72h/20min=216Nn=2n=2216③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验证。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时间分钟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数量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直观,但不够精确。248163264128256512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4.数学模型建构的步骤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方程式曲线图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1]:澳大利亚野兔能指数增长的特殊原因是什么呢?①没有天敌。②充足的食物。③广阔的生活空间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1859年,24只欧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有茂盛的牧草,却没有鹰等天敌。这里的土壤疏松,打洞做窝非常方便。于是,兔子开始了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的大量繁殖。不到100年,兔子的数量达到6亿只以上,遍布整个大陆。实例2: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华盛顿州的一个海岛。1937—1942年间数量增长:细菌的数量/个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推测,自然界中有此类型吗?某海岛上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变化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1、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实验室条件(N0为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2、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Nt=N0λt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存在环境阻力———自然条件(现实状态)——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不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出生率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例]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P67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A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A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停止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最快种群数量小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加快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逐渐减慢(1)问题探讨:①“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曲线。②该实验中在第天时增长率最快。③环境容纳量(又称):在环境条件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的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趋于稳定2、3K值不受到破坏k/201002003004001234567时间/天酵母数环境阻力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天敌捕食气候不适寄生虫传染病等K值:环境容纳量(2)种群的“S”型增长到K值后不再继续增加的原因:内因是:外因是: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率相等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往往会连续快速增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等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趋势.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λ: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倍数Nt=N0×λtK值:环境容纳量k/2处: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2、对大熊猫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3、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看,能得到什么启发?4、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除增长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化?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因此,凡是影响上述种群特征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环境因素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出和迁入种群数量的变化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增或减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2)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3)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害虫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4)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家鼠繁殖力极强,善于打洞,偷吃粮食,传播疾病危害极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家鼠数量?有害生物的控制老鼠机械捕杀施用激素药物捕杀施用避孕药养殖或释放天敌将食物储存在安全处降低繁殖率减少数量增大环境阻力降低环境容纳量打扫卫生硬化地面时间种群数量1.减少数量机械捕杀药物捕杀J型环境阻力时间种群数量K值2.增大环境阻力降低环境容纳量S型K值降低J型环境阻力时间种群数量2.增大环境阻力降低环境容纳量1.减少数量:机械捕杀、药物捕杀哪种措施较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2.增大环境阻力降低环境容纳量:养殖或释放天敌、打扫卫生、硬化地面、将食物储存在安全处3.降低繁殖率:性激素干扰等课堂讨论A.大熊猫食性单一、繁殖率低、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岭里,活动范围需求广。试分析大熊猫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你能提出保护大熊猫措施吗?保护大熊猫的措施?•提高繁殖率,•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活空间,保护环境,改善她们的栖息环境,帮助减少其环境阻力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大熊猫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自身繁殖率低•食性单一•气候变迁•栖息地的丧失等C.在渔业捕捞问题上,人们总是希望捕到更多的鱼。如果捕捞量长期过高,种群的数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应该怎样来确定合适的捕捞量才能即不危机鱼类种群的持续发展,又能获得较高的鱼产量?课堂讨论时间种群数量K环境阻力J型S型种群数量的恢复需较长时间。如果外界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种群还有可能绝灭.1.如果长期过度捕捞:2.捕捞量的确定:K/2捕捞后不得低于K/2值。这样既有利于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又可获得较大收益。小结1、条件:2、发生时期:3、特点:一、“J”型曲线二、“S”型曲线1、环境容纳量2、产生原因:3、特点: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D巩固练习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37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38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39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11mm1mm25(中)×16(小)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2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3中方格的位置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中间酵母菌的数量(个)10912118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某一时刻样液(稀释10倍)计数的结果如下:该酵母菌种群在该时刻的密度为:_________个/mL2.5×107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416(中)×25(小)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倍后,第一次抽样检测结果为:4个中方格中共有40个酵母菌,则每毫升菌液中含有酵母菌__________个。1.6×107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5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可定为10ml)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计算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2.5×104x(x为小方格内酵母菌数)4×107x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6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3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4需要做重复实验吗?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不需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要分组实验,获得平均数值即可。需要,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7重复性原则:任何实验都必须经得起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重要标志。做任何实验都会产生误差,“重复”是实验中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的重要手段。⑴一般以实验材料数量上“多个”来实施重复。(2)多次或多组测量取其平均值。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85、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6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1组第2组第3组------第n组平均值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几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7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49血球计数板的清洁血球汁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50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B.用滤纸吸去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D.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C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51在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操作过程如下:(1)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于冰箱中培养,(2)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计数,(3)到第七天取样计数,请纠正其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应将静置改为轻轻振荡几次应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应连续七天取样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2)作出假设:。(3)讨论探究思路:问题(4)制定计划:(5)实施计划:(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7)表达和交流:(8)进一步探究: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3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4需要做重复实验吗?5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6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怎样的措施?7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实验步骤:(1)取培养液10毫升加入到试管中,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毫升培养液中酵
本文标题:种群的数量变化(很实用)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1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