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留守学生心理疏导案例留守学生中大部分因缺乏家教或无人管理而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精神忧郁,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放荡无忌,甚至有的通宵上网,成为“问题学生”。所以,对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育中的一大瓶颈。我们班有37位留守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对他们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现将我对其中一个孩子的关爱工作总结如下,与各位老师共勉。何小雨,父母离异,判决给了其母亲,父亲又组建了新的家庭,小小的她很难融入到新的家庭,于是父亲只好将她送至乡下的姑姑家,从此,她成为了一个特殊“留守孩子”。每天下课她从不和其他同学玩,总是孤单地坐在座位上发呆,看到她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我决定去帮助她,将更多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一、用“爱”弥补她情感的缺失。爱是阳光,她能将最坚硬的冰角融化,爱是春雨,她能滋润万物焕发生机。爱是一个教师最基本职业道德,但却是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只要我们用的恰当,的确能受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在平时的上课中,我尽量让她多回答问题,让她感觉到她在老师心目中存在。在平时的课间十分钟,我将她带到操场和同学们一起玩乐。为了能够彻底地班级大家庭融入到一起,我了解到她的生日,就发动全班同学为她唱生日歌祝她生日快乐,顿时她感动的流下泪水,从此她的笑容也多了,操场上也能见到了她的身影……二、“促膝谈心”健全她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由于其父母不在身边,即使父母有时回来看她,但她又对他们充满“怨恨”,从不和他们敞开心扉。对自己的姑姑,又心存“戒心”。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她的性格很容易走向极端,甚至对整个社会充满不信任,渐渐地性格会扭曲。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在关心她生活的基础上,和她谈心,渗透对生活的认识。告诉她爸爸、妈妈既然生活在一起不幸福,他们可以按照自己意愿重新选择生活,但是爸爸妈妈永远是爱你的,不然怎么会经常看你呢?刚开始她不怎么理解,我找了许多一些单亲孩子成功的故事,渐渐地她开始和爸爸妈妈沟通了,有一天,她主动告诉我她妈妈带了好多的书给她,这时,我知道她渐渐尝试与父母沟通了,她也变得活泼多了。三、加强与“监护人”沟通,矫正其不良“行为”。由于是寄居在亲戚家里,亲戚监护也会碍于身份,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不好过于说教,怕产生误会,给孩子造成寄人篱下的感觉,往往对其行为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样一来她就会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由于该同学的姑姑十分同情她,就加倍的爱她,每次在吃和穿方面都比自己的孩子要好得多,每次在与自己孩子发生矛盾时,总是责备批评自己孩子,渐渐得她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带到了班级,每次与同学发生矛盾总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我找到她的姑姑,告诉她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合格意义上的监护人,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对她犯的错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加以约束管教,这样才能有助于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四、用心辅导,为她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培养自信心。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对于孩子的学习无从监督和辅导。我所监管的这个孩子姑姑虽是初中毕业,但是家庭负担过重,繁重的农活让她没有闲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作为班主任我每天利用休息时间给她辅导功课,帮助她找找学习上的一些误区,教会她学习的一些方法。在一次考试中,她的数学竟然考了100分,我在表扬她的同时,要她认真总结学习方法。现在她对学习也感兴趣,也充满了对生活的自信。综上所述,是我与一个特殊留守孩子的交往的案例,我在实践为人师的职责。在实践中我也分析出该同学主要存在情感缺失、性格极端、行为偏差、学习困难等心理障碍。我也一直为此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有的措施效果显著,如促膝谈心,增加了对我的信任,情感的投入,激发了对学习的兴趣,感觉到生活充满阳光。但是与监护人的沟通,收效甚微,因为她的姑姑总是心存顾忌,对孩子缺乏应当的约束,不过我将会继续加强与其沟通。总之,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作为班主任要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更要加倍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让他们深切感受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爱。
本文标题: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24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