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细胞呼吸导学案(优质导学案-直接可以使用)
第1页共5页仁荣中学高三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4课时)----必修1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的原理(1课时)※【基础知识梳理】1:有氧呼吸的过程:(1)概念:细胞在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并生产大量ATP的过程。(2)场所:。总反应式:。①:第一阶段:反应式:。②:第二阶段:反应式:。③:第三阶段:反应式:。(3)能量变化: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KJ的能量,其中KJ的能量储存在中,其余的以的形式散失。2:无氧呼吸的过程(1)概念:细胞在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的等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产生能量的过程。(2)场所:。总反应式:。①:第一阶段:反应式:。②:第二阶段:反应式:。(3)能量变化(以产生乳酸为例):1mol的葡萄糖无氧呼吸释放能量为kJ,其中有kJ的能量存储在ATP中,能量利用率为,其余能量以形式散失。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条件产物特点相同点联系实质意义※【习题巩固】【例题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无氧呼吸()②:绿藻细胞的有氧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③:细胞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的参与才能释放出储存的能量()④:线粒体是肌肉细胞产生CO2的唯一场所()⑤:土豆的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产生CO2一定不是乳酸发酵()⑥: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分解葡萄糖()⑦:通过是否产生CO2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也可以通过是否产生H2O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例题2】: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阶段均放出少量能量B.水参与第④阶段的反应,该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b处C.人体细胞分解等量的葡萄糖,③阶段释放CO2的量是④阶段的1/3D.①⑤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a、c处【例题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ABCDEF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第2页共5页考点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1课时)※【基础知识梳理】1:实验原理(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和细胞呼吸的方式:①:酵母菌的代谢类型:。②: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2)细胞呼吸产物的检测:产物试剂现象(颜色变化)CO2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酒精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溶液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质量分数为溶液,分别装入A、B两锥形瓶中。(2)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3)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①:观察两组装置中的变化。②: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取A、B瓶中滤液各2mL分别注入A、B两支干净的试管中。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溶液0.5mL,并振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3:实验现象甲组乙组澄清的石灰水培养液澄清的石灰水培养液现象4:实验结论葡萄糖————→CO2+H2O;葡萄糖————→CO2+C2H5OH考点三: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和计算(1课时)1:“三看法”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1)“一看”反应物和产物消耗O2——→一定存在有氧呼吸;产物中有酒精或乳酸——→一定存在无氧呼吸(2)“二看”物质的量的关系项目物质变化的特点细胞呼吸方式1CO2释放量=O2吸收量2CO2释放量﹥O2吸收量3不消耗O2,只释放CO24酒精产生量=CO2释放量5酒精产生量﹤CO2释放量6无CO2释放量(3)“三看”反应场所真核细胞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2:细胞呼吸方式判断的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及原理设置下图所示的两套呼吸装置(以发芽的种子为例)酵母菌有O2酵母菌无O2第3页共5页※【习题巩固】【例题4】: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自变量为温度B.实验因变量为CO2的多少C.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D.乙、丙两试管中液体应煮沸冷却除去O2【例题5】:如图为小篮子法(广口瓶法)测定小麦种子细胞呼吸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种子呼吸释放的CO2B:液滴移动的距离为小麦种子消耗O2与产生CO2之差C:应避免对小篮子中的种子造成损伤D: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设置对照组【例题6】: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生成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例题7】: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此时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只进行有氧呼吸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例题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在相同时间内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等于无氧呼吸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例题9】: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B.装置乙的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装置丙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例题10】: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例题11】:有人利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按下面甲、乙两个密闭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时,夹子A关闭,两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在刻度0处,5min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不移动,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原因是。(2):从第6min开始,同时打开两装置中的夹子A,向里面通入等量的氧气,20min后,发现:甲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1,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1,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2,装NaOH的小烧杯增重了Y2.则X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X2,Y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Y2。(3):从分子代谢水平上看,造成第(2)问中差异的原因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mol12.5mol15mol30mol产生酒精的量9mol6.5mol6mol0mol第4页共5页考点四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1课时)※【基础知识梳理】一: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的种类和数量)(1)不同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3)同一植物的不同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2外部因素(1)温度:主要是影响。(2):直接影响呼吸速率和呼吸的性质。(3):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2浓度升高到l%~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4)水分:细胞中的水含量越高,细胞的呼吸越。(5)完成下面坐标图二:影响细胞呼吸因素的应用1:温度(1)保鲜: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干果。(2)促进生长: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时,夜间适当,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氧气(1)保鲜:低氧有利于蔬菜保鲜(2)促进生长:农作物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促进根部有氧呼吸促进生长。(3)防止无氧呼吸:陆生植物长时间水淹,土壤中氧含量降低,植物因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而烂根。3:二氧化碳保鲜: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有利于蔬菜水果的储存。4:水分(1)抑制细胞呼吸:晒干的种子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细胞呼吸减慢,更有利于储存。(2)促进细胞呼吸:浸泡的种子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习题巩固】【例题12】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mol)和O2吸收量(mol),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贮藏前用CO2处理后的蓝莓无法进行无氧呼吸B.第10d时,细胞中的ATP完全来自线粒体C.第20d未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D.第40d未处理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例题13】甲、乙两图均表示氧浓度对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或酒精B: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C:乙图中,储存种子或水果时,A点对应的氧浓度最适宜D:根据乙图可知,氧浓度较低时抑制有氧呼吸,氧浓度较高时促进有氧呼吸【例题14】: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图中A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C.淹水时30mol.L-1的KNO3溶液缓解水淹作用效果最好D.实验过程中可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例题15】:如图表示光照、储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时比15℃时更强C.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储存番茄果实D.储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含水量呼吸速率CO2浓度呼吸速率氧气浓度呼吸速率温度呼吸速率第5页共5页
本文标题:细胞呼吸导学案(优质导学案-直接可以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2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