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机能学实验Ⅰ总结一、蛙类实验1、双向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如何?2、为何神经干复合电位不完全遵循“全或无”定律?(阈刺激,最大刺激)3、何谓起搏点?为什么正常起搏点能主导心脏的节律性活动?4、如何证实心肌有较长的不应期?5、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式怎样产生的?二、人体实验1、在正常人胸壁上可听到几种心音?是如何产生的?2、心音听诊的内容有哪些?3、怎样区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4、何谓收缩压、舒张压?其正常值是:舒张压为100-20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血压通常以“收缩压/舒张压毫米汞柱”表示。5、运动后,血压的变化?为什么?6、何谓心电图?有何意义?7、肢体导联是如何连接的?P波是如何产生的?ORS波群是如何产生的?三、心血管实验1、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哪些?有何作用?2、支配血管的神经有哪些?有何作用?3、正常的血压是如何维持稳定的?4、阻断家兔颈总动脉血流,血压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5、为什么刺激家兔减压神经外周端,血压不发生改变,而刺激中枢端,血压却明显降低?6、电刺激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引起的血压下降有何不同?为什么?7、剪断和刺激颈交感神经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8、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血压降低,为什么?四、呼吸系统实验1、何谓胸内负压?胸内负压是如何形成的?2、为什么吸入CO2后呼吸运动会加强?3、增强无效腔时,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为什么?4、为什么缺氧后,呼吸运动增强?5、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为什么?6、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呼吸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五、消化实验1、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有哪些?2、加肾上腺素后,肠管收缩频率变慢,幅度变小以及基线下降,为什么?3、加乙酰胆碱后,肠管收缩,肌张力增加,为什么?4、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胃肠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5、静脉注射新斯的明后,胃肠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在新斯的明作用的基础上,在注射阿托品,胃肠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六、泌尿实验1、大量注射生理盐水,尿量增多的机理是什么?2、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为什么?3、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减少的机理是什么?4、住手50%葡萄糖,尿量增多,为什么?5、如何测定尿中有无糖?为什么?6、大出血后,尿量的改变如何?为什么?7、注射速尿后,尿量增多的机理是什么?七、综合实验步骤共同的步骤:麻醉固定--将兔称重后,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1%戊巴比妥钠(3ml/kg),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减去()手术的毛。1、分离神经:沿兔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6-7cm,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出气管。在气管的右侧分离出迷走神经(最粗)、交感神经、减压神经(最细),并在各神经下穿线备用。2、动脉插管:沿兔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6-7cm,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出气管。在气管的左侧分离出颈总动脉。先在远心端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再用动脉夹在近心端将其关闭。用眼科剪将动脉剪开一个斜口,将注满肝素生理盐水的插管向心脏插入动脉,结扎固定。3、气管插管:沿兔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6-7cm,用止血钳由正中线将胸骨舌骨肌分离,暴露出气管。于已暴露的气管下用镊子穿一丝线,打一活结。在喉头下2-3cm,4-5环状软骨上作一倒“T”形切口,将与气管口径相近的气管插管向心方向插入气管中用线结扎,并将余线固定于气管插管交叉处,以防气管插管松脱。4、胃迷走神经:腹部正中切开皮肤10cm,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胃移出体外,在膈下食管末端分离出胃迷走神经。5、膀胱插管:下腹部正中线脐下方作一长约3-4cm的皮肤切口,其下端直达耻骨联合,分离皮下组织并沿腹白线切开腹壁。将膀胱翻出腹外,辨认清楚输尿管,并向肾侧仔细地分离两侧输尿管2-3cm,在其下放穿一条线,将膀胱上翻用线结扎膀胱颈部(即尿道内口)以阻断它同尿道的通路。然后再膀胱颈部选血管较少处,作一环形的荷包缝合,并在荷包缝合的中央剪一纵形小切口,插入膀胱插管,然后用荷包缝合线将切口边缘固定于膀胱插管的橡胶上。
本文标题:机能学实验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5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