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FH9-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材料性能学付华石家庄铁道大学第9章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9.1材料的高温蠕变9.2高温力学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第9章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室温:细化晶粒,加工硬化,不平衡组织(M)强化;强度与时间关系不大。§9.1材料的高温蠕变一、蠕变过程蠕变试验机(一)定义:材料在一定温度/应力下,随时间延长,塑变缓慢增加的现象。T/Tm>0.3,蠕变明显;碳钢>300℃,合金钢>400℃,高温陶瓷Si3N41100℃(二)蠕变曲线1、金属陶瓷材料阶段Ⅰ--减速蠕变。阶段Ⅱ--恒速蠕变。阶段Ⅲ--加速蠕变。2、高分子材料:AB:可逆弹性形变。BC:高弹变形。CD:不可逆变形,缩颈→断裂。与金属/陶瓷不同:由弹性变形引起,可回复。不同温度和应力下的蠕变曲线应力小/温度低,第二阶段长,甚至无第三阶段;二、蠕变机理(变形/断裂)(一)蠕变变形机理:1、位错滑移机理:T≈0.5Tm,位错热激活。①阶段Ⅰ:形变硬化使位错开动阻力大→→减速蠕变②阶段Ⅱ:达到平衡→恒速。2、扩散蠕变:3、晶界滑动机理:高温+外力→→相邻晶界滑动。空位的定向扩散。陶瓷:玻璃相的粘滞流动。4、粘弹性机理:高分子材料:分子链卷曲→→高温+外力→→伸直(熵值↓)高温长期载荷下:金属→→沿晶断裂(晶间断裂),晶界强度低。(二)蠕变断裂机理:晶界的裂纹形成方式----二种模型:1.晶界滑动与应力集中模型2.空位聚集模型1.晶界滑动与应力集中模型三晶粒交会处形成楔形裂纹:晶界滑动,三晶粒交界处应力集中→→σσ晶界→→开裂→楔形空洞→→→高应力和低温度下。较低应力和较高温度下,晶界上空位聚集形成空洞。2、空位聚集模型该断裂由扩散控制→低温下空位扩散很慢,观察不到断裂的发生。高温蠕变断口形貌表面出现龟裂;高温氧化膜;冰糖花样沿晶断裂。9.2高温力学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蠕变极限、持久强度、剩余应力等(一)蠕变极限:不允许过量蠕变变形的抗力(与σs相似)。在温度T下,产生规定稳态蠕变速率的最大应力。在给定温度T和时间t下,产生蠕变应变ε的最大应力。500℃,10万小时产生1%(AT)蠕变应变的最大应力为100Mpa。两种极限间的关系:选用:蠕变速率大,时间短:阶段Ⅰ比例大,阶段Ⅱε难测。蠕变速率小,时间长:阶段Ⅰ比例小,阶段Ⅱε易测。选用:(二)持久强度:在一定温度和规定时间内,不发生蠕变断裂的最大应力(与σb相似)。规定时间:设计寿命锅炉、汽轮机:数万、数10万(104≈105h)航空喷气发动机:几百~1000小时(102≈103h)(三)松弛稳定性(剩余应力,松弛应力)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能力→→松弛稳定性。松弛应力:σSO剩余压力:σSh同条件下,σSh越高,松弛稳定性越好。四.影响蠕变性能的主要因素(自学)蠕变变形与断裂机理:a.控制位错运动b.控制晶界滑动内因:成分、组织;外因:应力、温度、环境介质。谢谢!
本文标题:FH9-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5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