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
目录第一章前言一、编制说明二、编制依据三、编制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一、工程特点二、工程目标设计三、总体施工部署第四章施工管理组织及人员安排一、施工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二、施工管理组织三、施工人员组织及安排第五章施工机械设备等资源配备及布置一、施工机械配备计划及保证措施二、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备计划三、人员及设备进场时间和方法四、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第六章施工总平面布置一、临设布置原则二、施工临设总平面布置三、施工场地布置说明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一、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原则和依据二、工程总工期目标控制三、阶段性工期安排和节点控制四、施工进度横道计划及衔接第八章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二、路基填方施工三、回填区路床施工四、道路土石方开挖施工五、特殊路基处理六、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七、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八、挡土墙工程结构九、人行道系施工十、标志标线施工第九章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测量方案三、挖孔灌注桩施工四、桥台施工五、墩柱施工六、移动模架连续箱梁施工七、预应力施工八、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第十章管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一、给排水工程施工二、电气照明工程施工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等措施方案一、雨季施工措施方案二、夏季高温施工措施方案三、防汛施工措施方案第十二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一、质量目标及质量承诺二、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三、质量控制程序四、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三章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措施一、安全生产目标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十四章标准化工地建设及环保措施一、标准化建设二、现场文明施工措施三、环境保护措施附图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前言一、编制说明我方经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仔细考察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现场,对工程所处位置的交通、沿线构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进行调查,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目前的施工技术,组织了拟任项目经理及主要项目管理人员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本工程组织设计编制中,充分考虑了各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及相互间的衔接与协调的可行性,及其实现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操作方法,对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地上地下构筑物和交通情况可能对本工程产生的影响,作了充分的估计和准备。我方确保在业主要求的总工期内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一次性合格标准。一旦中标,我方将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对现场各种情况作出充分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并编制各重要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和计算书、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方案,经业主和有关部门批准后严格执行。二、编制依据1、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相关图纸。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5、我方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装备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6、国家、重庆市发布实施的相关法令、法规及行政命令。7、招标文件图纸中明文要求的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以及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市政工程的技术资料。三、编制原则(一)确保满足及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遵循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安全、文明、工期、环境保护和工程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二)确保工期的原则严格按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制定适度缩短工期的进度计划,实施网络控制,确保工程1、2、3号道路工程180日历天,4号道路工程300日历天内完成。(三)合理优化、优质高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以“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方法可靠,施工组织科学,重信誉守合同,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为指导思想。合理安排各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加强领导、科学组织、优化管理,确保优质高效施工。严格贯彻ISO-9001标准,依据ISO-9001:2000、ISO-14002:1996、OHSAS-18002:2007编制的三位一体管理文件和程序文件汇编。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争创“巴渝杯”、市政金杯奖等优质工程奖项。(四)安全第一原则严格遵照、遵守国家、重庆市政府关于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安全、劳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五)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项目部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履行合同,不留后患。(六)一切忠实于业主、服务于业主的原则。(七)坚持项目法管理原则__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的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八)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中,对于能提高或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九)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项目地处重庆市涪陵区江东片区长江、乌江汇合口处,滨临长江、乌江,分属涪陵江东城区。是涪陵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两区五片”之一,是涪陵区跨乌江向东发展的重要区域。主要以正在建设的涪陵区长江、乌江汇合口东岸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堤防工程为路基,两端和现有涪丰公路相接。江东片区地处涪丰过境公路进入涪陵主城区的咽喉地带,也是连接涪陵主城区和江东、江北片区的核心地带,拟建的江东堤防滨江干道工程周边有涪丰公路、渝建公路(重庆-湖北建始,重庆S105线)、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一桥、乌江二桥等干线公路和重要交通设施,另有涪焦路(涪陵-焦石)、涪天路(涪陵-天台)、涪菜路(涪陵-菜场村)等区内等级公路,并规划有重庆-安康高速公路出口一处。江东片区的两条主干道为2条平行的滨江路和涪清路,由于江东片区的地理条件受限,两条主干道的横向联系较少,随着滨江路的逐步实施,此矛盾日益凸显。本次项目为加强滨江路和涪清路联系的4条次干道。其中1#号路长867.039米,2#号路长153.737米,3#号路长413.884米,4#号路长670.760米,总长2105.42米。(一)建设条件及工程地质概况1、交通条件项目所在的江东片区及周边有涪丰公路(涪陵-丰都,城区段也叫涪清路)、渝建公路(重庆-湖北建始,重庆S105线)、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二桥等干线公路和重要交通设施,另有涪焦路(涪陵-焦石)、涪天路(涪陵-天台)、涪菜路(涪陵-菜场村)等区内等级公路。片区通过已建的涪丰公路和乌江一桥、乌江二桥和石板沟长江大桥分别连接江南片区和江北片区。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交通条件较为便利。2、气象水文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冬迟春早,夏长秋短,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降雨量: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19.7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63.4mm(1973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是800.5mm(1955年),最大降雨量113.1mm/d(1958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2/3,大雨暴雨较多。----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低气温-2.7℃(1977年),极端最高气温42.2℃(2008年6月)。----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巴。----霜冻期:一般为10~20天,雾日数多达20~35天,日照数达1384.2~1542.8小时。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8.4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1.0m/s。3、地形地貌根据现场踏勘,勘察段道路区1号连接道、2号连接道和4号连接道平面上呈南-北走向,总体为北高南低,3号连接道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勘察区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岸坡地貌,由于地处城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场地原始地貌已基本被破坏。建筑场地大部地段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局部基岩出露。涪陵长江与乌江交汇口(距勘察场地约1Km)的天然河流水文资料统计资料如下:历年最高洪水位:173.77m(1870年),历年最低枯水位:136.13m(1979年),频率5%高水位为165.50m,98%保证率低水位:137.50m。历年最大流量:68000m/s,历年最小流量:3150m/s。根据三峡工程的运行情况: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00m(吴淞高程),防洪限制水位145.00m(吴淞高程),枯季消落水位155.00m(吴淞高程)。2008年9月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完成时(拟建场地)涪陵站回水位为175.30m(吴淞高程),水位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则为173.58m(可视为本场地的最高水位)。4、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和钻探揭示,勘察区地层由人工填土(Q4ml)的素填土和下伏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的砂岩、页岩和泥岩组成。现对各地层按新老顺序分述如下:①素填土:褐黄色,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夹砂岩碎块石,结构松散,为建设开挖时回填,回填时间约1~5年,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②砂岩:灰白色,属中细粒砂状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和石英,泥钙质胶结,区内均有揭露。砂岩层未见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层岩芯呈柱状。③页岩:灰色、灰黑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差,岩质极软;中风化层岩芯呈柱状,一般节长10~20cm,岩质软。③泥岩:紫红色、暗紫危,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差,岩质极软;中风化层岩芯呈柱状,一般节长10~20cm,岩质软。5、工程地质构造及地震路段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珍溪场向斜东翼。勘察区内多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局部陡坎见基岩出露,岩层产状为330°∠12°,层面结合程度差。岩体中见两组构造裂隙:L1产状为250°∠79°,微张~闭合,无充填,延伸5~15m,间距1~4m;L2产状为170°∠80°,微张~闭合,无充填,延伸约2~6m,间距3~5m,裂隙面结合程度差,面微张,无胶结。层面裂隙和两组构造裂隙均未见泥化夹层分布,结构面较粗糙,均属硬性结构面。勘察路段区内岩体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三峡地区属弱震区,库区仅发生过二次大于Ms=5.0级的地震,两次地震在岸坡地段的烈度均小于6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涪陵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6、水文地质条件沿线素填土层属孔隙水含水层,页岩强风化带和砂岩属裂隙水含水层,页岩、泥岩中风化带为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向地形低洼处排泄,最后泄入长江。工程区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①孔隙水:主要赋存坡残积层和填土层中。②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砂岩及强风化带基岩中。据各钻孔观测勘探深度范围未见地下水,场区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据调查场区周边无污染源,土层未污染,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_C20-2011)附录K.0.2的规定和取水样判定,地下水和土体对建筑材料(砼及砼中钢筋)具微腐蚀性。7、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土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支路1道路末端A0+440~A0+564.026段外西侧为下渡口滑坡,由于防护大堤的修建开挖,该滑坡已不存在。1号连接道沿线及附近地段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断层破碎带、地下洞穴等不良地质现象,道路沿线及周边斜坡现状稳定。据查访
本文标题: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3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