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老师考的课件——陈延军(1)
依标靠本的“慧性”语文教学中国青少年写作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库学科审查专家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研究会顾问,“为学杯”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培训部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小学语文项目首席专家首都名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全国特级教师网主讲教师、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录课项目召集人北京市“特级教师提升计划”项目组特聘专家海淀区名师工作站语文组组长陈延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一、语文教学现状二、慧性语文教学(一)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训练课(二)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揣摩课(三)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情感课(四)把语文课上成良好习惯养成课四、与语文老师共勉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精心长期的一线实践,我认识到潜心静心改革创新恒心它没有捷径,没有重复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阅读教学的研究有史已久,屡屡成为热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阅读教学研究更是步入白热化程度,着眼学生发展,提升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正在进一步落实。但是目前从阅读教学的效果看,仍然不尽如人意,“少慢差费”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不够浓烈,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一、语文教学现状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不可忽视的是我们教师对语文本质的东西没有深刻认识,不能用创新思维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这与当今弘扬“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形势极不相称。11.教学时间仍有浪费。教学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方法不力。2.教学成效不高。学习成绩取得不是来自于课上40分钟,而是仍然延续课下做篇子、做卷子的旧有做法,效率低下。学时间仍有浪费。教学时间不能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方法不力。2.教学成效不高。学习成绩取得不是来自于课上40分钟,而是仍然延续课下做篇子、做卷子的旧有做法,效率低下。3.师生负担过重。老师们叫苦连天,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学生学习兴趣淡薄。课堂教学不能吸引学生,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创新思维的发展受阻。4.教学流于形式。阅读教学依然有很大的盲区,上课走过场,搞吸引人眼球的表面东西过多,触及语文教学本质的内容较少。5.智性思考大于慧性思考。死的东西过多,灵活的东西少。……语文教学现状青年教师多用的是自己上学时中小学教师用的一套旧有办法。每节课一个样子,学生都能猜得出老师老师干什么。学生学习兴趣丧失,负担过重。近来课堂观察到的具体问题教师教学设计远离孩子的实际,肆意拔高。目中无学生,重教不重学。惨痛的事实: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所有学科学习问卷调查中,其中“最不愿意学的学科”,一个区的孩子几乎填写“语文”,阅读学习自然逃脱不了,也在其中。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困惑记录整理“学习语文没有意思,作业比较多,写起来用时多,不爱写。”“阅读是比较枯燥的一件事,大篇大篇的,看上去很累。”“阅读题目千变万化,做起来没有什么规律。”“阅读学习比较单调,就是读、背和写,没有别的花样。”“阅读要求太多,管束太多。”“下功夫多,得分率低下。不像数学那样有成功感。”“进步幅度小,对错与否不明晰。”……学校的办学使命是实施素质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而承担着素质教育主要任务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连接在文化精魂与办学使命之间的桥梁。教师要遵循“教文育人”的规律,用慧性思维方式改革阅读教学,改革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的美中发现做人和做事的真谛。因此阅读教学既是美的浸润,又是师生间的灵动。慧识思维方式是相对于智识思维方式而言的。就是用理性智慧的教育思想,在整体把握、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全方位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亲近文本,凭借想象来尝试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贵在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真正成为一个聪明人。过去我们很多强调的是智性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多,老师讲的多,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老师费力不讨好,教学随意性大,漫无边际,成绩不是来自于课上,而是靠课下补课来提高。教材利用率低下,学生很少去碰撞教材,很少去揣摩作者的思想。问来问去,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度思考,缺乏认识。老师的问题浮浅,学生的回答浮漂,思想深入不下去,语言积淀不丰厚。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现在学生思想浮浅,认识粗陋,主要还是语文课上的认识训练没有到位,思想游离语言文字,是空壳,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思想的训练没有真正贴紧事件中的人和事,导致骨肉分离。或者工具是工具,思想是思想。这是不行的。著名国学专家熊春锦的讲座《中国道德修身慧识教育思维模式》,很受启发。他提到我们中国有着“文山题海”“寅吃卯粮”“透支体内之精,不重视精神”“系统的营养、灵感、创造力枯竭”。这种现象急需改变、改弊纠偏。二、慧性语文教学慧性教学,其根本点是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核心是一个“思考”二字,灵魂是一个“兴趣”二字,实质是一个“发展”二字。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勤思、善思、能思、会思,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对语文学科发生兴趣,不断前进,使他们的学习生动活泼。绝不能把学生当成静止不变的容器凭主观愿望灌注,其结果必定使学生学得死,想得少。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消极,停滞不前。慧性教学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训练课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揣摩课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的情感课把语文课上成良好习惯的培养课(一)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训练课书是学生读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老师讲得再好,学生只是听听而已。效果往往是当时激动和感动,事后懒动和不动。心理学表明:只是靠听力获取的信息,过72小时后,只剩20%,再过一个星期,所剩就只有5%了。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训练课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一是“读”。“读”是语文学习之根本,是学会语文的首要途径。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架构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通过有目的、有层次、适时适量、多种形式的读,感悟文章的情感,品出语言的韵味。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简单易行的基本方法。在讲读一篇课文前,老师要引导学生想方设法读至少3遍课文。不这样语文课标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的“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是不得落实的。问题很简单,落实起来很难。希望老师们重视起来。读书兴趣培养要有招数读书的形式:朗读、默读、诵读、心读、情读、对读……读书切忌在慌忙!尤其是语文课文,要让学生一字一字清楚地读书。比如,中高年级的长课文《草地夜行》《凡卡》《小英雄雨来》《武松打虎》等,读书要耐心!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修筑长城B.贴近百姓C.推测来历D.端正错误(—15.9%)词语搭配,反映的是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看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看他们在各种场合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和感知水平。问题诊断对应试题培养语感,贵在平时教学中的历练。教师要在课上引导学生多诵读课文,熟读成诵,读多了,判断语言的能力自然增强。要培养学生自觉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的准确表达。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揣摩课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二是“揣摩语言”。“揣摩”就是反复想。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分解看,会想是会听读与会说写的前提。语文课如果只顾追求表面的读写,甚至把听说的技巧看得过于重要,而不深入“想”这个层面,是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的。要让学生揣摩语言,实际上是在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度,这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可惜现在揣摩得太少了,往往揣摩不到位,词句段思考搁浅的现象比比皆是。长期下去,学生的学习必然走马观花,点点不透。强调慧识性学习,就是淡化智识性学习,就是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要牢记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使学生越来越聪明起来。咬文嚼字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11/24/2019再如,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明确提出了改正和防止要求。标准中这样写道:“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咬文嚼字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师:“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祖国’?”生:“‘祖国’就是南京”(好多学生笑了)。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此生对祖国的理解比较接近,但是还欠妥。)师:“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教师进一步诱导。)生:“不对。”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是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老师的启发很到位)生:“不能。”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施尉宁首先明白了祖国的意义)师:“施尉宁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长在这个国家,这个国家就叫祖国。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这个地方强调得多好。)生:“我们的国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师:“对了,我们的国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祖国。”这一番简短的对话,工具和人文紧紧地贴在一起,极其到位地完成了识字教学的任务。师:“‘马戏’是什么?知道吗?”生:“‘马戏’就是杂技。”生:“‘马戏’不是杂技。杂技有的是人表演的,有的是动物表演的。‘马戏’是动物表演的杂技。”师:“对啊!‘马戏’是经过训练的动物,如猴子、熊、山羊、小狗、马等参加的杂技表演。那么动物参加表演的杂技为什么叫‘马戏’呢?”师:“‘马戏’原来指人骑在马上表演各种节目,发展到现在,凡是经过训练的动物参加表演的杂技,都叫‘马戏’。”词语教学片段——袁瑢老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在温暖的家中,我快乐地长大。——《我的家》慧性思考1、幸福的家体现在哪儿?2、爸爸、妈妈怎样爱我的?3、我怎样爱爸爸、妈妈的?4、你怎样理解温暖、幸福和快乐的关系?《早操》小露珠,起得早,小鸟儿,起得早,滚来滚去,跳来跳去,在绿叶上做操。在树枝上做操。小蜜蜂,起得早,小学生,起得早,飞来飞去,跑来跑去,在花朵上做操。在阳光下做操。智识性问题:谁,在哪儿,怎样做操?(不动脑就会)慧识性问题1、为什么小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做操?2、为什么小鸟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做操?3、为什么小蜜蜂飞来飞去在花朵上做操?(需开动脑筋)儿童诗火车开啦!妈妈说:“快看哪,窗外有一幅流动的画!”啊,真的!小河弯弯曲曲,山腰飘着白云。汽车往来穿梭,路边开满野花。水库好似明镜,山坡点点人家……我连忙打开画板,边吃橘子边画。正要把橘皮扔出窗外,我忽然看见——“哦,妈妈,我知道啦!千万不能弄脏它!”妈妈听了点头,微笑浮上脸颊:“祖国的画中,还有个懂事的娃娃!”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哦,他在洞里睡觉哪。慧识性问题1、这些动物朋友是画家吗?为什么作者说他们是画家?2、画家为什么不用颜料和笔?3、学完后,你认为他们画的内容又是什么呢?《雪地里的小画家》咬文嚼字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古诗教学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美丽动人的景象?(这首诗描绘了杜甫西邻黄四娘家门前繁花似锦、莺歌燕舞
本文标题:老师考的课件——陈延军(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2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