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著名效应、定律、法则
1/13世界著名效应/定律/法则150定律(RuleOf150)罗宾·丹巴是一名人类学家,他研究了各种不同形态的原始社会,并发现在那些村落中的人。大约都在150名左右,人们把他的研究理论称之为150人定律。现在我们许多人都远离村庄生活,但是却没有脱离这个概念:罗宾让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列出一张与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单,结果他们名单上的人数大约都在150名。一些其他对经济和军事团体的研究显示,人们在多出这一数字的团体中合作的效率会有所降低,人数太多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这一理论也显示出,当个体的生活圈子过于狭小时就会感到孤独。作为个体我们需要他人的协助来发挥潜能。150定律还告诉每一人身后,大致有1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个人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1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个人,也就意味着得罪了150个人。在求职过程中,接触不同的人,赢得对方的好感,从而快速积累人脉资源,扩大人脉关系网。手表定律(WatchLaw)又称为两只手表定律、矛盾选择定律。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1,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件事情无法完成;2,对于一个人,也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3,而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2/13木桶理论由一些木板钉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只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要想使木桶多盛水,就要下功夫弥补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法则。破窗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1969年做过一项实验“偷车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一辆停在加州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结果后者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加州的那辆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偷车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青蛙效应,也叫温水煮青蛙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扔进滚沸的油锅,在这生死关头,青蛙竟奋力跃出锅外,侥幸逃生。过了一会儿,将这只青蛙再次放入锅中,不过锅中盛的是凉水,青蛙游得自由逍遥。悄悄加热,使水温慢慢升高,青蛙最后难以忍受,但它不能再跃出,只好葬身釜底。羊群效应(TheEffectofSheepFlock)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关于羊群行为的形成有以下几种解释。哲学家认为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学家认为是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认为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而经济学家则从信息不完全、委托代理等角度来解释羊群行为。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3/13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愚人结构”。贝勃规律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贝勃规律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的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对后来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会较轻易地接受了。罗森塔尔现象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做了一次实验: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各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也称之为罗森塔尔现象。投射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心理学家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幷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絶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4/13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墨菲定律(Murphy'sLaw)“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therearetwoormorewaystodosomething,andoneofthosewayscanresultinacatastrophe,thensomeonewilldoit.(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反馈效应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这则实验说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好。酒·污水效应如果你把一汤匙的酒倒进一桶污水里,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汤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5/13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人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叫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救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报警。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人性异化与情感冷漠。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种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和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6/13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思维定势效应阿西莫夫是俄国血统的美国人,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算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在《智力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中,他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他说,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双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
本文标题:著名效应、定律、法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3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