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禽病流行现状目前国内禽病的种类至少有78种,其中各类传染病60多种,占到76%以上。2005年,我国42日龄雏鸡的成活率平均为75%~85%,而肉鸡业发达国家则达到98%~100%。动物疫病传播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粪口,接触,垂直,血液易感动物目前的养鸡生产中,大多数企业对综合防病的措施考虑的却很少,把鸡病的防治寄希望于好的疫苗和药物上,没有在鸡病预防的根源上下功夫。选择场址及合理布局场址选择:背风、向阳、高燥交通干线(≥1000m)距居民点(≥2000m)鸡舍间距:一般为3~5H(H:鸡舍檐高)场内道路:清洁道与污染道分开场区绿化: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平衡整个场区:全进全出病死禽及废弃物的处理注意观察鸡群状况,及时淘汰病死禽。有治疗价值的病禽隔离饲养,病死禽可焚烧或深埋处理,养鸡场不得出售病死禽。废弃物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清出的垫料和粪便经堆积发酵后作农业用肥。消毒与卫生消毒是指以化学和物理手段杀灭病原体,阻止外部病原微生物侵害鸡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卫生则是指设置物理屏障,以阻止病原微生物接近鸡群并阻止传染性物质在鸡舍以内和周围的传播。消毒和卫生这两方面都需要同样有效,忽视任何一方面都必将降低另一方面的功效。该如何选择消毒剂呢?“消毒剂”是指能够杀灭微生物或阻止微生物增殖的化学药剂。理想的消毒剂应该具有很广的活性谱,高效低毒,使用方便,在存在有机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发挥功效,还应该具有长效活性。在肉鸡生产过程中,要根据消毒对象、疾病流行特点、鸡的日龄等因素,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药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消毒剂作用原理一、酚类、醛类、强酸强碱类通过分子碰撞原理,使病原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沉淀。作用特点是杀菌、杀病毒无选择性,可损害一切生命物质,会污染环境,破坏设备。此类消毒剂仅可用于空舍、环境消毒,绝不能带鸡消毒。配比浓度、环境温度越高,环境中有机物浓度越低,消毒作用越强。1.酚类消毒剂:来苏儿、复合酚具有特别的药臭味,有至癌性。常用于消毒池和排泄物的消毒。2.碱类消毒剂:烧碱、生石灰常用2-3%火碱加10-20%石灰乳消毒及刷白畜禽场墙壁、地面等。用火碱液消毒时注意防护,消毒后6-12小时要冲洗干净。石灰乳现用现配才有效。3.醛类消毒剂:甲醛、戊二醛醛类消毒剂是所有常用消毒剂中最为烈性的,性质稳定,耐储存,受有机物影响小。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甲醛是最好的熏蒸消毒剂,但受温湿度影响大,穿透性差。有致癌作用,出口肉鸡禁用。戊二醛是比甲醛强烈得多,也比甲醛有效得多。但价格较昂贵,稳定性差。可用于鸡舍大消毒及环境消毒。二、氧化剂和卤素类作用机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抑制酶的活性,引起菌体死亡。在酸性环境中作用力强,不要在碱性环境中使用;有机物存在时,其杀菌作用减弱。高浓度时具一定毒性,可用于空舍消毒,也可带鸡消毒。1.氧化消毒剂:作用机理:通过释放新生态氧而发挥短效杀菌作用。过氧乙酸有强烈的醋酸味,性质不稳定,易挥发,应现用现配。可用于环境消毒、熏蒸消毒、带鸡消毒。高锰酸钾常与甲醛溶液混合用作熏蒸消毒,0.01%高锰酸钾可用于饮水消毒。2.卤素类消毒剂[氯化合物]:次氯酸钠、漂白粉作用机制:氧化作用、氯化作用、新生态氧的杀菌作用。优点:无残留,无气味,价格适宜。缺点:对金属有腐蚀性,不稳定。常用于饮水消毒。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温度过高会降低效力。[碘化合物]聚维酮碘、达尔洁碘为灰黑色,极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有较强的瞬间消毒作用。在畜牧业上多用碘与表面活性剂络合而成的产物(碘伏)。刺激性小,可用于皮肤、器械、环境消毒,低浓度时可以进行饮水消毒和带禽消毒。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负电子碰撞原理,增加病原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菌体破裂或溶解死亡。[季铵类消毒剂]新洁尔灭、百毒杀安全无毒性,无腐蚀性,气味小,表面活性强,性质稳定。可用于带鸡消毒及饮水消毒。含溴离子的消毒效果比含氯离子的好。双链季胺盐的消毒效果一般是单链季胺盐的几倍。病毒性疾病是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威胁表1常见的有囊膜病毒和无囊膜病毒有囊膜病毒无囊膜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素鸡贫血病毒鸡痘病毒荔枝病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脑脊髓炎病毒,轮状病毒表2若干消毒剂的特性和作用消毒剂特性醛类季铵类含氯类碘制剂氧化类酚类杀灭无囊膜病毒+++无无++++无杀灭有囊腊病毒++++++++++++++++杀灭细菌+++++++++++++杀灭孢子++无无++无杀灭真菌+++++++++++++存在有机物时的活性+++++++++++++存在皂类物质时活性有无有有有有残效一般一般良差差差+++高活性/优;++中等活性;+低活性病毒性疾病控制难度也越来越大消毒剂应用推荐鸡舍大消毒:喷雾—火碱(地面)、醛类熏蒸—甲醛、高锰酸钾环境消毒:消毒池—火碱洗手液—季铵盐类器具消毒—碘制剂带鸡消毒:季铵盐类与过氧乙酸交替使用饮水消毒:次氯酸钠(30分钟后饮用)鸡场消毒方法鸡舍大消毒鸡全出售——喷洒杀虫剂——清扫——移出设备——清粪——冲洗——干燥——地面、墙壁消毒——冲洗——干燥——移入设备并维修——喷雾消毒——干燥——熏蒸消毒——空舍——准备进鸡。整个过程不少于15天。[熏蒸消毒]鸡舍密闭,舍温18℃以上,湿度70%以上。按每立方米空间40%甲醛18ml,高锰酸钾9g计算用量,熏蒸时将2倍量稀释的甲醛水溶液缓缓加入放有高锰酸钾的容器中。由于产热较高,容器应选陶瓷或金属的,容积大于甲醛溶液容积10倍,容器不要放在易燃物品上,加完后人员立即离开。熏蒸24小时再打开门窗和排风机通风,放出甲醛气味,大约通风1周左右。鸡场日常消毒环境消毒带鸡消毒饮水消毒这3种消毒方法可分别切断不同病源的传播途径,相互不能代替,每项消毒工作都要做到严格、彻底,任何疏漏都会影响整体消毒效果。环境消毒环境消毒包括对鸡场地面、门口、过道、运输车及人员等的消毒。对于场区消毒来说,可采用烈性消毒剂,这可使消毒区域以内的病原体都被杀灭,包括细菌、孢子、真菌和病毒。[环境消毒操作方法]鸡舍及鸡场门前设消毒池,外来车辆车轮及人员脚底需经过消毒池。车辆消毒池宽2米,长4米,水深在5cm以上;脚踏消毒池大小依场区情况而定,水深2~3cm。池内不要放草帘或麻袋。消毒池上必须有所遮盖,防止阳光直射而破坏药物,避免雨天进水稀释消毒液,从而降低药效。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夏季每天更换1次消毒液,冬季2~3天更换1次。及时清除鸡舍20米以内的杂草及场区污染物,生产区道路每天用2%~3%火碱或醛类消毒剂喷雾消毒一次。整个场区每周大消毒一次。工作人员进场前应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工作帽及专用鞋,用肥皂洗手冲净后,浸于0.1%的新洁尔灭内3~5分钟,清水冲洗后抹干,然后通过脚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外来车辆可用季胺盐类消毒液喷淋。带鸡消毒鸡体是排出、附着、保存、传播病菌、病毒的根源。带鸡消毒可杀死和减少鸡体表和鸡舍内病原微生物,沉降舍内的尘埃,抑制氨气的发生和吸附氨气,净化空气。此法的关键是选择杀菌力强、毒性低的消毒剂。可用0.2%过氧乙酸与季铵盐类交替使用。[带鸡消毒操作方法]在中、下午进行,暗光条件最好。关闭门窗,提高舍温1~2℃,消毒完成后15分钟通风换气。对雏鸡喷雾,药液温度要比育雏温度高3~4℃。喷雾消毒顺序为先地面,后墙壁,再喷天花板,给家禽喷雾消毒时,喷头向上,距家禽50~60cm。喷雾要均匀,雾滴大小控制在80~120μm之间,以鸡体和器具潮湿为限,一般按60~180ml/m2地面计算消毒液的使用量。带鸡消毒次数依季节、气温、鸡群状况、疫病流行特点灵活掌握,育雏前期每周消毒2次,以后每周消毒3~5次;当鸡群发生传染病时,每天消毒1~2次,连用3~5天。饮水消毒目前养殖业日趋受到各种传染病的威胁,就与饮水中病原微生物(大肠杆菌)超标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圆形塔式饮水器和流水槽式饮水器,应及时清洗消毒。饮水消毒可有效减少水中病源微生物的数量,防止饮水器或水管内形成菌垢。关键在于选择高效低毒、无药残的消毒药,按要求浓度配比使用。一般选用氯制剂。[消毒注意事项]一是疫苗免疫前后48小时内不要使用化学药品消毒,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二是消毒时间要固定。消毒最好安排在清粪之后,中、下午进行。三是按步骤进行。先清洁,再消毒。四是消毒药按要求浓度配比,保持一定的温度(18~45℃)、湿度(70%)及作用时间(30分)。五是不同类型和品种的消毒剂可定期交替使用。
本文标题:鸡场消毒防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3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