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建构主义者(特别是一些激进的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被不断地“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知识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因此,教师并不是什么“知识权威”,课本也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总之,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的倾向,但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某称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这种知识观尽管有些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主观性。知识的动态性是指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不断地发展和改变。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知识动态性的表现。例如布鲁诺反驳教会的地心说观点,坚持宣扬日心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虽然日心说在当时是相对进步的理论,但在今天看来,日心说也是片面的,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是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知识的主观性是指每个人对同一现象都有不同的理解,即我们日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一个人肚子疼,去医院看病,如果他看的是西医,医生可能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面有病菌,需要打针、吃药才能治好。如果他看的是中医,医生会说这是因为肝脾不和,需要吃草药调理身体。在这里,肚子疼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治疗却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所以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所做出的暂时性的假设和解释而已。4建构主义教学观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经验,促进经验知识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如果按照以往的观念,知识是东西,学习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顺理成章地是传递东西。按照这样的教学观,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递人类社会发现的东西;教师的工作就是先把书本上客观存在的、绝对正确的、确定无疑的东西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然后通过呈现、讲解、演示出来,一点一点地拷贝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头脑中所接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书本上的东西一模一样,正如教师将后中的茶杯传递给学生一样——茶杯在教师手中是什么样的,在学生手中也应当是绝对相同的。通过练习、考试等活动,让学生做一些选择题、匹配题、填空题等,教师就能知道,学生头脑中所得到的东西与自己头脑中的东西是不是一致的。教师在课堂上所关注的是:我怎么呈现、讲解、演示,一旦把信息讲出来了,我就大功告成了,就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自然获得了与我头脑中一样的含义。因此不再关注:这些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是如何解释的,又生成了什么意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是无法通过直接传递而实现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起来的。教学不是传递东西或者产品。要说教师在传递的话,教师充其量只是传递了语言文字符号信息,至于这些信息在学生头脑中是什么意思,最终还要由学习者自己建构。这好像收发电报一样,发送方邮局不能直接将汉字发送给对方,必须先根据已有的编码规则,将汉字转换成拼音字母,再转换成源代码。接受方邮局接到电报源代码后,也不能直接获得汉字,而是必须利用已有的解码规则,将源代码转译成拼音字母,然后再转换成汉字。接受方没有接受现成的“意义”,而是对接受到的代码信息进行了“建构”过程,“解释”了这些信息,生成了“意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说者无法将自己的语义直接传递给听者,只能依靠语言文字符号信息来传递。说者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语义转换成信息,“发送”给听者。听者接受这些信息后,则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将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义。但是,人际交流与电报交流存在明显差别。在电报中,两方邮局所用的代码转换(编码和解码)规则是一致的,故而能够成功获得一致的汉字。但在人际交流中,讲者和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即代码解码规则不同),对同样信息的转译的结果将是不完全一致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习者知道什么,更可贵的是要让学习者感受到什么;知识的意义不能直接传递,对知识的情感、态度就更不能传递了。教师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子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本文标题: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46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