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学唱中外儿歌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学唱中外儿歌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学唱中外儿歌第7课学唱中外儿歌教学目标:能用歌声表现《翠鸟咕咕叫》的活泼情绪,并在老师的指挥下,学会二声部轮唱。2.能边做踢毽子的动作边歌唱《踢毽子》。了解弱起小节,能用合适的速度演唱《当我们在一起》,并将歌曲分句,按照不同的乐句创编动作。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翠鸟咕咕叫》《踢毽子》《当我们在一起》教学重难点:学唱3首中外儿歌,并了解弱起小节。教具:多媒体、钢琴、毽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翠鸟咕咕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翠鸟的图片,简单介绍翠鸟,模仿翠鸟的叫声—咕咕。二、歌曲学习读读、拍拍(1)节奏小游戏学生口读手拍小童谣,熟悉后由学生自行按节奏编创歌词,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中的难点节奏。(2)按节奏朗读歌曲前8小节歌词。采用语言节奏的方式,按节奏朗读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节奏。(3)节奏卡农游戏。采用语言节奏方式,为解决歌曲难点—二声部轮唱的学习作铺垫。2.学学、唱唱(1)为上面节奏游戏加上歌曲旋律。用“da”跟钢琴哼唱旋律,等熟悉旋律后,再哼唱歌曲。(2)学习歌曲难点—二声部轮唱部分。A、齐唱部分和一声部由全体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轮唱部分由教师演唱,让学生初步感受轮唱的和声效果。B、按节奏轮读的方法,过渡学习轮唱。把全班分成两大组,要求学生看老师的指挥,轻声地按节奏读第1—4小节的歌词。读准确后,轻声轮唱。学会后按这种方法学习其他小节。C、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加强对二声部轮唱的练习。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教师在学生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要给予及时的引导。(3)歌曲处理。在轮唱部分之余,还有有感情地演唱。三、课堂评价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会唱歌曲《踢毽子》《当我们同在一起》。教学过程:一、学唱《踢毽子》赏赏、玩玩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一个毽子,在课堂上介绍自己毽子的特点,并演示一下踢毽子。2.学学、唱唱(1)教师范唱,也可播放范唱音乐,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跟我们刚刚踢毽子游戏时的情景像不像?(2)按节奏朗读歌词,提示学生用刚刚游戏时的心情朗读。(3)用哼唱法,用“da”哼唱旋律,待学生熟悉旋律后,演唱全曲。用跟唱法,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4)注意常准歌曲的第3小节的附点音符。唱唱、演演(1)学生自由分小组,一起为歌曲配上动作。一部分同学来踢毽子比花样,另一部分同学来演唱歌曲配乐。(2)学生自行编创动作,边唱边演,表现出同学们踢毽子时高兴愉快的心情。(3)评一评,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形式丰富。二、学唱歌曲《当我们同在一起》感受三拍子(1)播放歌曲《当我们同在一起》的伴奏音乐,听辨节拍。学生听辨拍子,用动作按音乐节奏表现出“强弱弱”的三拍子强弱弱规律。(2)边听音乐边用适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拍。2.学唱歌曲(1)唱唱乐谱,听辨一下书本34页的三条旋律在歌曲中出现的次数。(2)将3条旋律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看看这首歌一共由几个乐句构成。(3)音乐小知识:弱起小节。由弱拍或者弱位置开始的小节叫弱起小节。由于弱起小节内不足拍号所规定的拍数,因此弱起小节又称为“不完全小节”。而小节内所缺的拍数,由最后一小节补足,即首尾两小节的节拍合起来是一个完整小节。(4)学生举例说说会唱的歌曲中,有哪些歌曲有弱起小节。(5)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结构。(6)听音乐范唱,完整地演唱全曲。提示学生要有感情地演唱全曲。(7)为歌曲选择适合的速度并演唱。三、课堂评价与小结。
本文标题:花城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学唱中外儿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0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