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边塞战争诗(课件)..
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战争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边塞壮丽风光以及战争的诗歌。1、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的产生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在唐代,由于边塞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科举考试而进身容易得多,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奇情壮彩的边塞征战诗便大大发展起来。•3、边塞征战诗的特征:•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边塞相关的“塞下”、“边城”、“长城”、“烽火”、“烽烟”、“羌笛”、“关山”、“月”、“大漠”、“黄沙”、“沙场”、“胡马”、“北风”等意象•情感特征:•A、表达的是出征远戍、保家卫国的英勇豪迈,•B、或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C、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归家无门的悲哀和对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抨击,•D、家人思念•E、边塞奇丽风光。边塞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直抒胸臆曲笔抒情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4、边塞战争诗鉴赏要点:a、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b、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c、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边塞战争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边塞诗高考考什么?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征人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①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②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边塞诗高考考什么?05年重庆卷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案:(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边塞诗高考考什么?05年北京卷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边塞诗高考考什么?06年天津卷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边塞诗高考考什么?07年山东卷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边塞诗高考考什么?09年全国卷Ⅱ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边塞诗高考考什么?10年陕西卷雨雪曲江总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边塞诗高考考什么?11年浙江卷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答案:21.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2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边塞诗高考考什么?12年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边塞诗高考考什么?2015新课标全国1卷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1)在本诗中,诗人应该是在前往边塞的途中,所写并非亲眼所见,诗人出于想象,并将想象之景诉诸笔端。(3分)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2分)(2)尾联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边塞诗高考考什么?2015福建卷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1)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运用视听结合和点面结合的手法,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边塞诗的常考考点•1、景物描写(意象、意境)•2、感情剖析•3、表现手法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注释]无那:无奈。经典边塞诗赏析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经典边塞诗赏析【小组交流】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内容3、头两句写了哪些事物?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本诗的主题是什么?4、诗的第四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愁”?请结合全诗分析。景情技巧描述诗歌的画面•示例1:烽火连天,城西的百尺高楼上,黄昏薄暮里秋风飒飒,我独坐楼中。晚风中传来了羌笛悲凉的《关山月》曲,遥想万里家乡闺中人无奈愁绪满怀。•示例2:西北边陲,烽火城西面,四顾苍茫,原野荒寂,只有这座危矗云空的百尺戍楼。时令正值深秋,又是黄昏黯黯的时候,凉气袭人,久戍不归的戍卒孤零零地坐在戍楼上,阵阵秋风正从青海湖方向吹来。四顾沉沉暮霭,重重关山,一勾凄清的残月,在这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断断续续呜呜咽咽的笛声。在这一阵阵的呜咽声里,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实在无法消除了,那故乡闺里的愁苦,那遥隔万里的相思便一起涌上了心头。2、本诗的主题是什么?3、头两句写了哪些事物?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边塞戍卒怀乡思亲之情烽火城、百尺楼、黄昏、海风、秋;一幅悲凉又伤感的画面4、诗的第四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愁”?请结合全诗分析。第四句运用虚写(想象、曲笔)手法不直接写征人思亲,而是设想亲人思亲之愁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征人思乡之愁绪,感染力强问什么答什么感情、表达效果具体分析其一其四抒情抒情,虚写征人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之情抒情,抒发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环境都有悲凉的意味侧重写环境的,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侧重写边塞环境的课堂检测:比较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四)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一其四抒情环境比较王昌龄《从军行》(其一、四)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都有悲凉意味侧重写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之音,从听觉方面抒发思乡之情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高考示例】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征人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①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②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高考示例】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①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②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本文标题:边塞战争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9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