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最鲜明特征强大生命力根源最彻底的本质属性主要来源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劳动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剩余价值理论理解资本主义的变化现状: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商品及其二重性劳动及其二重性货币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一般等价物职能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资本及其积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态度阶级和实践基础理论来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及其工人运动实践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统一的关键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性特征的具体表现哲学基础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时俱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重要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谁先有谁后有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意识可否认识物质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可知论:意识可以认识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将物质看做具体实物形态(金木水火土气)将物质理解为原子粒子等(牛顿、原子粒子、静止)既承认物质第一性也承认意识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列宁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客观唯心主义世界本原归结为个人感觉、个人意识世界本原归结为客观精神理念我、感觉、心、一念绝对精神(理念)、道、神、上帝不可知论: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联系、全面、发展、矛盾形而上学辩证法物质观意识观物质和意识关系对立统一物质定义人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意识之外)抽象共性:物质(范畴)是对世界本原和多样性统一的本质的最高抽象和概括意识定义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本质)意识来源物质世界发展、社会历史的产物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两者的区别才有意义两者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能动反作用运动观物质和运动关系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物质是运动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静止和运动关系对立统一时空与物质运动关系不可分割区别联系运动:变化(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不明显的变化,特殊的运动(相对的,有条件的)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参照物: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相对静止的形式空间位移不变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运动不是感性世界的机械运动;而是哲学范畴,一切变化时空:客观实在性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唯物辩证法世界是怎样存在的两大总特征明确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五对范畴世界联系和发展环节上的逻辑联系的五对范畴都是联系→都是客观范畴三大规律进一步分析世界是如何联系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的问题认识论如何认识世界唯物史观人类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含义特点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蝴蝶效应”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条件的作用:支持或制约条件可以改变,但不能随意系统的观点定义特点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结构性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体现在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新功能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将丧失原有功能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实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运动=变化>发展新旧事物的关系过程性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不可战胜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任何事物都要放在这个事物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去理解现存事物都是应该灭亡的原因和结果对立统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一定会实现偶然:机遇对立统一可能性和现实性对立统一现象和本质对立统一内容和形式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事物联系发展的内容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发展的形势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且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凡是前后相继的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eg:昼夜更替)彼此制约:要成为“因为...所有...”的逻辑内因和外因:内部矛盾=内因,外部矛盾=外因内因是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辩证法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必然性存在/寓于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大量的偶然行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现实中是否有依据有没有可能性一定能变成现实的不可能性现实可能性抽象可能性依据很充分(eg:让一个人登月)依据不充分(eg:让所有人登月、实现共产主义→现在的条件不够充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变成现实(eg:“水中捞月”)任何现象表现本质表现不是反映表现:客观对客观的范畴反映:主观对客观的范畴任何包括假象,假象也表现本质(歪曲的表现)(Eg:筷子在水中看起来是折的,但实际上不影响是筷子的本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eg:我想和你睡/我想和你一起醒来→内容都是上你;但表达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矛盾=对立统一=斗争同一同一性斗争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有条件(联系具有条件性)无条件依存、渗透、转化排斥、区别、分离选项词共赢/利用对方发展的自己/相互吸收有利因素/转化/协同/融合√选项词斗争/克服不能单独起作用,同一是包含差别,不是绝对同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促进事物发展)解决矛盾的方式:同归于尽(互相分手)、克服(一方克服另一方)、协同、融合所以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促进事物转化“同一性”(专指联系)VS“斗争性”(专指区别)VS“统一性”(既指联系,有指区别)普遍性共性特殊性个性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存在在事物发展的始终①不同事物矛盾不同(不同感情)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不同(感情的不同阶段)③构成事物的矛盾很多,每个矛盾都不同→矛盾不平衡性所以要承认矛盾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解①共性(大的)寓于个性(小的)之中→“寓于”:前后顺序不能改变②且共性和个性相互不能分开:根据具体的特殊性概括出其中的共性,再通过共性指导实践③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矛盾的不平衡性→主次矛盾主次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方法论在一个事物里面会有主要矛盾(学习)和次要矛盾(主体是一个事物)每个矛盾中会有主要方面(主体是每个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抓关键;看主流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反三;对症下药;马克思主义中间化方法论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统一;反向思考;逆向思维方法论看问题一分为二;批判继承;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福相依中庸、和谐、不走极端的思考方法和态度求同存异、差异中谋求共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是由内因决定的并受外因影响概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注解质:内在规定性(xx和xx有质的区别)量:数量、规模度:范围、区别(eg:压死骆驼的第一千根稻草,度指骆驼在1--999之间稻草它都不会被压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要求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的,事物永远在进行量变和质变的发展(永恒的过程)渐进性的中断就是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再开始量变希望发生质变时→坚持量变引起质变不希望发生质变时→需要把量变控制在度以内→坚持适度原则否定是好词:否定促使现存事物灭亡(eg:今天的我走向明天→否定的作用)否定是自我内在否定,而不是外在的否定(eg:拔苗助长×)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eg:正是心脏跳动才能让我活下去,不是绝对的否定)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定的形式是螺旋式上升(事物不是线性发展,是要经过苦难曲折地上升)实践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过程认识的影响因素认识的规律含义特征基本类型实践主体人类能动的/创造性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自觉能动性(实践受意识的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直接现实性(将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内涵不同)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社会政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实践(探索未知领域)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是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能力基本形态自然能力精神能力知识性因素非知识性因素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人类主体实践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中介系统物质性工具系统语言符号工具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实践关系(最根本)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定目标付施实调结果认识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唯物主义反映论:承认认识是实践基础上→承认实践第一性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先于实践检验就出现了,可以有没有实践基础的认识主体:人客体:指的是一切象,而不仅仅是客观实在的东西中介:实践工具能动反映2个特点:①摹写反映(再现);②能动创造→能动:创造性再现实践决定认识正确的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动力/标准/目的/能动错误的词:知行合一/直观/滞后/先导注解认识中有一个来源:实践(唯一)来源:具有最终指向性(即归根到底),不否认间接经验的作用eg:不要玩火有危险,但我偏就要玩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正确的认识注解知行合一(认为实践和认识是一个东西)→正确说法:实践和认识要统一直观→正确说法:能动:创造性再现滞后→正确说法:认识也有超前的先导(实践是认识的先导×;认识是实践的先导×)正确说法: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是事物实践的先导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感性→理性理性认识→回归实践感性认识:观察、看等通过五官从实践中直接获得理性认识:通过已经获得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思考获得的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年人之口一个出来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感觉到了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受它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这准备的头脑没有理性,眼睛就是最坏的见证者没有渗透头脑的观察是无意义的【观察渗透理论→感性认识渗透理性认识】感性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具有指导、解释和预见作用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反复性和无限性反复性无限性①事物暴露本质有一个过程;②人的认识能力提升有一个过程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认识的结果真理和谬误真理和价值真理正确的认识含义特性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关系真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正确的认识客观性①这里的客观性不是指客观实在意识之外,而是指内容是客观的②真理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规律→是客观的绝对性相对性只要是真理就具有不可推翻性,因为真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正确的认识→真理一定是对的每一个阶段/时期的真理只能是近似的正确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谬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错误的认识①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对立的②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转化的价值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体不同,价值会有所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价值不同社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9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