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
第1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一、揭题导入1、我们一起来读一句名言,出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对,他,就是把毕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出示周总理的照片)周总理从小志气高,在12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齐读这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也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请大家再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志向?)二、自主学习1、学生读书,读会生字词语,思考问题2、检查:一组一组出示第2页帝国主义列强租界(介绍背景理解)衣衫褴褛耀武扬威(当你读到衣衫褴褛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铿锵有力(通过读来理解)惩处(放在句子中读)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tòng)。3、读完了课文,刚才的问题: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解决了吗?引导学生回答: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齐读。三、交流点拨1、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默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就画下来。2、交流:指名回答。老师随时小结点拨同学们,流淌在课文字里行间的都是——中华不振啊。是啊,“中华不振”!这一幕幕都发生在哪里呢?租界。就让我们走近租界去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出示第七自然段齐读。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繁华热闹的租界,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4、读课文第八自然段,让我们去看看发生在租界中惊心的一幕吧。第3页出示课文,学生站起来读课文。(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领读:这个妇女的亲人——她原指望——谁知——反而——被轧死的可能是妇女的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指名读被轧死的可能是妇女的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泣不成声。指名读被轧死的可能是妇女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她悲痛欲绝。指名读(2)面对这么不幸的妇女,按理说,巡警该怎么做?(3)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5、亲人被轧死,却遭到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除了可怜的妇女,可恨的洋人,可恶的中国巡警,你还看到了哪些人?(2)围观的中国人为什么紧握拳头?师生紧握拳头读:中国人紧握拳头,想干什么?出示“惩处”5、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敢不敢惩处?但是在外国租借里,谁有敢怎么样呢?变成陈述句四、深入感悟第4页1、这就是租界,这就是外国人灯红酒绿的租界,这就是中国人无处说理的租界。2、教师小结,强化感悟。同学们,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为什么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从租界回来,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会沉思些什么呢?学生沉思——指名回答。3、当他亲眼目睹了租界发生的一切后,内心再也不平静,他决心拯救这个贫穷的旧中国,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齐读4、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6、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当校长再次询问时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拓展延伸1、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出示一组图片:图一:这是青年时期的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图二:这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周恩来。第5页图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周恩来,他在视察煤矿,一心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图四:身患癌症晚期的周恩来,他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逝世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2、正因为有了像周恩来这样的一代领导人的努力,如今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帝国主义再也不敢欺凌我们,同学们,我们又为什么而读书呢?
本文标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和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9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