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土壤全氮的测定(精)
土壤全氮的测定本章要点:1、了解土壤中氮素的存在形态及含量。2、熟悉开氏法测定全氮的两大步骤3、掌握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4、熟悉开氏反应及其特点。5、掌握蒸馏法测定氨的原理及条件。一、概述(一)土壤全氮存在的形态有机态N:占90%以上,大多数是腐殖物质态氮,如蛋白质、氨基酸、氨基糖、腐殖质等。无机态N:占1-5%,主要有NH4-N、NO3-N、NO2-N(少量)(不包括固定态氮),一般小于100mg.kg-1。(二)土壤全氮含量:1我国大部分耕地土壤全N含量不高,且变幅很大,其范围大约在0.03-0.5%。其中:东北黑土0.15-0.5%华北地区0.05-0.08%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0.03-0.1%有机质含量很低的砂土0.03%一般自然土壤明显高于耕作土壤。2华北地区土壤全N的分级指标大致是:土壤全N水平低中高土壤全N%0.050.05-0.080.08二、测定方法评述(一)干烧法:(杜马法、杜氏法)1931年,瑞典人杜马(Dumas)创立的干烧法基本原理:样品在CO2气流中燃烧(600C),以Cu+CuO作催化剂,使所有的N都转变成N2,气流通过碱液(浓KOH、NaOH)除去CO2后,测定N2的体积,计算样品全N含量。Cu+CuONaOH除去CO2土+CO2N2N2,600C经典的杜马法结果准确,回收率高,但仪器装置及操作复杂、费时,在土壤N素分析中很少采用。近几年由于仪器发展很快,此法又兴起,例如:1用注射管测量微量的N2体积(微升计),如氮自动分析仪,土壤称样量最多为0.2克,燃烧温度为950-1050℃,测N2体积,可测准样品中0.05%N(对土壤全N测定似乎还不够灵敏)。2用热导池测量N2和CO2的导热系数(载气用He气),如日本C/N自动分析仪,一般多用于植物,农药的分析,不适于含N低的土壤样品(用于土壤分析仅有报导)。(二)湿烧法:(开氏法)1883年,丹麦人开道尔(J.Kjeldahl)创立。由于仪器设备简单易得,操作也简便,准确度较高,因此为一般实验室所采用。三、开氏法测定土壤全N(半微量法)*(一)原理:含N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浓H2SO4高温共煮,使有机N转化成NH4-N((NH4)2SO4),然后在碱性溶液中蒸馏出NH3,用H3BO3吸收,再用标准酸溶液直接滴定H3BO3吸收的NH3,根据酸的用量来计算N含量。测定步骤:催化剂+浓H2SO4OH-H3BO3有机NNH4+NH3NH4++H2BO3-(+无机N)H+H3BO3|样品的消煮|消煮液中NH4+的定量(蒸馏)|(二)测定条件:1样品的消煮:(1)开氏反应及其特点开氏反应:样品用浓H2SO4高温消煮时,各种含N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而转化为NH4-N的反应。开氏法:凡是用开氏反应消煮的定N方法都叫开氏法,不论采用何种加速剂、仪器及如何定量。在开氏反应中,有机C被浓H2SO4氧化成CO2而逸失,即:C+2H2SO4(浓)=CO2+SO2+2H2O对N而言:有机N+H2SO4(浓)NH4+开氏反应的特点:①浓H2SO4是中强氧化剂,单靠它不能很快完成各类含N有机物的开氏反应,因此需要加入加速剂,以缩短消煮时间。②开氏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范围较窄,既须把有机C氧化成CO2,又须防止把NH4+氧化成NO3-,因此使用氧化剂要特别注意。③高温消煮能促进有机质分解,但温度过高则会引起NH4+盐热分解,所以温度不能超过410C。④有些有机N因抗性大则转化很慢,即使有加速剂,在消煮清亮后也必须再“后煮”一段时间。(2)消煮时的反应条件:①加速剂包括三种:I、增温剂:K2SO4或无水Na2SO4作用:提高消煮溶液的沸点,加速高温分解过程。消煮温度要求控制在360-410C,一般用加盐量的多少来控制消煮液温度的高低,按每毫升浓H2SO4中含0.3-0.8g盐。II、催化剂:Hg、HgO、CuSO4、Se等,其中以Hg、Se催化效率较高,而Cu次之,但使用安全,不易引起N素损失。现多采用Cu-Se混合使用。Hg的催化效率虽高,但有毒,而且Hg在测定过程中与NH4+生成配合物,在以后加碱蒸馏时也不能释放出来,使测值偏低。HgO+(NH4)2SO4=HgSO4+H2O因此,必须在蒸馏前再加还原剂(如Na2S2O3或Na2S)处理,使Hg出来。HgSO4+Na2S2O3+H2O=HgS+Na2SO4+(NH4)2SO4这就造成操作上的复杂化,所以现在一般不用Hg作催化剂。NH3NH3NH3NH3Se的催化效率也高,也有毒,但如掌握不好,用量过多,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均易导致N素损失。4NH4++3SeO32-+2H+=2N2+3Se+9H2O如果用量不多或与Cu按比例混合使用,也可达到较好效果。Se能使有机C很快氧化成CO2,但不能加速有机NNH4-N,虽然能使消煮液很快变清亮,但有机N并未转化完全,所以后煮时间较长。催化过程:Se+2H2SO4H2SeO3+2SO2+H2OH2SeO3SeO2+H2OSeO2+CSe+CO2CuSO4催化效率不如前两者,但毒性小,使用完全,不易引起N素损失。催化过程为:4CuSO4+3C+2H2SO42Cu2SO4+4SO2+3CO2+2H2OCu2SO4+2H2SO42CuSO4+SO2+2H2O即:当土壤有机质分解完毕,C被完全氧化后,消煮液呈现清澈的兰绿色,冷却后为无色(CuSO4·5H2O脱水),因此CuSO4不仅起催化作用,也起指示作用。现在普遍采用Cu-Se与盐按比例配成的加速剂,它既起到缩短消煮时间,又能防止N素损失的作用。加速剂的比例为:组成K2SO4(或无水Na2SO4):CuSO4·5H2O:Se粉重量比100:10:1按比例混合,研细后使用。III、氧化剂:有HClO4、KMnO4、K2Cr2O7、H2O2等,其中以HClO4较好,但氧还电位太高,作用很激烈,加入量稍多,极易使N素损失,使结果偏低。K2Cr2O7、KMnO4在消煮时易暴溅,控制不好也易引起N素损失。H2O2较安全,但也要控制量(作植株分析用)。总之,使用上述氧化剂都必须特别小心。在H2SO4-HClO4消煮中,如果对测定的要求不太高时,可在同一试液中测N、P,但要求精度高时不宜作N、P联合测定。因为二者矛盾在于:为了完全回收P,HClO4用量应多些;而为了完全回收N,则要求HClO4用量少些,所以联合测定时只好折中处理,使回收率达到95%即可。在N、P、K联测中,土壤K只是近似于全K,因许多粘土矿物硅酸盐晶格上的K在开氏消煮中不会被释放出来,而P容易释放,而植物中K本来成离子态,所以,植物中的K可以完全被转到溶液中。②H2SO4用量:加入浓H2SO4的量要考虑土壤有机质类型、含量以及加盐量的多少等因素。一般是0.5-1.5g(含N约1mg时)加5ml浓H2SO4。加酸的同时要做空白测定,以消除试剂误差。③加热温度与时间:加热温度在360-410C,才能使土壤有机N化合物分解完全,也不引起N的损失。对温度的控制:自动控温器或消煮管中H2SO4蒸汽冷凝回流的高度(在瓶颈上部1/3处冷凝回流为宜)。用小火加热,待瓶内反应缓和时(10~15min),加强火力使消煮的土液保持微沸。加热时间:控制适当的加热时间可以保证土样中的有机N全部转化为NH4-N,又不致因时间过长而引起N素损失。据全N标准化研究指出:(对半微量开氏法的要求)当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并略带绿色后,再消煮一小时,这1hr叫后煮,其作用是促使土壤中复杂的有机N化合物分解完全,全部转化为NH4-N。后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加速剂的种类和用量。根据研究结果看,在360-410C消煮80-90min,即可得到稳定的测值。(3)消煮方式(通风橱)铝块消煮器、远红外消煮器、封管消煮器……(4)注意:①在开氏反应中,有少量含杂环N、N-N键、N-O键等有机化合物(如偶N硝基、肼、腙…)不能完全分解,但它们在土壤中含量很少,所以开氏N中不包括在内。②开氏反应也不包括全部NO3-N、NO2-N。因为NO3-N在消煮过程中不会完全还原为NH4+,而且易挥发,一般土壤中含量不超过全N量的1%,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某些土壤NO3-N含量较多或对全N量要求准确度较高时,则需采用改进法,采用KMnO4-Fe-开氏法消煮,其方法为:土样(含1毫克左右N)放在微量开氏瓶中,加1ml5%KMnO4转动30秒斜放45角,沿瓶颈用移液管慢慢加入2ml,并转动,放置5分钟,加1滴辛醇,然后加0.50±0.01克还原Fe(铁粉),直加底部,转匀,放置15分钟,无大量气泡为止,微热约45分钟,冷却后加1.1克K2SO4-催化剂,3毫升浓H2SO4消煮至无泡末时,强热至浅绿色,沸煮5小时,冷后加水15毫升,转入蒸馏器中蒸馏定N,同时做空白测定。③晶格固定态NH4+,即NH4+被固定在矿物晶格中,一般不能被水、盐溶液所提取,因此也不包括在开氏N中。若要包括在内,则需用HF-H2SO4处理。含1毫克左右N的土样,放入25毫升塑料中,加5ml5molL-1HF和1molL-1HCl塞紧,振荡24小时,转入盛有12ml4.5molL-1H2SO4的微量开氏瓶中,摇匀,微微加热,除去水分后,冷却加1.1克K2SO4-催化剂,消煮后,蒸馏定N。2消煮液中NH4+的测定:(1)原理:一般用加碱蒸馏的方法从消煮液中分离出NH4+,用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测NH4+,也有用扩散法、比色法、氨电极法。蒸馏装置图蒸馏法*:消煮液加碱(NaOH)碱化,使NH4+NH3,逸出的NH3可用:(1)标准酸吸收,再用标准碱滴定多余的酸,根据净用酸量计算NH4+的量。(现在用的很少)(2)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用H3BO3溶液吸收NH3,然后用标准酸滴定吸收的NH3。NH4++OH-=NH3+H2ONH3+H3BO3=NH4++H2BO3-H++H2BO3-=H3BO3H3BO3中加入混合指示剂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4.2-4.9,酸性时红色,碱性时兰绿色。用H3BO3吸收前,把此混合液调到pH4.5,为紫红色(此时正好是滴定终点)。紫红色的H3BO3液收集蒸馏出的NH3后,pH升到8.6,为兰绿色,再用标准酸滴定溶液至紫红色(pH4.5),此时消耗的酸量即为NH3的量。(2)测定NH4+的条件:①H3BO3的用量:H3BO3是一元弱酸,在溶液中呈弱酸性,pKa=9.2,吸收NH3后溶液的pH是8.6,即H3BO3(加指示剂调节pH后的)吸收NH3后pH由4.5上升到8.6,溶液已呈碱性,不能再吸收NH3了。1%H3BO3约等于0.16mol/L1ml1%H3BO3吸收的NH3量为0.46mgN1ml2%H3BO3吸收的NH3量为0.92mgN在半微量开氏法蒸馏中,一般是1mgN,用5ml2%H3BO3吸收NH3足够了。与用酸吸收比较,用H3BO3吸收NH3有以下几个优点:A、仅用一种标准酸溶液即可测出NH3含量,准确度高;B、H3BO3用量不必准确,只要足够即可,而标准酸的用量要求准确;C、蒸馏时不怕倒吸,如倒吸可再加H3BO3,然后继续蒸馏;D、H3BO3液中加入指示剂,可检查接受瓶是否干净、蒸馏瓶中的碱是否足够。②NaOH的用量:以保证NH4+全部蒸出为原则,主要是根据加入浓H2SO4的量来计算的。浓H2SO4加入5ml,40%NaOH用量:36mol/L(1/2H2SO4)5ml=10mol/L(NaOH)VV=18ml实验中一般加20ml10mol/LNaOH。如何判断加碱量是否合适,可以根据加碱后的几种现象来判断:液变混浊,有蓝色絮状沉淀(Cu(OH)2生成);溶液变为棕褐色混浊,Cu(OH)2CuO;接收瓶中H3BO3液由紫红色蓝色。以上说明加碱适量。*加碱后,蒸馏开始,蒸馏瓶内溶液为蓝色,不变混浊,也不变棕褐色(因为生成[Cu(OH)4]2-不沉淀出来),此时要看接收瓶内溶液的变化,若变蓝,说明碱够,若不变蓝,则可能是加碱不足
本文标题:土壤全氮的测定(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59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