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世说新语》练习姓名班级咏雪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2、解释加点的字词。⑴内集()⑵儿女()⑶俄而()⑷欣然()⑸差可拟()⑹未若()⑺因风起()⑻即公大兄无奕女()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句:⑴⑵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⑴与友期行()⑵太丘舍去()⑶去后乃至()⑷尊君在不()()⑸待君久不至()⑹元方入门不顾()⑺相委而去()⑻家君()⑼下车引之()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2③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的道理。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答:荀巨伯探友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1.解释加点的词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败.义以求生()不忍委.之()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2.翻译句子⑴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⑵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3.请用“||”划分文章层次,并简要概括层意。4.“一郡尽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纯孝之报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注: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1)母好食.铛底焦饭____________(2)袁府君即日便征.____________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译文:3.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答: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注: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王恭从会稽还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可以.一领及我。以:②后大闻之.之: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的品德。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芳容至孝4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芳容泣而志.之()(2)药.之可以即愈()(3)且吾有大事未了.()(4)闻言色.动()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告之于帝B、贤于材人远矣C、仓鹰击于殿上D、万钟于我何加焉3.翻译下列句子。(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宁割席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2)管挥锄与瓦石不异。()(3)又尝同席读书。()(4)有乘轩冕过门者。()2.翻译句子。(1)华捉而掷去之。(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3.“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4.本文写了哪两件事?谢万石雅量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蔡暂②起,谢移就其处。蔡还,见谢在焉,因合褥①举谢掷地,自复坐。谢冠帻③倾脱,乃徐④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觉瞠⑤沮。坐定,谓蔡曰:“卿奇人,殆⑥坏我面。”蔡答曰“我本不为卿面作计。”其后,二人俱不介意。(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①褥:座垫。②暂:突然。③帻(zé):头巾。④徐:慢慢的。⑤瞠(chēng):瞪着眼睛,形容愤怒的样子。⑥殆(dài):几乎。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1)蔡子叔前至()(2)蔡暂起,谢移就其处()(3)蔡还,见谢在焉()(4)因合褥举谢掷地()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1)谢万石后来,坐小远。(2)卿奇人,殆坏我面。3.为什么谢万会对蔡子叔说“卿奇人,殆坏我面”?《世说新语》练习参考答案:1、刘义庆、《世说新语》2、(家庭聚会)(子侄辈)(不久,一会儿)(急)(高兴地)(差不多可以相比)(不如,比不上)(顺着,随着,趁着)(是)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5、C6、D7、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8、(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且两者都是轻飘飘的,呈团状,这一点极相似。9、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考答案:1、(约定)(离开)(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您)(丢下)(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拉)(回头看)2、①、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②、“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先走了。”③、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3、不守信用,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知错能改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4、无信无礼,“信”“礼”的重要性5、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参考答案:1.病正赶上敌人毁弃放弃于是,就全一起2.⑴(我)远道来看望您,您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吗?⑵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退兵而回,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3.第一层:写荀巨伯在危难中不肯离开病友,不肯败义求生。第二层:写荀巨伯在贼兵面前表示愿意以身代友命。第三层:写贼兵因受荀巨伯义举感动而退兵。4.“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与荀巨伯进行对比,说明了当时的局势,衬托出荀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5.荀巨伯是一个舍生取义、重情重义的人。启示略。参考答案:1.(1)吃(2)出征2.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3.(1)焦饭有情,孝心无价。(2)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参考答案:1.(1)喜欢、爱好(2)经常、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2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