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B)A.教室的高度约为8m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C.电瓶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4km/hD.50m短跑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2.(2015·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3.(2015·泰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D)A.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B.学校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4.(2015·沈阳)两台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C)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B.通过30m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5.(2015·济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6.(2015·连云港)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第6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7.(2015·德阳)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D)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8.(2015·河南)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9.(2015·茂名)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D)A.3∶5B.5∶3C.2∶1D.3∶110.下列跟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C)A.燃烧天然气的家庭其报警装置应放在灶台下方,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调配鸡尾酒时,质量大的一种酒沉在下面C.部队行军时携带的饼干与常用饼干相比,质量相同时体积更小D.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11.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是人类在探索新材料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一架用钢材(ρ钢=7.9×103kg/m3)制成的质量约160t的大型飞机,如果用“气凝胶”做成,其质量相当于(C)A.一片鸡毛的质量B.一个鸡蛋的质量C.一个成年人的质量D.一台大卡车的质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2.(1)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1.45(1.45~1.47内均可)__cm;(2)如图乙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测量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__。,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13.如图所示,夏天里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熔化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液化__现象,其中放热的物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袋外__(填“袋内”“袋外”或“袋内和袋外”)表面。14.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__cm__(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__沸点__,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5.(2015·黄冈)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反射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会聚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16.近些年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体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1)高速列车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__产生__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__不同__(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__分贝(dB)__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2)若高速列车匀速通过长1.75km的某桥用时30s,列车长350m,则该列车速度是__70__m/s,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此桥的时间为__25__s。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4分+3分+6分+5分+5分=23分)17.(1)如图1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垂直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2)请完成图2中的光路。,图1),图2)18.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过程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__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__,再做几次实验方法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振动的__幅度__相同,这里运用了__控制变量__法19.(2015·南宁)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1)在图甲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__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壁__。(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__不均匀__(填“均匀”或“不均匀”)的。(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正在__(填“正在”或“将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吸收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不变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20.(2015·眉山)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10__cm。(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左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凸__透镜,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_远视眼__(填“近视眼”“远视眼”或“正常眼”)。21.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物理量m1/gV1/cm3V2/cm3m2/g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g·cm-3)测量值6370__400____16____0.15__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图甲),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如图乙)。(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将潮湿的软木塞放在天平上称量__。(2)上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将吸水性物质放入水中,吸足水后,再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测出体积__。四、计算题(6分+6分=12分)22.(2015·张家界)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玻璃桥十分新颖、造型简洁美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协调。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430米、宽6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全玻璃结构的桥梁。玻璃桥桥面由三层玻璃叠加而成,每层99块,每块规格3m×4.5m、厚2cm。桥面单层玻璃最低可承载20吨。求:(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了10分钟的时间,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己知此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一块玻璃的质量是多大?解:(1)v=st=430m10min=43m/min(或=2.58km/h或≈0.72m/s)(2)V=3m×4.5m×0.02m=0.27m3,m=ρV=2.5×103kg/m3×0.27m3=675kg23.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即每立方米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治理环境前,他们共采集了40dm3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kg,已知干燥的泥沙的密度ρ沙=2.4×103kg/m3,试求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解:由题知:m沙+m水=40.56kg①,m沙2.4×103kg/m3+m水1.0×103kg/m3=40×10-3m3②,联立①、②成方程组,解得m沙=0.96kg,则含沙量为错误!=24kg/m3,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是24kg/m3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2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