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摘要】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社会环境下,网络教育是大学生日常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对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和成效都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为开发适合大学生学习的网络课程提供参考。【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调研网络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通常是指学习者运用网络环境和网络信息资源,在相应信息及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或协商学习形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社会环境下,网络学习成为人类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在这种变革的背景下,网络教育是大学生日常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所以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观念、方式、技能、适应性等进行深入全面地研究,掌握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律,对于促进大学生有效学习、开发适合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平台、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具体情况,笔者特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期更好地予以引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效率。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采用了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在研读了大量的有关网络学习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影响网络学习的有关因素入手,设计了“西北师范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围绕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基本情况、对网络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对教师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认识、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交流方式,学习策略和方式、对网络学习资源的期待和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共有33道题,其中有30道题目是封闭性问题,3道题目为半开放性问题。本次调查全面覆盖西北师范大学的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三个专业,随机抽取了210名在校大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了210份问卷,回收了21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共20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5.4%,其中男女比例为19:31。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上网还是比较方便的,有71%的学生可以在宿舍上网,表明学生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电脑,计算机的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大学生上网的时间是比较短缺的,上网时间4小时以上的只占到14%,2到4小时之间的48%,2小时以下的33%,并且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下自习之后的十点到十二点之间。上网的过程中学生对基本的办公软件的熟练操作并不是很理想,对基本进行网络学习资料的搜集,编辑以及一些必要的软件下载和安装都存在着问题,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能够熟练操作offic软件的的占84%,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基本的办公软件都熟悉,其他的图像软件和编程软件一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比较少,熟悉的程度就更加低了,分别是37%和30%,软件的下载和安装也只占到56%,最令人担忧的是网络学习必须的一门技能就是在网络上搜集到资料并进行编辑的也只占到47%,这样低的比例对网络学习效率的影响可见而知。图1大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多种的学习支持平台,如图2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面授占的比例最高为58%,internet网上教学占48%,课程光盘占37%,虚拟教室为11%,视屏会议占8%,卫星直播占4%,移动学习为2%,其他占5%。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没有一个条件成熟并且完全走向大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支持平台。同时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大学生上网的时间的长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从大一到大四依次递增,可能由于是大一的学生刚从高中84%37%30%56%47%0%10%20%30%40%50%60%70%80%90%offic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编程软件软件的下载和安装资料的搜集和编辑学习支持平台4%48%8%11%2%37%58%5%0%10%20%30%40%50%60%70%卫星直播internet网上教学视频会议虚拟教室移动学习课程光盘面授其他图2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支持平台到大学的校门,课程也比较多,再加上高中的面授教学的原因使得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也小,又由于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甘肃本地生源地的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跟不上,学校对课程也不重视,为了应付高考,大多数精力全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了,这是造成他们计算机能力差的主要原因。理工类学生上网的时间也要普遍高于文史类和艺术类的,男生上网的时间也要长于女生,但大多数的上网时间用来娱乐。2.网络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在信息快速更新和发展的社会,大学生上网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而是进行一些除了学习之外的网络活动,并且这些活动的比率高于学习的比率,学习的只占到29%,网络聊天的为34%,娱乐休闲的24%,了解各类咨询的为45%,其他占13%,如图3所示。这表明在大学生上网时间有限的范围内,网络学习的可能性比较小,他们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18%的有很大的兴趣,47%的有较大的兴趣,31%的有一点兴趣,4%的没有兴趣。但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付诸于行动的却不是很理想,他们在论坛中参与与学习有关的讨论的比例是:经常参加的只占8%,偶尔参与的占64%,从不参与学习有关讨论的占到25%。有兴趣但不参与到网络学习的讨论中,这就跟网络学习过程中发出的帖子内容有关系,可能是不适合学习讨论,或者是话题引不起学生进行讨论的兴趣,再加上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很低,导致发了学习有关的帖子,回应的人数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就是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能够解答但不予理睬,或者不愿意去探索解答的高达47%,能够积极给予解答的只占到15%,这就大大降低了网络学习的优势。同时不积极的互动和不活跃的网络学习氛围使得计算机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失去对网络学习的兴趣,给他们网络学习的经历造成挫败感。因为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63%的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网络交互方式寻找答案。对于校园网上的一些学习资源,如精品课程,电子教案等经常使用的只占到5%,有时使用的71%,不使用的24%。有时使用主要是在复习考试和写学年论文的时候作为参考材料来利用的,其他时间就不去登陆学校资源网去获取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网络资料。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不高导致的。3.网络学习中对教师作用的认识大学生作为以后社会工作者的主力军,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学会自己学习,就必须要进行终生学习,才能跟上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节拍。从目前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50%认为网络教学中需要教师,30%的认为很需要教师,16%的认为可有可无,只有4%的认为不需要教师。对于网络学习中师生关系的认识也是有很大的分歧,27%的学生认为师生的关系是平等,7%的认为师生关系不平等,34%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主的关系,31%的又认为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的关系,如图4所示。对于师生关系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以学生为主的学生的网络学习的主动性更高,更强,而以教师为主的学生更加依赖教师的传授和引导,不愿在网络上探索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相关知识。图3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图4师生关系的认识4.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方式0%5%10%15%20%25%30%35%40%平等关系不平等关系教师为主的关系学生为主的关系网络主要工作网络聊天34%娱乐休闲学习24%学习29%了解各类咨询45%其他13%在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即时通讯工具的交互性强和交互及时的原因,43%的学生都喜欢用即时通讯进行学习交流,为了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有42%的学生在教学博客和相关网站与专业教师和网友进行交流,利用E-mail和BBS交流学生就占得比例很小了,只有15%。说明学生喜欢针对性强,能够提供专门学习资源的网站,迫切希望跟别人实时、有效的进行学习交流,对交流不及时的E-mail交流和BBS交流不喜欢,这是因为无法满足他们网络学习交流的实效要求。在网络学习中学生与教师进行学习内容交流的情况更加让人感到网络学习互动性这一优势的利用欠佳,有42%的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只是为了咨询或者了解与考试内容有关的问题,平时不做任何交流,26%的学生能够关注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日志,并做出一定的回复或主动联系教师,30%的学生更喜欢现实中与教师进行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交流,几乎没有人经常主动通过E-mail,QQ,Blog等方式与教师交流。在网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占到了57%,而对同学之间交流的持观望态度的也占到26%,基本上不关注也不参与的也占到8%,这说明网络学习中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调动起来,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还不善于与学习群体协作学习。这样的情况会是学生的学习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对不参加到讨论中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办法进行掌握,也不利于网络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得找出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网络学习中来。5.网络学习的方式和策略习惯是经过长期的行为方式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学习方式也是在长期的网络活动之后慢慢形成的,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辅导式学习和自主探索学习,这为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进行终生学习和充实自己打下了基础。学习网络课程的习惯66%的按自身需要来学习,23%的按自己的兴趣来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网络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完内容后用做习题的方式来强化知识,阅读完成后做测试题的为36%,上机前制定学习计划的为19%,学习完成时做小结的占13%,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问的占14%,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的占8%,背诵网络课程内容的只占4%,其他的占6%,如图5所示。对课后网络学习的内容进行强化的时候49%的学生会选择教师推荐的网络资源,29%的利用自己寻找的网络资源,20%的利用教师推荐的书本读物,还有15%的自己寻找自己的书面材料。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老师推荐的还是学生自己寻找的,网络资源占的比例比传统的书本的要高出43%,因为网络学习资源相对传统学习资源的知识面更广泛,更深入,使用更加快捷方便,对学生强化学习,深化学习更有帮助。图5网络学习中使用的学习策略6.对网络资源的期待网络学习者获取网络资源的方式是多样性的,但是主要还是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资源的。在进行网络学习时,网络资源是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主要资源,网络资源的呈现方式和网络资源的类型是否符合学生的学生行为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关系到了网络学习的学习效率和成败。调查中发现网络学习资源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61%为专题学习资源,29%的是界面交互,9%是主题大纲。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网络学习时更喜欢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对某一模块进行全面了解,同时界面的交互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人性化的界面会使学生安心的学习,不会产生浮躁和操作阻碍。对于知识的呈现方式48%的喜欢在线点播视音频,42%的喜欢动画等多媒体,8%的喜欢文本表格等网页形式。因为文本表格等网页形式呈现的知识,大多数以文字和数字占多,这样的学习资源比较枯燥,并且使学生容易产生浮躁不安的情绪。对于网络学习资源种类的期待,50%的希望出现拓展的学习资料,49%的希望共享网络教案和优秀的教育资源,42%的希望是关于专业课程的辅导及其资料,39%希望热烈,参与度高的博客,BBS,即时通讯,如图6所示。说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深入了解和拓展都有很大的积极性。在网络学习中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主要是背诵网络课程内容4%阅读完成后做测试题36%上机前制定学习计划19%学习完成时做小结13%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问14%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8%其他6%搜索引擎,占到60%,还有26%的利用学校网络数据库,很少一部分利用论坛和网站,只占到了14%,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帮助最大的网络元素是强大的搜索引
本文标题: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3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