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47张PPT)
地球与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学习目标1.区分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2.能准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3.能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线路设计、大坝选址等简要应用。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山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一、概念——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绘制原理——垂直投影法等高线。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稀疏山二、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等高距);•密集处坡陡,稀疏处坡缓;•不相交、不重合(陡崖处除外);•闭合曲线;丘陵山地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基本的地形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种类地形种类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平原200m以下50m丘陵200m——500m200m山地500m以上200m高原1000m以上起伏不大盆地中低周高起伏不大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种类丘陵高原盆地山地平原山体的不同部位山峰鞍部山谷山峰360362364365山峰: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面增大若数值往里面减小则为盆地山脊360.4358356354352350348346344360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360.4358356354352350348346344360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鞍部鞍部8006004006008001000120014008006001400B等高线陡崖河流020kmE100011001200陡崖:等高线重合处;适合攀岩运动;会形成瀑布;陡崖陡缓坡等高线稀疏——坡缓;等高线密集——坡陡;三、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中部高、四周低凸向低处凸向高处山峰间低凹处等高线重合地形的识别山脊与山谷的区别穿越法100300200300100200山谷山脊山脊山谷地形的识别山脊与山谷的区别流水法等高线数值判断•在一般型等高线上判断A地的数值600700AA地数值应在600—700米之间•在特殊型等高线上判断A地的数值A6007001.最外等高线有两种可能(600米或700米)2.如为600,则A地为600—500米;如为700,则A地为700—800米。小则更小,大则更大500≤H顶<600200<H底≤300200≤H陡崖<400(n-1)d≤ΔH(n+1)d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陡崖顶部、底部海拔及陡崖高度?等高线的条数等高距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B.甲乙B当地要修建水库,选择坝址的最佳地点是。D(1)概念:水域深度相同点的连线。(2)特征:可表示水面以下的地形,同一幅图上等深距并不完全相等。③处宜建海滨浴场,此处位于港湾中,水域较浅,沙滩宽阔;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密集,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思考:何处建港口?何处建海滨浴场?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光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CBD主要内容一、概念二、特征三、判读(数值、形状)四、应用作业完成5+3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习题
本文标题: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4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5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