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这位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一个本来应该大写的儒者.宋神宗赵顼(1048-1085)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宋仁宗赵祯(1041—1048)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陈桥兵变周世宗柴荣死,七岁的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中国古代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因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矛盾尖锐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具体表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上京(今内蒙)兴庆(今银川)东京(今开封)西夏王陵契丹人引马图北宋与辽西夏对峙示意图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源在于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造成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杯酒释兵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设参知政事(行政)设三司使(财政)设枢密使(军事)行政—文官、设通判军事—禁军、更戍法财政—赋税中央掌控冗兵冗官冗费积贫积弱冗官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冗官”的形成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万1.7万2.4万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冗兵”的形成冗兵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冗兵”问题。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91万126万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116万“冗费”的形成冗费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12677万余贯所出无余13186万余贯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内患”,奉行养兵政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荒,有叛民而无叛兵者.”每逢荒年,政府就派人到灾区招募饥民当兵,灾荒不断,幕兵不已.北宋初年,军队仅有二十万人,宋仁宗时,军队总数达一百四十万人之多.思考:针对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导致了什么问题产生?材料B: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每年巨额的军费开支项目收入收入总额支出总额军费开支所占比例钱3682254133170630994014730%绢帛874553572556407422768102%粮26943575304727082317022380%草29396113(束)292504692498046480%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宋史》措施措施措施措施增设官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积贫局面积弱局面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源在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年代收入(贯)支出(贯)lO2l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1065年1l613万余13186万余北宋王朝收支情况表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三)庆历新政(1043~1045)昙花一现背景:积弱积弱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阶级矛盾尖锐,北宋统治岌岌可危。主持:范仲淹、富弼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措施: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重视农桑,减轻徭役等。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三)庆历新政(1043~1045)昙花一现结果:失败。①目标没成功实现(阶级矛盾仍尖锐、积贫积弱局面未改变)败因:②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攻击(污蔑他们是朋党)③措施过于激进。④思想动员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罢官无安置)⑤农民没有获得明显好处。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三)庆历新政(1043~1045)昙花一现影响: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庆历新政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前奏。(四)宋神宗起用王安石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言事书》中“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主张变法“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王安石改革决心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宋神宗希望变法本课小结: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改革的必要性;(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是其根源)——加剧了社会矛盾;(三)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前奏;(四)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可能性。宋英宗之子。1067—1085年在位,曾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宋神宗赵顼(1048-1085)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至神宗即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三不足”精神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目的: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特点:通过理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开源、节流)内容:1、富国之法①农田水利法(成效最大)目的:通过“治水土”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内容: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作用: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对后世影响深远。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②方田均税法目的:限制大地主、大官僚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内容: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官僚、地主也不例外。作用: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③青苗法(争议最大)目的: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内容:在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由官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局限性:出现了地方官员强迫百姓向政府借贷,由于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④免役法(募役法)目的: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内容: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作用: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局限性:后来免役钱强制征收,对贫困人家是沉重负担。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⑤市易法目的: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内容: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了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1、富国之法⑥均输法目的:协调供需关系,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率,节约购买、运输等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打击大商人操纵市场。内容: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作用: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还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假如你是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等。假如你是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2、强兵之法①保甲法、连坐法目的:治安、御外、节支(即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内容: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同保之人互相监督检举。作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了社会治安,从而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能力,也减少了军费开支。同时又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2、强兵之法②设军器监内容: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作用:武器生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目的:改变北宋武器生产和管理混乱的状况,提高军队战斗力。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2、强兵之法③保马法内容: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者给钱自购,可以免除部分赋税。作用:节省了政府开支,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和军队战斗力都得到了提高。目的:改变宋朝步兵作战的不利地位,发展骑兵,提高官府饲养战马的质量和数量。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2、强兵之法④将兵法内容: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高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管训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目的:改变军队兵将分离、组织涣散、训练无素、战斗力低下的状况。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取士之法①改革科举制度内容: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作用:使考试制度更加完善,提高了官员的实践能力。目的:选拔有用人才,解决冗官问题。宋人科举考试图经义考试: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为题,由应试者围绕此文句展开议论,阐发义理.策论考试: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务策论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就一些政治问题展开论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改革目的:选拔一些通经致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取士之法②整顿太学内容: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作用:健全了学校的学科体系和管理机制,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目的:使学校成为变法的舆论工具。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取士之法③惟才用人目的:调整行政管理机构,为变法服务。内容:凡是有志于改革的官员,都被委以重任。作用: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知识链接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图左:正在假寐的考生做了一个考取状元的白日梦;图右:考场有人看守,每位考生被隔开。目的内容作用缓解财政危机,改变积贫局面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减轻人民负担抑制豪强兼并促进生产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内忧外患,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增加武器装备为变法育人才,为变法造舆论。科举改革整顿太学惟才用人培养了革新人才宣传了革新思想富国强兵育才本课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变法失败的原因新法一出台就遭到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在执行过程中,各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抵制新法。变法失败的原因这一招果然厉害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6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