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一、知人论世创作背景:这首七言绝句写于公元1882年。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升任清朝甘肃省巩、秦、阶道道台,加封二品官衔,辖三府十余县,谭嗣同在湖南应试,名落孙山,于是,第二次去父亲任所。十四岁的谭嗣同(1865-1898),从湖南故乡赴甘肃兰州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故作此诗。诗歌赏析三步走:一、读——字音、字义、节奏二、品——语言、意象、形象三、悟——主旨、感情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翻译: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从古至今,高天上的白云就一直簇拥着这座城关,秋风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入这滚滚云涛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奔腾而来的黄河在这里转弯,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终古高云簇此城诗一开篇,作者首先向我们描述了一幅“白云潼关图”,千山万壑之中,远远望去,一座关城要塞飞踞半山腰间,清肃无声,闲云悠荡。“终古”说明了关塞历史的悠久,“高云”烘托出关城地势的险要,不直写关城高险,而以“高云”烘托,的确独具匠心。作者开篇紧扣诗题,突现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为下面诗文内容的展开留下无限空间,一个“簇”宇,以动写静,让人自然想到白云朵朵、簇拥高城的奇景。秋风吹散马蹄声紧承上句,交待了此次经过潼关的时节。秋来万物萧索,游子于此更为敏感,见秋伤怀,乡愁旅恨,自是骚人旧套。披拣历代歌诵潼关之作,枫叶、长亭、残云、淫雨等多是常用景语,无不带有悲秋伤怀的凄楚。但谭嗣同笔下没有这些。羁旅风尘、落第愁怅,丝毫没上这位青年英雄的眉头、心头,他诗笔挥处,唯有天高云淡,气朗风清;得得马蹄,直入关城,一位豪情勃发、扬鞭催马的青年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河流大野犹嫌束此句最有气魄,最见功力。古人诗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都写了河在大野里欢畅奔腾的情景。谭嗣同不肯依傍古人,翻其意而别开生面,说它犹嫌拘束,这就把河的不驯服的性格发展了,写绝写活了。这是诗人个性的象征,说明他是一个慷慨任侠、不囿于世俗观念的放达之士,是一个决心与传统势力较量到底的改革者。山入潼关不解平结句含蓄凝炼,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是的,过了潼关,将是重重叠叠、浩渺无际的秦岭山脉,再没有平坦之路。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小结:这首七绝从高城、秋风、黄河、群山四个方面展示了潼关的独特景象,抒发了作者博大昂扬的情怀,豪情壮志溢于言表,表现的是一种砸碎枷锁、渴望自由的思想,显示出谭嗣同不迎命世俗、不取悦权贵的热血青年的铮铮风骨。诗歌形象鲜明,意境开阔,言辞激越,笔力遒劲,是歌咏潼关的名篇之一。
本文标题:潼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7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