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两节。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6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50分。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选择题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思考深度。本试卷考查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联系生活实际。试题的考查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二、答题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60分,30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抽样分析,大部分学生得分为35分以下。其中第8、10、11、13、15、16、20小题得分率较低。第二部分综合题共计50分。31、32两题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得分率较高。这两题考查的是地球的运动和经纬度,半球的划分。内容较简单,基本上是基础知识题。33、34两题学生失分率很高。这两题主要是考查各大洲的分界线和六大板块。可见,要求背熟的内容,学生失分率更高。35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这道题失分率最高。学生大部分是不理解题意。从失分情况来看,首先,很多的知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存在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有些需要记忆的,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六大板块的分布,有的学生没有记住,或没有完全记住。其次,基本读图能力差。再有就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意思说不出来,或表达不清,如第35题的第4小题,C处支流画的不正确,好多学生都答对了,理由是什么,学生就表达不清楚。有的说,水往低处流。有的说,水不会往高处流等。三、学情分析就整体情况看,本届七年级学生稳定,课堂纪律也比较好。但好多学生不知是年龄偏小,还是家庭娇生惯养,思想状况非常不成熟,孩子气很浓,上课精神很难集中。加上此次考试的范围是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半球的划分,温度带的划分;地球的运动知识;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难以接受。内容又多,难度又大。以往七年级学生的段考成绩都不理想。这次与我预想的差不多,与以往期中同比差距不大。这次七年级12个班参加考试,每班大概60人左右,及格人数除了1班和12班比较多外,其他每班大概15人左右。各班地理成绩较为均衡,差距不大。此次考试仅复习一节课,结课比较仓促。学生的成绩真实的反映出课堂所学、所记,不是临阵磨枪所得。这次考试的试题,多是课堂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有些是做过的。个别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学生还是没有准确掌握失了不少分。主要原因是,一复习不充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作业完成了,不是真理解,或不是独立完成。二学生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即使是我下晚修,也很少有学生提问地理问题。他们对地理的学习就是上课时间。即便是地理上课铃响了,有的学生还在写语数外作业。、提高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载体,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了,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标和教材,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等主干知识的教学要加大力度。2、课上精讲多练,给学生更多充裕的时间去记忆,去练习,这样学生才会每节课都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除对地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能力培养要贯穿在每堂课的始终。3、要加强地理图表的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灵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用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和能力。4、对于临界合格生,他们还是有一定地理基础的,在个别知识点上有欠缺,不扎实。我要找他们个别谈话,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和不足,予以弥补。他们距及格只有半小步,在失望之余我想他们也满怀希望,也许这半小步就是他们今后的动力,只要教师及时给与他们帮助、鼓励和指导,我想下次他们完全可以及格。再有注重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考试。这次考试反映出的一个弱点就是学生认为答案必须是他们平时背过的知识,其实有些答案就隐藏在题中,而他们却看不出来(也就是搜集信息能力不强)。5、临界优秀生,他们的地理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的。他们错了一些本不该错的题,反映出答题时有些大意或是答完后没有检查。有的是在个别知识点上掌握不扎实,知识学得不灵活。对于临界优秀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改变死记硬背的学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适当地拓宽一下他们的地理知识面。同时也要强调他们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8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