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光合作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介绍:(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要讲的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这节课主要讲了光合作用的概念、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应用及化能合成作用等这五个方面。本节内容在高中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在第三章中为什么把叶绿体比作“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另一方面本节内容也为《稳态与环境》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光合作用是历年高考考察最多的考点之一,经常与细胞呼吸相联系综合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初步掌握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但实验设计能力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在心理上具有独立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2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4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对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学习的方法。2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动态演示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通过全班叙述光合作用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目标】:1光合作用的意义来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从而引起学生对世界未来的关注。2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渗透物质与能量,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2.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三、教学设计分析1、教学设计思想(1)、根据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则,让学生自学掌握部分教材内容,从而既解决教学的重点,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合作学习能力。所以本课采用课堂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以评价促进学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评价将贯穿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包括学习小组内评价和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等,既有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有对结果的评价。2、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问法、自读课本、观察法、讲授法、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1、实验法:以实验说明结论。生物学的教学就是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展示形式有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示范实验、动画和图片演示实验等,让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2、问题探究教学发: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顶峰。3、比较学习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解决光合作用抽象的过程。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看、动嘴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课堂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1)教法:第一课时的“设计实验”采用发现式教学方法(问题→假设→预期→实验→结果→结论)。第二课时采用自学讨论结合的方法、直观法。设计科学直观的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设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表,帮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第三课时采用实验法。(2)学法:通过光合作用发现简史,学习探究研究实验的基本思路:“问题→假设→实验→结论”;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学习,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两阶段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体会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光合作用与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密切关系;通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色素吸收光谱等基本知识。3、重难点突破:以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的同时,通过自读课本大致建构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再辅以教师的讲授点拨,细化知识结构,突破思维误区和难点。4、上课前的准备:(1)、教师编制好导学案,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2)、将全班同学分为八个学习小组,每4-5人一组,各组选出组长,并选出小组发言人或制定发言的顺序。(3)、要求各小组分工,通过上网、阅读报刊等方式分别查找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过程等相关知识,以便于课堂活动探究的开展。(4)、每小组发放一份《课堂学习活动小组评价表》,以便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评价。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将设计实验以图、文两种形式再现出来。(2)多媒体课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谱。(3)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以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弥补了图解静止不动的缺陷四、教学过程概述(后附学案)【复习回顾】(约2分钟)【设计】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通过几个小问题提问。(1)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分布在哪里?主要吸收什么光?(2)叶绿体有哪些部分组成?【说明】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两个阶段的场所有所了解,并做好铺垫。【导入新课】(约2分钟)【设计】由于初中学过光合作用的概念,所以从光合作用的概念入手,找出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产物、条件,从而引入光合作用的过程。【说明】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从宏观上,让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认识,接下来,从微观上去分析。【新课进行】一、光合作用的过程(约15分钟)1、光反应阶段【设计】先用多媒体把光反应阶段边讲边一步一步进行,学生在学案对应的位置边听边自己动手画。讲完过程后,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的场所和条件以及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光反应阶段在哪里发生反应?(色素分布在哪里?)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这些光反应产物去了哪里?光反应阶段的条件是什么?发生什么能量变化?同时让学生完成学案的内容。【说明】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所以先一步一步把过程分解,让学生体会,然后再总结出光反应阶段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2、暗反应阶段:和光反应类似。3、综合【设计】通过观察课件,让学生复习一遍,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讨论完毕后,找小组长汇报结果,然后以表格形式展示给学生。【说明】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了解后,让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加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约3分钟)【设计】通过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从而总结出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关于探究实验可单独拿出进行或让学生课下自己做。【说明】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自己能够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所以小组讨论并汇报。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实验另做安排。可以单独去实验室做,同时复习本节课内容。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约10分钟)【设计】本部分主要讲了几个实验,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①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了什么问题?注意有没有发现光的作用?②英格豪斯对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做了怎样的完善?③萨克斯的实验为什么要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实验中如何做到对照的?④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用到了什么方法?最后证明放出的氧气来自谁?老师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初步认识。【说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过程比较繁琐,多数是记忆的内容,并且我们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更加关注,所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老师对学生稍做提醒。对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做了解。三、化能合成作用(约5分钟)【设计】先讲解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概念,再讲解自养生物的两种类型: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完善知识体系。【说明】本部分概念性的内容较多,所以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己理解,小组之间交流,加深印象。【课堂小结】(约1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再次引导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过程,简单回顾探究历程和化能合成作用。【课堂练习】(约2分钟)幻灯片出示,由学生完成。【作业布置】恩格尔曼的实验在新课本已经取消,但是考试不时会涉及到,所以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板书设计】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2、暗反应阶段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四、化能合成作用【教后反思】(略)五、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思路导言通过上节课光合作用有关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反应式光CO2+H2O——Õ(CH2O)n+O2学生思考导言是一堂课的开始,应具有激发性和启发性,激发了学生求叶绿体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此反应特点,启疑问题:氧气是怎样产生的?CO2是是怎样被还原的?还原剂是什么?光能是怎样转变的?知的欲望,明确学习内容,同时有利于导入本节内容。内容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物质基础(1)叶绿体色素:介绍色素种类颜色分布课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谱(2)酶:介绍酶的分布结构基础:叶绿体2、光合作用的全过程课件展示光合作用动态过程课件展示图表:光反应、暗反应的区别学生读书讨论归纳学生观看学生归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读书自学,讨论归纳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读书结合观察课件,然后对光反应、暗反应进行区别与联系使学生通过比较法的学习方式掌和联系3、光合作用的意义4、光合作用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纳学生读书学生讨论学生总结握巩固知识;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反馈练习多媒体展示例题例1、书后习题例2、在进行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A.红光灯B.绿光灯学生解答选择例1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光合作用反应过程;选择例2有助于掌握色素吸收光谱的C.白炽灯D.蓝光灯例3、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0C,适宜光照和充足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C3的含量突然上升,原因是-------------。应用;选择例3使学生更加明确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归纳总结1、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反应式中反应前后原子关系。2、强调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生与教师一起归纳把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迁移到整个生物界。板书设计二、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基3、光合作用的意义础物质基础4、在实践中的应用(1)叶绿体色素:(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2)酶:介绍酶的分布(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结构基础:叶绿体2、光合作用的全过程(1)光反应(2)暗反应《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学案复习回顾:1、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哪些?分布在哪里?主要吸收什么光?2、叶绿体有哪些部分组成?导入: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的过程。场所原料产物条件总反应式自主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可以分为反应阶段和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边听讲边动手画出光反应阶段。总结: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2、暗反应阶段边听讲边动手画出光反应阶段。总结:条件: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3、综合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分别是什么?物质变化:把简单的转变为复杂的。能量变化:把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储存。二、光合作用
本文标题:高中光合作用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68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