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老舍《“住”的梦》:“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学习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生平,以及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2、品读文本,领悟诗人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并学习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3、了解“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1、注音:•混混沌沌•潭柘寺•一椽•驯鸽•槐树•落蕊•扫帚•廿四桥•夹袄hùndùnzhèchuánhuáiruǐniànxùnzèsàozhǒu平仄jiáǎo5故都的秋=北平的秋?落日故园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其中也饱含了深切的思念、眷恋之情。“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解题:读全文,还有哪些地方直白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的深情?第一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体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爱之切!体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爱之深!整体感知总写了作者对北国,南国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照应前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接抒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总写(1-2)总括(13-14):分写2、思路与结构(3-11):叙秋,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秋景。(12):议秋,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1)特色:清,静,悲凉;3、作者眼中的秋景有何特色?试找出文章的文眼。(2)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1、第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①第1、2段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把南国的秋“慢、润、淡”的特点和北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对比。③突出了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的独特感受,借以抒发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及眷恋之情。1、明确手法2、结合文本,具体分析3、效果+情感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题的步骤:10结尾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答案:①结尾两段也是用了对比手法。②把南国之秋的色、味和北国之秋的色、味作对比。③突出了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的独特感受,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及眷恋之情。2、作者在第3—11段中描写了五幅画面,请用四个字概括出这五幅故都秋天的画面。并请具体分析每幅图画中的景物是怎样体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秋院静观图(第3段)特点景物或意象修饰语体现了什么清静悲凉天色青天驯鸽声静对着壁、屋日光牵牛花秋草碧绿青“以动(声)衬静”破一丝一丝漏下来的冷落、凄清的氛围凉冷色调秋草象征着生命的衰竭和凄凉,作陪衬表现出一种萧条的悲凉。疏疏落落尖细且长蓝白色为佳,紫黑次之,淡红最下色清槐树落蕊图(第四段)特点景物或意象修饰语体现清静悲凉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落蕊似花又不是花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落蕊(花)象征着年华易逝;铺得满地大约是欣喜的,又觉得有点儿落寞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条纹无人的清晨孤独踏蕊、细纹清闲(第五段)秋蝉残鸣图特点景物或意象修饰语体现清静悲凉蝉鸣声残秋(寒)蝉象征着人生短暂以及生命的终结;衰弱的蝉鸣声蝉秋“以动(声)衬静”衰弱的处处听得到【积累】意象:秋(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初一教材小思的《蝉》:“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因此,文人一般借此抒发人生短暂,生命的总结等情感,寒蝉=悲凉、哀怨、忧伤、忧愁;•另:蝉=高洁品格的象征。(第6—10段)秋雨话凉图特点景物或意象修饰语体现清静悲凉都市闲人“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雨象征着愁思;着着、咬着、立、微叹着互答道“一层秋雨一层凉”人声、雨声雨天底“以动(声)衬静”风秋雨、息列索落地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青在空旷的萧瑟的秋景下,几位闲人的身影更显落寞。灰沉沉的秋风,凉风渲染萧条的氛围(第11段)佳日秋果图特点景物或意象修饰语体现清枣子清秋佳日静悲凉秋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淡绿微黄红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萧败凋零,告别人间;•1、故都的秋“清,静,悲凉”这三个特点都是秋景的客观特点吗?•2、那景物为何悲凉吗?1、“悲凉”不是客观景物的特点。景情以景显情以情驭景2、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见落寞悲凉,正是作者心中落寞悲凉的反映。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者的“悲凉”从何而来?1.客观方面:秋色是冷色的;秋声是寂静与落寞的,秋味是悲凉的,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这是景物固有的特征。2.主观方面:①个人经历: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并且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②时代背景:此文写作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白色恐怖+日军侵华)。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原名郁文,1895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三岁)丧父。1913—1921年,赴日留学,在日本的十年期间受尽侮辱和歧视。1921—1930年,用了很多精力从事左联文艺和创作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威胁迁往杭州,直至1936年搬往福州。杭州三年期间,郁达夫心情苦闷,经常借游山玩水去排遣现实生活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郁达夫生平:代表作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郁达夫其书:散文创作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你认为第12段有什么作用?1、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了感秋处处有,而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在于北方,目的是突出北国之秋。2、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再次强调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之情,达到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境界。3、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2、如何理解第13段中的“比起北国之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答:①比喻;把南国之秋比喻成“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把北国之秋比作“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句中的四个比喻分别从那个味道足不足,质的实在不实在,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征,具体且朴实,让人印象深刻;②对比;把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不同的情味和意境作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读者对两者不同特点的感受。③排比;四组不同的意象之间,又以工整的排比句式呈现,句式工整,朗朗上口。④从中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切感受,流露出心中的落寞和悲凉感。30感情基调: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31•第一,以情驭景,情景交融,达到物我合一的效果。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心中的寂寞悲凉之清,倾注于笔端,融入自然界的落蕊鸣蝉里、风雨草木中。•第二,衬托的手法。对比反衬的手法主要运用在第2段和第13段。写南国之秋,更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的感人至深。•第三,章法上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如1与14自然段写到北国之秋,2与13自然段写到南国之秋,并且前后都用了南国之秋来反衬北国之秋。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特色?
本文标题:故都的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3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