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传统建筑美学特征——浅谈中国传统山地建筑之美07级建筑学3班谢承国20075775摘要: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的利用山地地形来建造,有实用之美,群体布局之美,建筑空间开合之美等等。具有丰厚的建筑美学价值。关键词:传统山地民居,中山古镇,形式美,整体美,城镇形态,街巷空间,建筑空间.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三建国都,四筑渝城,六次移民”,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三峡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重庆历史文化内涵,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统的古镇。这些古镇无论在民族特色,地形处理,群体布局,建筑空间方面都有着丰厚的美学价值。重庆有名的古镇很多,但是最具有山地建筑特色的还是中山古镇。中山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南部山区笋溪河畔,地处川,渝,黔三省市交界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距江津市区62.4公里。距重庆市区128.6公里。中山古镇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因为是有原老场,龙洞场,乌桑垭三个场镇合并而成,所以又称三合场。中山古镇整条老街为青石板路面,街面宽3-5米,南北沿笋溪河一条龙延伸,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有铺面453间,全长1586米,现保存完好的有307间,全长1132米。中山古镇之美在于吊脚,群体布局,街巷空间,空间开合。1.古镇之吊脚之美山城重庆地形起伏,坡坡坎坎随处可见。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只能因势修造,充分利用地形的高低错落而不可拘泥成法。那些靠山崖而建的房屋依自然地形直接立柱为屋基,房子前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面呈同一水平。而自上而下直接立在下层屋基处的柱子,则构成托举支撑前半间房屋的吊脚柱。“吊脚楼”即因此而得名。重庆吊脚楼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多取材自然、方便,使用的木料较小——通常为杉木,不多用梁,而用柱直接承檩椽。柱较密,成排架,构架的稳定全赖柱间穿插的枋木。排架柱枋之间填以墙体,墙体材料多为竹笆抹灰、木板或石板。在重庆的山地环境中,吊脚楼这种朴素的地方风格以经济合理的方式展示出其特有的美。2.古镇之格局之美重庆传统的山地滨水城镇空间形态格局十分独特,中山古镇有着重庆山地滨水古镇的共同特色。中山古镇,独特的山山水水造就了中山古镇典型而独特的山水格局。可以说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河在城中,城在河中。中山古镇的形态为聚居形态,因山势就水形,布局灵活多样,街景轮廓十分诱人。古镇巧妙地借四周山景,与河流形成对景。这种规划方式既减缓了空间的封闭压抑感,又丰富了古镇的景观系统,也营造了惬意的田园情趣意境。整个场镇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山地滨水城镇的特有风貌。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认为:“精彩的建筑创作必须是三位一体的,有了三位一体,开放的思想、设计的概念就自然地丰富起来,很多内容就可得到有机发展,就有可能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1]。中山古镇将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与城镇空间有机融合,完整地体现了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建筑学“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2]的思想精髓。3.古镇之街巷空间布局之美中山古镇富于个性的街巷空间布局,街道是其主要的骨架;是城镇总体构成和功能运营的一种内在联系和支撑;是连接城镇各功能区的纽带;是反映城镇形象和空间形态特点的关键要素。街道是人们从内部了解城镇形象的场所和途径,人们对城镇的意象,往往是从街道中获得。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中论述:“进入城市的道路是接待来访者并给他第一个主要印象的媒介,是整个城市呈现在人们眼前,它应该能表现出最好光照条件下的建筑与城市景观”[3]。街道是具有多种复合功能和意义的线性空间,是行动的路线、生活的舞台、交往的场所、文化的沉淀。中山古镇因用地受到地形限制,场镇沿河发展而成带状,一条主要的街道成一字形延伸发展,形成线形结构。待街道延伸至一定长度后,便在其上平行方向再建新街道。新老街道之间、老街道与河岸的联系,多以小道或阶梯小巷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顺应古镇结构形态,呈鱼刺状的道路网,主次分明,衔接自然。以街围合形成的街坊、巷就是街坊建筑的“缝隙”或“灰空间”,巷似鱼骨状,似“帘”在大街上,与街一同形成老镇独有的街区格局。中山古镇的街巷功能分区明确,其商业性的行和交通性的巷,构成了一个个连绵流动的交往空间。这一流动空间又和镇外山水环境相互因借,且随地势弯曲起伏,收放有致,各得其所。古镇的街共有两条———南北走向的老街和新街,街与东西向的小巷交汇而形成三处相对开敞的岔口,这三处就自然成为了古镇流动空间联结上的起承转合———新老街过渡区。因而古镇街区空间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而在平面上形成了四大区,从笋溪河到山体方向,依次是滨河自然带、古街区、新街区、新老街过渡区3.1滨河自然带滨河自然带是由笋溪河岸边至老街沿岸吊脚楼民居建筑的自然地带。区域内有古镇的主要客货运码头———江家码头的遗址,有由万寿宫戏楼、龙洞桥、休闲亭及青石台阶、石栏杆、桥下被水冲刷过的乱石阵构成的万寿宫老街入口节点和数条老街与河岸联系的阶梯步道。此外,还有若干小品(如古树、题刻、碑刻等)点缀其间,平添了许多趣味。3.2古街区老街位于山坡下笋溪河岸边的台坝地。古镇是从笋溪河畔由下向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房屋的质量、建筑的形式、基础设施及街巷布局中就能看到这一时间跨度。老街因历史上明清时期所沿袭过来的交通、经济、文化等原因,形成了传统的街区。老街仍保留了传统的格局,以青石铺筑,自由转折,比较窄小,街宽3-5米。早期老街街面采用骑廊式过街亭建筑形成挡风遮雨的内街,内街空高为6-8米。街廊的木梁结构至今十分牢固、完整,屋面采用“亮瓦”透光,采用狮字口、方帽口等多种形式通风,整条老街日不能晒、雨不湿鞋、冬暖夏凉。街道的整体风貌古朴清新,老街两旁建筑大都还是传统民居,采用前店后厂或前市后宅的形式。老街不仅组织有良好的对景、借景、框景,街道的空间尺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建筑的进退与小空间的布置也相得益彰。3.3新街区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有了车行交通的要求。20世纪80年度初、中期渝东公路建成,公路位于老街上方较高的台坝地,与老街平行。渝东二级水泥公路的建成,使得水路运输迅速衰落,老街的地埋、经济优势不复存在。人们开始在公路的两旁盖房居住,新街逐渐形成,城镇经济中心转移到新街,公路逐渐取代老街成为中山古镇的主街。新街功能复杂,集中了全镇的重要行政办公及商业建筑,其中有镇政府、派出所、邮政所、电信局、银行、百货公司等,商业气氛较浓厚。新街呈自由式发展,沿街店铺林立,每户店铺开间较小,彼此紧密相连。街市成为镇内公共活动空间,具有购物、娱乐、餐饮、游憩的多种社会功能,充满世俗情调。新街上的建筑多为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式建筑,开间进深大,建筑体量大而呆板。外墙面贴各色瓷砖,在色彩、材料上均与朴素的古镇青瓦建筑不协调。新街的道路宽度为15米,两侧没有人行道,车行道上人车混行,且缺乏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和行道绿化,急待重新规划与改造。3.4新老街过渡区新老街过渡区是指介于新街和老街之间的自然地带,区域内分布有联系新老街的小道或阶梯小巷,是从老街空间进入新街的过渡和缓冲,在此我们将其称为“过渡区”,此自然过渡地带一般为自然坡地地形,沟坎较多,植被较为丰富;空间开敞,建筑较少,建筑多沿巷道梯步两侧布置。过渡区内分布有五条步行梯道可以由老街走至新街,较大的为集市街。通往河边或新街的东西向小巷,现有八九条,一般长约10-100米,宽也仅2-3米。漫步在这些台阶上,我们屡次为其中丰富的空间变化和各种生活方式的完美而巧妙的结合而感动,例如,上海里弄的特点就在于人能在里面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时空的共存,旧的和新的,传统的和时尚的,他们的片断在里弄里互相交错和影响,给人一种崭新的体验。我想中山古镇的台阶的魅力也许就正在于此。4.古镇之建筑形式与空间之美中山古镇民居形态的主要特征,是在适应该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和民风民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古镇民居建筑依山就势、筑台错层、跌落有致、架空附岩,巧妙地创造出既顺应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又体现城镇生活完整功能的建筑形式,并通过对地方建筑材料的运用,使建筑的质感融入山水环境的空间肌理。中山古镇最为普遍的民居宅院是临街的前店后宅或底商上居式民居,古镇石板老街两侧的建筑均属这种形式。古镇老街的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山地滨河特点:建筑群巧妙利用古镇依山畔水的地形,将其处理成高低错落的台状地基,灵活地调整房屋的布局和地坪标高,形成跌落错迭、进退有序的建筑外部空间,体现出重庆山地建筑自由豪放、不拘一格的风格。中山古镇老街顺应自然山水,形成建筑的“爬山下坎”,即沿笋溪河一侧建筑成吊脚楼形式,沿山一侧建筑随山爬坡,这种布局方式是山区最常见的。中山古镇老街民居中吊脚楼极有特色,笋溪河岸现尚有数百座吊脚楼。老街西侧临笋溪河面的民居,大多采用吊脚楼形式,依靠河岸树木桩、木柱、砖石柱支撑在岩体上,将建筑架空,形成1-3层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建筑群。主人多住楼上,底层用作堆放杂物及牲畜饲养,有的也用作厨房,平街层用作店面。平街层店面本身造得也很开敞,所有的铺板门拆下之后,几乎就是用柱子支起来的一个顶棚,店铺空间是街道空间的延续。这种建筑不仅充分结合利用了陡峻的地形,可减少造价及对自然地形、植被的破坏,还具有防潮、防洪等多种功能。老街东侧靠山坡的建筑,则依山就势,依附岩体而筑台错层,建筑高度为%—#层。墙体用木桩、木板、竹夹,屋顶全用青瓦铺盖。临街作商业门面,其后为生活用房;其临街的房屋大都是两层高的木楼或骑楼,底层临街也就是平街层用作店面,靠近岩体的错层部分用作厨房或堆放杂物,楼上作卧室,阁楼采用狮字口、方帽口等多种形式采光通风。居民对建筑形式的处理是相当自由的。居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尽量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尽一切可能利用地形,多争取一些生存空间。古镇居民对争取空间有着独特的理解,总的来讲,是“占天不占地”。由于地形复杂,建筑密度高,占地面积小,为了多争取一些生存空间,建筑采取了挑楼、吊脚、穿斗、错层等手段,在不扩大占地的条件下,在空中多争取些空间,并且尽量使住房内部规整,而不太留意于外部空间。这种手法所造成的结果是“无意”间留下一个外部空间,然而这个“无意”空间与周围环境却是十分和谐的,从而创造出既拥有经济实用的内部空间,又能巧妙地组织外部环境的独特的建筑形态。老街的建筑物为穿斗式木结构或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墙壁一般采用木板或用灰泥抹竹篦编壁,建筑屋面向四周挑出,为小青瓦双坡屋面。由于就地取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亲和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建筑的色彩基本以材料的本色为主,黑色瓦,白色或灰色墙面,有的居民为了防止木材被腐蚀而涂上了桐油,结果使建筑在灰色的基调上有了活跃的色彩,整个民居色彩显得既平稳、宁静,又不失活泼气氛。中山古镇构成了城镇以步行交通为主、方便居民生活和交往的城镇尺度和空间结构关系以及建筑高密度下冬暖夏凉的环境物理条件;创造出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老街由于面对笋溪河面,地形基本呈单向坡,因而民居屋顶鳞次栉比、顺坡而上,空间柳暗花明,轮廓此起彼伏,所产生的视觉差异较大,隔河观赏,更似天然的山水画卷。故被来镇考察的民居建筑专家评为西南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群。中山古镇是华夏建筑文化中集渝、川、黔多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艺术奇葩,从空间、院落到个体建筑与环境,体现了西南地区浑厚古朴的风格。有的精巧细致,但不繁杂;有的高大雄伟,但不装腔作势;注重结构合理,但不失艺术风格;注重装饰悦目,但不滥加点缀。把传统山地建筑的美演绎到了极致。参考文献:[1]吴良镛.关于建筑未来学的几点思考+建筑学报,1997(2)[2]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F·吉伯德等.市镇设计.程里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4]图话重庆中山古镇[5]重庆建筑2003年第四期
本文标题:建筑美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