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梦游天姥吟留别-定稿
李白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台湾诗人:余光中作者简介:李白字____,号______。现存诗歌900余首。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风格,素有____之称。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想象丰富奔放飘逸色彩绚丽形式多样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是时代的骄子,因为他有关心人民,所以他发出“”的哀叹;他也有“”的儿女纯情;因为他有“”的自信,所以只有他才敢有“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的伟志;但“”的傲骨,让他“”?为此他壮志未酬,不得不”,在“”的悲愁中“”。他也曾发出“”的慨叹,但最终李白只能在“”的无奈中走向“”的孤独!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近体诗(今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这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其实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其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而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它可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从字数上可分有五言和七言两种.二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李白对此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希望。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一生傲骨,不肯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便遭到高力士等人的排挤,天宝三年三月,李白上书请还。于是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返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yǎn)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三解题“梦游”,梦中游览。“天姥”指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唱歌之声,故名。“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四诵读节奏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瀛洲yínɡ:瀛洲、蓬莱、方丈为东海三仙山。剡溪Shàn:水名,浙江嵊州南面。谢公:谢灵运,东晋诗人,开山水诗派。渌lù:清。屐jī:木屐。千岩万转:山岩重叠,山路曲折。殷yǐn:震响。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訇然hōnɡ:形容声音很大。悸动jì:指心跳。瀛洲天姥剡溪渌水脚著谢公屐石扉澹澹訇然魂悸.yíngshànlùzhuójīfēidànhōngjìmǔ五整体把握1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由现实转入梦境:“我欲因之梦吴越”。由梦境转入现实:“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2全诗脉络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中惊醒梦后留别3全诗分共三节并归纳大意。一、梦游之由(起)——叙述二、梦游之景(见)——描写三、梦游之吟(叹)——议论、抒情思路4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思考:⑴为何从“瀛洲”谈起?⑵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3)使用什么手法?六、文本解析解析:“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解析:先拿天姥山与天相比,再拿天姥山与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名山赤城相比,最后拿“一万八千丈”的天台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⑴为何从“瀛洲”谈起?⑵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高大、巍峨⑶诗人用什么手法体现这个特点的?(4)诗人借天姥山的这一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梦游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峻拔雄伟对比、夸张、衬托联想对比、以虚衬实热情向往烟涛微茫2段、意境赏析诗歌记述了哪些事?描写了哪些意象?意境有何特点?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思考梦游之景(一)魂飞剡溪湖月渌水清猿凄清幽静心驰神往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听见天鸡在空中啼叫。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千岩:万转:迷花:重叠的岩。山路弯曲不断。被花迷住。山岩千折百转,石道弯弯曲曲,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殷:栗:惊:雷声,此处用作动词。“殷岩泉”即“岩泉殷”。使------战栗,形容词作使动词。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梦游之景(二)着屐登山云梯海日天鸡叠岩花石岩泉:青云:半壁见:空中闻:万转不定:迷、倚:熊咆龙吟壮美雄奇流连忘返夸张、比喻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青青:澹澹:黑沉沉的。水波摇动的样子。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霹雳闪电大作,山峦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了,在一望无边、青色透明的天空里,显现出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许多神仙纷纷走出来,穿着彩虹做的衣服,骑着风当作马,老虎在奏乐,鸾鸟在拉车,排列的仙人像麻一样数不清。他们在干什么?也许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洞天仙境洞天雷洞天门洞天境洞天仙:霹雳:石扉日月照金银台霓衣风马虎瑟鸾车麻列纷下神奇壮丽和穆陆离向往自由追求乐土梦游之景(三)想象夸张浪漫主义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思考这句话反映了李白怎么样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是说无论梦境多么美妙,最后梦终归要醒来,梦中的一切顿时破灭。一方面,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有些消极,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达的是,梦破灭之后,最终还是躺在枕席上。就是说,要回到现实,不能在梦中过日子。因此,李白人生态度的基调还是积极向上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之吟世事痛苦(及时行乐)追求乐土蔑视权贵(憎恨现实、敢于反抗)豪迈气概直抒胸臆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总结一.全诗脉络:入梦缘由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中惊醒梦后别语二.构思与表现手法: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
本文标题:梦游天姥吟留别-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5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