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03第三章-学习的概述
第三章学习的概述一、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学习活动讨论:什么是学习以下的例子,都是学习吗?1.一个幼儿迈出了他的第一步。2.一个少年感到自己被某些女性强烈地吸引着。3.一个儿童看到医生带着针筒向自己走来,哇的一声哭了起来。4.一个女孩在学会乘法后发现,乘以5的另一种方法是先除以2再乘以10。示例分析例1:个体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如各种反射和反应)并不是学习,但是从出生开始人就在学习。学走路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是也有学习的作用。例2:青春期的性冲动不是习得的,但个体对预期伴侣的选择却是学习的结果。例3:这是典型的条件反射,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哪怕是无意识的或不随意的,但是也是习得的。例4:典型的内部生成学习的例子,也就是思维的结果。尽管它不是环境引起的,但是可以看作是一种延迟学习。教学和女孩学数学的经验导致她最终产生了顿悟。补充知识:学习及其分类学习是一个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词语。比如:我学会了汽车,我学习了唐诗等通常意义上的学习往往限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心理学中所研究的学习其内涵远远超过了知识、技能的范畴。一、学习的界定学习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而这种变化会对个体以后再相关情境中的活动的水平和方式产生影响。学习的特点1、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2、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的习得性活动3、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4、不能把个体一切变化都归之为学习狭义的学习主要是指人的学习。(二)人类的学习1、人类的学习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3、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它和动物学习相比,不仅在其内容和数量上,而且在其过程上都具有本质上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三)学生的学习p84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做准备的(四)儿童的学习1、儿童学习的特殊性儿童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自我改变、自我更新的发展过程(1)是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2)是后天习得的,不是生理成熟、衰老等因素导致的(3)具有稳定性(四)儿童的学习2、儿童学习的特点首先,儿童学习的过程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其次,儿童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会学习的各种基本行为。儿童的学习主要有以下的特点1、儿童的学习是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的2、儿童的学习具有间接性3、儿童学习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帮助4、儿童的学习是高效的5、儿童学习的内容是全面的6、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二、学习的分类(一)雷兹兰的进化水平分类1、反应性学习: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包括习惯化和敏感化。2、联结性学习:主要指条件反射的学习3、综合性学习:把各种感觉结合为单一的知觉性刺激,包括感觉前条件作用、定型作用、推断学习。4、象征性学习:一种思维水平的学习,主要为人类所特有,包括符号性学习、语义学习和逻辑学习。(二)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美国心理学家雷伯根据学习的意识水平不同,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后某些行为的学习。外显学习:则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是有意识的、做出努力的和清晰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S-R的联结学习的过程就是获得这些联结或建立联系学习的条件是不断得到强化。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是指将不诱发反应的一个中性刺激(之后变成条件刺激)和另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条件刺激时,也能引发同类反应的过程。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无条件刺激中性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US)中性刺激(NS)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US和NS的结合不断重复无条件刺激中性刺激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US和NS的结合不断重复食物唾液分泌铃声定向探寻UCSUCR(CR)NS(CS)巴甫洛夫认为:由于铃声与食物相联系,狗听到铃声便会联想起食物,铃声也就成为食物的信号刺激。这种联系的建立实际上是学习得来的。这个过程是强化的过程,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作用越巩固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关的短语: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一见钟情、爱屋及乌、风声鹤唳、谈虎色变、闻风丧胆、惊弓之鸟、望梅止渴等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获得: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呈现,可以获得条件反应和加强条件反应。•如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消退: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2.泛化与分化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相似性。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对于多个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学生只认得它们是图形,叫泛化。反过来,当学生从一大堆图形中分辨出这是三角形、四边形,那是圆,这一过程叫分化。学生教育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条件反射泛化如:某学生因在学校中与其小伙伴玩耍、打闹而受到老师的严厉训斥,此后,该学生不仅害怕与小伙伴玩耍,也害怕进入学校。案例案例1:王超如果在别人面前表现不佳,就会感到紧张。过去他的数学作业和测验多次做得不好,现在任何一位数学老师让大家拿出纸来测验,他手心都会出汗,感觉非常难受。案例2:张芳对成人的赞扬和支持很高兴,也很满意。她的老师是温和的、支持性的,所以当她谈到或想到学校就会感到很开心。案例3:李华参加过小学的两次表演,但每次在舞台上都站错了队,这使她感到紧张和尴尬,现在让她参加表演会让她感到很紧张。案例4:孙先生读高中时遇到很多困难,表现非常糟糕,最终他感到在学校很不舒服就退学了。如今,他要来学校参加家长会,但只要一看到学校的建筑,他就感到很不舒服。评价贡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揭示了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局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不适用于复杂的学习二、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猫的“迷笼实验”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境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联结:情境和正确反应之间的联结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故也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称为“尝试—错误”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在“尝试—错误”学习过程中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行为得到了强化,证明尝试是正确的,行为就保留下来否则,尝试错误,就会作为错误行为而放弃。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1、效果律:如果学习者对某一情境做出特定反应之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反应与这特定的刺激情境之间的联结就会加强。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或受到奖赏,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加强;若反应之后得到了烦恼或受到惩罚,则该反应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减弱。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2、练习律:刺激情境与特定反应的联结强度取决于使用该联结的频次。即,练习或使用的频次越多,联结越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3、准备律:在学习者准备好时给予相应的活动,就会感到满意如果有准备而不给予相应的活动,或无准备而强制给予活动,就会感到烦恼。案例分析招聘会上的困惑:“谁会英语”?人才市场一般是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可参加的;他们起码都学过10年外语,主要是英语。在招聘现场上,招聘方问“谁会英语”,马上便有人咨询“要几级”。如果“会英语”是指CET考试结果,递简历者蜂拥而至如果“会英语”还要求用英语面谈,“人才”们便呼啦作鸟兽散。结合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分析出现“招聘会上的困惑”的原因?四、评价贡献:(1)学习理论的第一人。(2)首次注意到了行为的影响(效果律)。(3)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不足:(1)把复杂的学习简单化。(2)未能揭示学习的意识性和能动性。(3)抹杀了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三、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三、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将反应:非习得反应和习得性反应非习得性反应:•行为的基本元素,其神经的种种联系大致在婴儿时就确定了•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喜、惧、哀、怒等)习得反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条件化制约,把非习得性的反应组织起来而形成的。华生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把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组织起来,形成一定联系的过程,即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人的各种行为不外是“肢体的习惯”、“言语的习惯”和“肺腑的习惯”,这些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S-R联结而形成的。学习实质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习惯的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频因律,指某种动作经多次重复练习后容易形成连续的动作习惯,同时重复其他动作的次数减少,从而使要学习的动作不断得到巩固。近因律,学习者往往容易学会一个动作序列中的最后学习的动作,而且在下次练习时,有倾向于提早出现。荆楚网(楚天金报昨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护士都换上喜气洋洋的红色背心裙,给就诊的小朋友带来了亲切感。据介绍,以前来打针的患儿一看见穿白衣的护士就吓得哭起来,给治疗增添不少麻烦。改穿富有童趣的工作服后,小朋友看见护士开心地笑了,还忍不住伸手摸摸红裙子,打针也变勇敢了。华生坚信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因此他被称为环境决定论者。评价贡献:将巴甫洛夫的理论引进学习领域,促成了该派学习理论的形成局限:只能解释较简单的低级学习,不适用于复杂的学习四、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1904~1990),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与早期行为主义观点不同。他将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另一种是操作性行为(不需要刺激引发,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行为)行为应答行为被动的刺激控制操作性行为未知刺激主动适应这类行为动物和人最多,也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两种行为——两种不同的条件反射应答性行为→应答性条件反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作用):强调刺激对引起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反应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强调跟随行为反应的后果/强化(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斯金纳箱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两个条件操作强化斯金纳操作—强化学说1.强化类型强化是指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的部分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1.强化的类型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强化物是指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区别:惩罚: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Ⅰ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Ⅱ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行为加强行为减弱增加刺激去除刺激正强化惩
本文标题:03第三章-学习的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78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