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如何实现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动态性
1如何实现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动态性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游戏材料是影响区域游戏质量的关键。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发展。由于幼儿发展的动态性,必然导致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也必须考虑材料投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这已经是大家的共同认识。但在幼儿园教育现实中,怎样解决材料投放的动态性问题,却成了老师们都头痛的话题。一.在区域材料投放时普遍存在的问题:1.“任务意识”高过“需要意识”。幼儿园老师普遍已经有了“区域游戏的材料需要更换或者是增减”的意识,但在更换的“时间点”上,大多数幼儿园老师是“根据幼儿园的工作任务要求”,总是在检查、评比等活动之前,整齐划一地更换全部的区域材料;或者是“每一个月有计划的结合课程内容调整一些区域材料”,而结合幼儿游戏中的个体差异,灵活调整区域材料的较少,还不能真正体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主动性。2.“换新”多于“调整”。在区域材料的投放中,教师普遍存在着“喜新厌旧”现象,将原有材料抛弃更换成新的内容,追求形式上的花哨,不断更新内容,而忽视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浪费了大量精力、时间,也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浪费。3.“新颖”高于“实用”。大多数教师忽视了材料本身蕴含的教育价值,而关注材料呈现形式上的新颖性,往往是为了“换”而换,缺乏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缺乏材料调整上的系统性和整合性,出现照抄照搬各种参考资料上的材料制作形2式,脱离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教师更换的材料也显得极为随意,缺乏说服力。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在区域材料的投放和调整中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区域材料投放的动态性要求把握理解片面,未能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于材料投放对促进幼儿发展的隐性价值思考不够深入。这些都造成了目前幼儿园区域环境看起来异彩纷呈、五花八门,实质上缺乏操作性、互动性。二.怎样理解区域材料投放需要呈现动态性?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一书中,对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动态性,作出了如下解释:活动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三.如何实现区域材料投放的动态性?区域材料的投放要想实现动态性,教师就应随着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同,了解幼儿和材料之间互动关系之后做出的调整,因此,笔者认为做到动态性,无外乎从三个方面去努力。(一)观察——实现区域材料动态性投放的必要前提对幼儿活动区域中使用材料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是调整区域材料的必要前提。在观察中,教师一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31.观察什么?教师观察的对象无疑是幼儿的外显动作以及和材料之间的互动情况。幼儿园常见的观察记录表格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A.描述式观察记录观察对象年龄性别所在区角观察时间观察情况记录评价与分析教师介入及策略改进措施及目标上表是幼儿园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观察记录表格样式,该表格的优点是便于教师实地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记录真实且资料翔实,但不便于做出较为科学的判断。B.符号式观察记录姓名:观察日期:游戏区域建构区表演区益智区角色区游戏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群体游戏非游戏行为无所事事旁观频繁换场上表只需要教师在相应表格内划“√”,较宜进行对比性行为分析,但对幼儿发生行为的原因无法做真实描述和了解。4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记录表格,观察对象的实质是一样的,即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外显行为,通过这些行为表征来分析幼儿和材料的关系,试图从表象中呈现出本质,以求对幼儿进行适宜的干预和指导。2.怎样观察?教师观察的方法有很多,譬如说从观察对象上,分为全面观察和个别观察;从观察的目的上可分为有预设观察和随机观察等等。但无论哪种方法,教师的观察都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操作要素:一是熟悉量表定义。在实际使用观察记录表之前,必须熟悉表内各项行为的定义。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场观察时比较准确地判断幼儿行为是否有值得记录的意义,并对行为做出比较准确地判断。二是要坚持一个幼儿使用一张观察量表。如果要同时对多个幼儿进行观察的话,必须为每一个幼儿准备一张观察记录表。三是要合理分配观察的时间。受班级幼儿人数的约束,每一次观察尽量固定被观察对象的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合理分配观察的时间,依次对每一个幼儿进行观察,专家建议以15秒为一个时间段,一方面,这个时间的长度已够观察者判断幼儿行为的性质,另一方面,它也正好短到在一个观察间隔时间内幼儿不太可能改变他的游戏性质。3.如何分析?观察之后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就很容易判断幼儿对区域材料的关注度、操作熟练度等指标。但在解释观察资料时,一定要注意幼儿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幼儿应有发展水平之间相吻合。一般来说,2、3岁的幼儿经常独自游戏,和材料之间的互动较多。而4、5岁的幼儿和同伴之5间的互动明显增加,有时游戏材料还成为了同伴之间交往的媒介,或者是成为游戏情节之外的某种替代物或者是想象物。以下是某幼儿园大班教师对幼儿建构区游戏的观察分析:材料游戏的任务幼儿的表现教师分析初期大小不同的纸盒停车场随意使用纸盒摆弄,较多使用围合的方法来圈建停车场材料种类过多,相反影响了幼儿在游戏前期经验的积累。中期将小的纸盒收起来,只提供两种规格的纸盒,最大的牛奶盒、最小的牙膏盒。停车场开始关注两种材料的不同用途,通过协商搭建。材料帮助儿童思考搭建的方式。后期投入更多种类的大小不同的纸盒停车场开始有意识地搭建、希望找到更多得材料丰富主题内容,如小汽车、绿化带。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丰富的材料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由上表可见,教师将区域的材料作为了观察分析的主要对象,通过增加材料、替换材料等方式,试图改变幼儿的行为,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时机——实现区域材料动态性投放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关注区域材料动态性特征时,往往出现了为“调整”而“调整”的现象,还有一些幼儿园将区域材料调整“制度化”,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考核化”,导致了区域材料的“动态性”6有名无实。区域材料调整的过早,会使幼儿在还未完全熟悉区域游戏时就面临着新的挑战,从而变得无所适从;材料调整的过晚,或许幼儿的兴趣热点就如同昙花一现,再也无法找回。适时适宜地投放调整好材料就如同是“一位随时出现在孩子身边的教师”,既可以支持幼儿的建构学习,又对他们的建构过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实现区域材料动态性,要把握好“三时”。1.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时。当孩子对教师投放的材料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反思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是否太难,偏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否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是否投放时间过长造成厌倦重复感;是否游戏指向太单一,缺乏选择性等问题。因而当遇到孩子对游戏内容不感兴趣时,教师就应敏锐地意识到并进行材料调整。2.幼儿产生与材料相关的问题时。例如孩子在区域游戏“颜色变变变”中,很多孩子关注做实验的过程,而忽略了“是用什么颜色相加产生的新的颜色”。于是孩子们产生了“记不住刚才做下的实验用了什么颜色,怎么办?”的问题,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出现了种种答案——“做记录”“你说我记录”“直接用彩色笔记录下来”。这时,教师及时为幼儿在区域内增添了许多辅助材料(包括水彩笔、记录纸)。孩子们在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适时参与,促进了幼儿经验的自我建构。3.幼儿产生创造性行为时。例如孩子在表演区游戏时,产生了为自己制作头饰的想法,教师此时为孩子提供的一个发箍,就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当孩子看到自己制作的发箍成为表演区的道具的时候,孩子的神情是多么的快乐。当孩子出现创造性行为时,教师为其进行的材料调整7是对幼儿创造性行为的一种肯定及鼓励,更是尊重幼儿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推动着幼儿游戏的进展。(三)角度——实现区域材料投放动态性的选择性话题1.从区域游戏目标的角度思考材料的调整问题。区域活动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但实际上,也应提倡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和目前班级正在开展的教育活动来思考区域活动的教育目标。教师在区域材料提供中可做预先估计,但不应目的性过强,过分细化目标。教师要关注的是预设目标和实现目标这一过程中,幼儿与材料之间的多种互动行为,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根据幼儿的发展,及时调整目标,学着认同、顺应孩子。目标的修正既是对材料利用的再认识,也是对幼儿能力的新发现。例:“科学区——骰子计算游戏”材料调整的过程。活动玩法来源于数学活动10以内数加法。材料提供为:两个用纸盒制作的骰子、记录纸、记录笔等。幼儿在游戏中两人一组,各掷骰子后,记录下两人掷出的数字,做加法计算题。游戏初期,幼儿总是产生争执或者是玩一会儿就不感兴趣了,因为有时候掷出来“5+6”、“6+6”的组合,对大班初期的幼儿尚有困难。教师分析后,认为是材料设计的科学程度的原因,将骰子的六面调整为数字1、2、3、4、5、0,这样,难度就比较适合大班初期幼儿的水平。2.从空间安排的角度思考材料的调整问题。区域空间的调整是一门艺术。教师往往会根据区域游戏的不同情况,采取扩大、缩小、全开放、半开放、隐蔽空间等方式,为幼儿的不同游戏提供空间保证。某幼儿园大班建构区中,游戏初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凌乱的积木四散在地,孩子们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合意的材料,8始终不见完整作品,幼儿很容易在游戏中争抢玩具。经过观察和分析,教师将建构区空间调整为材料放置区、作品展示区、小型材料供应区三个部分。并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出了建构区的规则:如取放材料要有序、作品搭建要合作、小型材料可利用等。第二天,争执的场面不见了,因为大家发现有那么多材料可供利用,大家一起商量好之后再搭建,比一个人玩儿有意思得多。3.从区域游戏内容的角度思考材料调整的问题。以下是某幼儿园教师科学区中两组不同内容的游戏材料,教师根据游戏的内容,投放材料的方式也有不同。教师材料投放科学区:昆虫标本观察科学区:纸牌翻翻乐一次投放:幼儿收集的昆虫类资料、印蝴蝶、画昆虫材料、各类昆虫标本、纸笔。第一次投放:小圆点卡片第二次投放:数字卡片第三次投放:胜负记录纸从2组游戏材料投放的过程可见,教师在不同的游戏内容上,材料投放和调整的时间不是统一的。当遇到内在序列严谨、有层次的程序性游戏内容时,教师采用的是分层呈现法,即通过不断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投放,提示和引导幼儿发现由不精确到接近精确,从很少到逐渐丰富的知识经验。当遇到的信息量大的,开放的主题时,教师采用集中投放方法,使得幼儿获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也使幼儿在游戏中有了多重选择的可能性。区域游戏材料的动态性是随着幼儿的发展而变化的“动态”,是根据幼儿行为表征而调整的“动态”,也是教师追随幼儿生长的自然规律不断调整教育目标的“动态”。笔者认为,只有真正9地追随儿童的发展,不断调整教育的主体,才能使幼儿园的活动区真正实现其教育的终极价值。参考书目:1.卢乐山主编.学前教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刘焱.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陈帼眉,刘焱主编.学前教育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幼儿园
本文标题:如何实现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动态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0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