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数学思维训练教材四年级上册
目录第1讲平均数问题……………………………………………………1第2讲速算与巧算……………………………………………………3第3讲找规律…………………………………………………………5第4讲变化规律………………………………………………………7第5讲算式谜(一)…………………………………………………9第6讲算式谜(二)…………………………………………………12第7讲应用题…………………………………………………………15第8讲逻辑推理………………………………………………………17第9讲数数图形………………………………………………………21第10讲容斥原理………………………………………………………24第11讲简单的统筹规划问题…………………………………………27第12讲图形问题………………………………………………………31第13讲错中求解………………………………………………………34第14讲数学开放题……………………………………………………36第15讲数数与计数……………………………………………………40终结性测试题一………………………………………………………44终结性测试题二………………………………………………………461第1讲平均数问题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随堂练习: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随堂练习: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所以,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72÷6=12千米。随堂练习: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2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李华投掷得了多少他?分析与解答:先求出五项的总得分:85×5=425分,再算出四项的总分:83×4=332分,最后用五项总分减去四项总分,就等于李华投掷的成绩:425-332=93分。随堂练习:小军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例5: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最大可能是92-18×3=38岁。随堂练习: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三个人中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拓展训练1、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2、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3、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求一周的平均气温。4、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5、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6、小亮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那么,他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7、小丽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她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小丽的数学考了多少分?8、某班一次外语考试,李星因病没有参加。其他同学的平均分是95分,第二天他的补考成绩是65分,如果加上李星的成绩后,全班的平均分是94分。这个班有多少人?9、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大于30岁的。那么最小的人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10、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3第2讲速算与巧算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例1计算:①300-73-27②1000-90-80-20-10解:①式=300-(73+27)=300-100=200②式=1000-(90+80+20+10)=1000-200=800随堂练习:计算:500-124-56210-48-52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例2计算:①4723-(723+189)②2356-159-256解:①式=4723-723-189=4000-189=3811②式=2356-256-159=2100-159=1941随堂练习:计算:368-124-168721-59-221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例3计算:①506-397②467+997解: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3再加上)=109②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减去)=1464随堂练习:计算:323-189543+198拓展训练1、用简便方法求差。①1870-280-520②4995-(995-480)③4250-294+94④1272-9952、用简便方法计算。①890-198②365-296③284+97④342+1986、计算1032+1028+1033+1029+1031+103047、计算19998+39996+49995+699968、计算1208-569-2089、计算283+69-18310、计算2318+625-1318+37551265208430830125963310第3讲找规律专题简析:对于较复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地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一种方法再分析;2、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这类题的突破口。3、对于找到的规律,应该适合这组数中的所有数或这组算式中的所有算式。例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12186815748分析与解答:经仔细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可以发现:12+6=18,8+7=15,即每一横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4+8=12。随堂练习: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916781754129162151011962449121673530例2:根据前面图形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分析与解答: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前面两个圈中三个数之间有这样的关系:5×12÷10=64×20÷10=8根据这一规律,第三个圈中右下角应填的数为:8×30÷10=24随堂练习: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里应填什么数。(1)6459113813例3: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得数。12345679×9=12345679×18=12345679×54=12345679×81=分析与解答:题中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因数都是12345679,它是有趣的“缺8数”,与9相乘,结果是由九个1组成的九位数,即:111111111。不难发现,这组题得数的规律是:只要看每道算式的第二个因数中包含几个9,乘积中就包含几个111111111。因为:12345679×9=111111111所以:12345679×18=12345679×9×2=22222222212345679×54=12345679×9×6=66666666612345679×81=12345679×9×9=999999999随堂练习:找规律,写得数。1+0×9=2+1×9=3+12×9=4+123×9=9+12345678×9=例4:找规律计算。(1)81-18=(8-1)×9=7×9=63(2)72—27=(7-2)×9=5×9=45(3)63-36=(□-□)×9=□×9=□分析与解答:经仔细观察、分析可以发现:一个两位数与交换它的十位、个位数字位置后的两位数相减,只要用十位与个位数字的差乘9,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差。63-36=(6-3)×9=3×9=27随堂练习:利用规律计算。(1)53-35(2)82-28例5:计算(1)26×11(2)38×11分析: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只要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的和插入这两个数字中间,就是所求的积。(1)26×11=2(2+6)6=286(2)38×11=3(3+8)8=418注意:如果两个数字的和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随堂练习:计算下面各题。(1)27×11(2)32×11拓展训练1、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里应填什么数。(1)459771236916481215(2)2、找规律,写得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9+9×9=118+98×9=1117+987×9=11116+9876×9=111115+98765×9=3、利用规律计算。(1)92-29(2)61-16(3)95-594、找规律计算。(1)62+26=(6+2)×11=8×11=88(2)87+78=(8+7)×11=15×11=165(3)54+45=(□+□)×11=□×11=□5、计算下面各题。(1)39×11(2)46×11(3)92×11(4)98×118第4讲变化规律例1: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9,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是否发生变化?分析与解答:一个加数增加9,假如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9;假如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就减少9;和先增加9,接着又减少9,所以不发生变化。随堂练习: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8,另一个数加8,和是否
本文标题:数学思维训练教材四年级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40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