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 上海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共有4页1上海市第二中学2015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g取10m/s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以下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时间C.摩擦力D.动摩擦因数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一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每0.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加速度恒定且不为零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C.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4.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将h分成高度相等的三段,则自上而下经过每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1:(2-1):(3-2)B.1:2:3,C.1:3:5,D.1:4:9。5.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倒的原因,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乘客在车匀速行驶时受到一个向前的力,刹车时这个力还在起作用B.刹车时乘客的脚受到一个向后的摩擦力作用,改变下半身的运动状态,而上半身由于有惯性而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倒C.乘客有惯性,汽车没有惯性D.乘客有惯性,而汽车的惯性被制动力克服了6.物体只受到下列三力作用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10N10N50NB.10N10N40NC.10N10N30ND.10N10N20N7.如图所示,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升降机内有一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质量为m的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A.m(g-a)cosθ.B.mgcosθ.C.m(g+a)cosθ.D.mgcosθ+masinθ.试卷共有4页28.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9.一个小球从离地面高100m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则3s末的速度大小、下落的高度和离地面的高度为:()A30m/s,45m55mB30m/s,55m,45mC40m/s,45m55mD45m/s,55m,45m10.如图,一个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梯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它所受的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向上的拉力,D.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11.一个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拉力F而运动,拉力F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2.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于A上,物体A刚好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如图乙所示,改用一个斜向下的力F’作用于A上,物体A加速下滑。则图乙中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的结论正确的是:()A.f=0,N>Mg+mgB.f=0,N<Mg+mgC.f向右,N<Mg+mgD.f向左,N>Mg+mg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16分)1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已知运动起点就是记录起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s末回到运动起点B.2s末回到运动起点C.第2s内物体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D.第2s内物体处于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F0t1tFF’vaAABB甲乙试卷共有4页314.如图,在车厢内用倾斜绳A和水平绳B同系一个小球,车厢向右作加速运动,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A和TB.现使车厢向右作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则两绳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TA变小.B.TA不变.C.TB变大.D.TB不变.15、如图所示,物体悬挂于细绳下端,用力T1拉住细绳上的O点,使细绳倾斜.现保持O点不动,改变T1的方向,开始时T1和细绳的拉力T2恰垂直,则:()A.T1向x轴靠近时,T1减小T2增大.B.T1向x轴靠近时,T1、T2都增大.C.T1向y轴靠近时,T1、T2都减小.D.T1向y轴靠近时,T1增大T2减小.16.图为直升机悬停于高空时,某伞兵跳伞离机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图线表示:()A.在0<t<10s内伞兵所受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B.第10s末伞兵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直至第15s末C.在10s<t<15s内伞兵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D.15s后伞兵保持匀速下落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7.一人先向西走4米,又向北走3米,则此人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______米;路程大小为_______米。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由图示位置开始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将________;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将____。(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者先变小后变大)19.一个力的大小为F,若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与F成α角,当另一个力F2有最小值时,F1的大小为________,F2的大小为_________。20.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和2m,从相同高度下落,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相等,则它们下落的加速度a甲_______a乙,下落时间t甲_____t乙(均填<、>或=)。21.物块A所受重力为10N,物块B所受重力为20N,A、B间和B与地面间动摩撺因数均为0.5,绳一端系于A上,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墙成450,欲将B匀速向右抽出,需要水平力F大小为_________N,此时A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v/ms-1v2v1051015t/sOα450AB试卷共有4页4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22.有一个小球沿斜面下滑,用频率为0.1s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测得比小球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如下表:S1(cm)S2(cm)S3(cm)S4(cm)S5(cm)8.209.3010.4011.5012.60根据以上数据求小球下滑的加速度a=m/s2。23.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1)下图(左)是本实验的装置图,实验采用分体式位移传感器,其发射部分是图中的_____,(填①或②)(2)上图(右)是用DIS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所得到的a–F实验图象,由图线可知,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24.在共点力量实验中,(1)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2)某同学在研究“共点力合成实验”时,若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则尊重实验事实的结果为:()BAAF1F2F′FO试卷共有4页5五、计算题(共30分)25.(9分)一个汽车初速度为10m/s,突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加速度为-4m/s2,求(1)汽车刹车后第1s末的速度大小?(2)汽车经过多少时间停止?(3)汽车第3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26.(9分)细绳绕过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连接两物A与B,如图处于静止状态,悬挂定滑轮的细绳OC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30,AO绳子与OB绳子的夹角为600,若物体B重为200N,水平面对物体B的弹力大小为160N,求:(1)物体B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2)物体A的重力大小,(3)悬挂定滑轮的细绳OC的拉力大小。27.(6分)一个质量为m=10k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受到大小为F=30N向右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起沿水平面开始运动,经过t=5s时将水平拉力F撤掉,物体继续运动至停止,求(1)撤去水平力F后,物体将再滑行多长时间至停止?(2)物体总的位移大小为多少?28.(6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7,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以平行于斜面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0.2mg,求:(1)第1s和第2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和a2;(2)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s。F0.9mgmF01234t/s-0.6mg试卷共有4页62016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每题2分,共24分)1C2D3D4A5B6D7A8A9A10A11D12A二多选(每题4分,共16分)13AD14BC15BD16ACD三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7.5,718.先变小后变大,变小19.Fcosα,Fsinα20.,21.50/3,10/3四实验(每空2分,共10分)22.1.123.(1)①(2)0.7724.(1)B(2)A五计算(共30分)25.(9分)(1)6m/s(2)2.5s(3)0.5m26.(9分)(1)403N(2)80N(3)803N27.(6分)(1)2.5s(2)18.75m28.(6分)(1)10m/s2,5m/s2(2)14.5mCOAB
本文标题:上海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87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