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五章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经济学家——萨伊、西斯蒙第、古诺、巴斯夏第一节萨伊第二节西斯蒙第第三节古诺第四节巴斯夏思考题2第一节萨伊一、时代、生平和著作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法国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是继亚当·斯密,李嘉图古典经济学派兴起之后的有一个经济学伟人。从1816年开始,萨伊成为法国第一个系统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在欧洲大陆,人们最初是通过他的介绍才了解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的。二、对政治经济学家的基本看法萨伊指出政治经济学只涉及增加财富的一般法则,与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无关。从这一基本看法出发,他提出了有名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即财富的生产、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消费。这三个部分分别是考察生产法则、分配法则和消费法则。3三、对生产和生产要素的分析(一)生产三要素论萨伊认为,人们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是效用,是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从生产创造效用这一前提出发,萨伊提出了生产三要素论。他认为财富(价值)来源于劳动、资本和自然力(主要是指土地)这三种要素的协力。因此,效用(即价值和财富)是三要素协力合作的结果。(二)关于劳动萨伊认为劳动的实质是役使自然力。劳动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科学家所从事的研究自然规律、形成理论的劳动;第二种是企业主、农场主、商人运用知识从事管理提供产品的劳动;第三种是工人的劳动(建立理论、应用理论和具体执行)。4(三)关于资本萨伊承认资本是劳动从前所创造的产品。他把资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生产有形产品的生产资本,第二类是处于完全不生产状态的非生产资本,第三类资本包括住宅、家具、装饰品等生产效用或愉快的物品。他意识到了资本的运动本性,资本的积累同时有利于资本家和工人增加就业机会,并且个人资本积累引起的贫富不均可以通过分割遗产而消除。(四)发展生产的合理政策萨伊认为私有产权的激励功能有助于生产发展,他反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认为产业和财富的健全状态乃是绝对自由。他同意亚当·斯密的看法,认为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将形成独占,不利于消费者、资本和劳动的合理配置。萨伊认为政府应当保护私人财产、建设公共措施,保护国防和有前途的新兴行业。5四、萨伊定律萨伊认为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即商品交换在实质上不过是物物交换。他认为销路呆滞是因为缺少其他产品而不是货币。他的结论是:只要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就能有效消除个别商品的生产过剩,而产品的普遍过剩是不可能出现的。萨伊定律的中心论点是在自由放任条件下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不可能出现商品的普遍过剩。萨伊定律的四条重要结论:(1)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的行销越快、越多、越广泛,生产中得到的利润也越多;(2)每一个人和全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3)购买和输入外国产品决不会损害国内或本国产品和生产;(4)激励生产的政策是贤明的,鼓励消费的政策是拙劣的。6五、价值理论萨伊把价值规定为效用,认为效用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衡量效用的尺度,但他无法从效用出发去决定价值量。他首先否认了绝对价值的存在,承认相对价值,认为价值只不过是用其他物品来表现的相对价值。他用价格来说明价值量,价格是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价格在他看来是依存于供求,随供求的变动而变动的,物价和需求成正比例,物价和供给成反比例。萨伊认为一物之所以有价值,不仅在于其有效用,而且在于其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价格的决定者。萨伊是在亚当斯密只好用效用而不是用劳动来说明价值现象的第一位经济学家,他的价值理论包含了后来西方的各种价值理论的萌芽,包括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等。7六、分配理论:“三位一体公式”萨伊认为处理收入的专有权是生产手段专有权的结果。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三种要素协同创造了价值(效用),所以它们必须取得收入以外它们的服务提供报酬,即劳动取得工资,资本取得利息,土地取得地租,这些统称为要素价值。分析工资:萨伊把工资称作劳动的利润,认为工资的高低决定于劳动要素的供求。他认为简单劳动的工资供给充分,所以常常维持在可保持生存的水平;复杂劳动的工资较高,这是因为劳动能力的训练费用相当于累积资本,须有利息报酬。他提到了劳工工资决定中劳资利益的对立,认为劳工的工资是为了调和雇主与工人之间不相容的利益而订立合同的结果。分析利息:萨伊把资本要素的收入称作利息,认为企业利润包括利息收入和企业家劳动的管理工资他认为管理水平的不同会使同等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分析地租:土地所有者专有有助于土地的改良,他把地租也叫做利润,他把土地产生地租的能力称作土地的生产力。地租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生产力的供求。地租中包括地主改良土地所耗费资本的利息。8第二节西斯蒙第一、时代、生平及其对政治经济学看法让·沙尔·列奥纳尔·西蒙·德·西斯蒙第(1773-1842)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以对亚当斯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怀疑为其思想特色,是现代福利主义思潮的先驱。西斯蒙第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从西斯蒙第对政治经济学所下的定义来看,政治经济学的目的不是告诉人们经济本身的运行机制及如何利用这种机制,而是告诉人们合理的经济应当如何运行。他认为财富这个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人们的物质享受,享受是积累财富的唯一目的。只有增加了国民享受,国民财富才算增加。9二、对生产均衡进行条件的分析西斯蒙第认为国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利润(他把地租、利润都包括在利息之中),另一部分是工资他认为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只有两种:当消费大于收入,个人要破产,国家要致穷;当消费等于收入,生产的与消费均衡的再生产条件就变形为生产与收入相等。他认为年产品仅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财富产生的利润,另一部分是劳动阶级的生活资料。这样,生产与收入相等的再生产条件就变形为年收入与年产品相等,即年收入全部用于交换年产品。静态条件下再生产的均衡条件:总需求(≡总消费≡总收入)≡总供给(≡消费基金≡年产品)动态条件下,分析投资需求对均衡的影响,只考虑了资本家把全部资本增加额都用于雇用追加劳动这一情况:t年总需求的增量(≡t年总需求的增量≡t-1年总收入的增量)=t年总供给的增量(≡t年消费基金的增量≡t年年产品的增量)西斯蒙第的均衡条件,不论静态或者动态,最主要的是生产必须和收入相等:对于收入,收入取决于生产的产品有多少被社会需要。10从供给方面考虑,主要是资本的数量。资本量的大小决定了雇佣劳动量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年产品的多少。决定了年产品的资本也必须和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或者说资本应当和消费需求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便使资本所引起的年产品与消费需求相等。总之,在西斯蒙第看来,生产均衡进行的条件就是消费等于生产,年收入等于年产品;从这两个等效的基本条件中推出的派生条件是资本与消费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及资本与人口相互间保持一定的比例11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论述西斯蒙第认为上述均衡进行的条件不是任何时候都自然存在着的。他分析了消费需求低于生产的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的增长,收入以及消费却没有同比例上升。而这又是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资本家对市场缺乏了解,以及竞争所引起的技术进步而造成的。西斯蒙第认为分工和大机器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只要机器的发明不导致劳动者失业,就是一件好事。而对外贸易只不过是把机器发明所必然引起的失业灾难暂时推迟了而已,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机器的发明和工业的进步,有大大加强人类不平等现象的趋势。西斯蒙第认为,财富集中到少数私有者手中,会使国内市场缩小,迫使工业需求国外市场,从而使工业受到更加巨大的波动的威胁。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的消费需求及其有限,而资本家为了得到市场又不断采用增加生产的分工和大机器,这样市场的饱和才是人们所竭力追求的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12分析危机根源及必然性西斯蒙第在分析危机的根源时,因为他的宏观理论忽略了投资需求,所以他无法认识到正是投资需求的巨大波动才使资本主义产生周期性的危机。西斯蒙第阐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这是他的科学功绩。但他并不了解产生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而把它归结为消费不足。西斯蒙第认为生产和收入失调所表现的消费不足严重,经济危机更是不可避免。他不了解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3四、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浪漫主义的改良纲领西斯蒙第主张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但并不主张建立公有制。他强调平分财产不能鼓舞人的劳动热情。主张在农业中由政府扶持宗法式农业,在工业中反对大工业制度,主张建立为数众多的小作坊,让工人分享老板的利润,得到较长的受雇用时间。主张政府控制生产力以适应生产关系,由政府调节消费、生产、收入、资本及人口的发展,使它们合于比例。在对策方面,西斯蒙第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不少旨在维护工人礼利益的改良主张,除了前面已经提过的利润分成外,他还是法国第一个主张制定工厂法的人。14法国数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1801-1877),生于法国格雷,对经济学的主义贡献集中在他1838年出版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该书秉承法国哲学的理性主义,运用严格的数学推理方法来研究经济学,它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涉及研究方法,二是涉及若干具体的经济理论。第三节古诺15在研究方法上,古诺第一个说明了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的巨大用处,他是运用数理模型推导出经济思想。在具体经济理论上,古诺最早提出了需求函数,【Qd=f(p)】这一概念,指出个人需求函数的间断性和市场需求函数的连续性。他还提出了后来马歇尔特别强调的需求随价格下降而上升的法则并给出了后来被称作凡勃伦商品的反例。古诺研究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垄断价格决定问题,给出垄断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并分析了在垄断条件下各种税收对厂商、消费者和政府的影响,最大的贡献即是双寡头模型。他第一次区分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定义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使他成为现代垄断理论的先驱。16古诺对瓦尔拉斯的影响:(1)提出了与局部均衡相区别的一般均衡的概念;(2)他在分析通过套利行为实现多国均衡汇率的决定时采用的联立方程方法是瓦尔拉斯在展开一般均衡分析时采用的联立方程方法的雏形。瓦尔拉斯(1834.12.16-1910.1.5)17第四节巴斯夏一、19世纪40-50年代西欧诸国的自由贸易运动18世纪末叶,《谷物法推行》物价猛涨、失业和社会混乱英国各地成立反谷物法协会,科布登和布赖特“反谷物法同盟”运动《谷物法》废除,自由贸易政策确立对法、德等国产生很大影响,在法国主张自由贸易运动的旗手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弗雷德里克·巴斯夏(1801-1850),19世纪中叶法国主张自由贸易的旗手,“和谐经济论”主要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幽默讽刺大师。1844年,他在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法国和英国的关税对两国国民前途的影响》的文章,引起轰动。1845年出版《科布登与同盟》,是曼彻斯特自由主义运动的纪念碑,著作有《经济学诡辩》《和谐经济论》。18二、巴斯夏的和谐经济理论体系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中构建了一个和谐经济理论体系,其主旨是引导人们认识一切正当利益彼此和谐这个真理。该书的基本论据可概括为:(一)上帝的意志;(二)人的本性,即追求幸福和和谐。巴斯夏从上述两个基本论据出发所构建的和谐经济理论体系:(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巴斯夏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即从人的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手段这个角度来考虑的人。(2)劳务价值论(主要支柱)。人类社会是交换社会,人们彼此相互提供劳务,用各自的能力或源自能力的东西,在得到相应回报的条件下为他人提供劳务。这引起:(1)人们的力量联合起来;(2)促使人们进行分工。(3)和谐分配论。巴斯夏在劳务价值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各阶级利益的和谐,社会各阶级之间都是劳务交换劳务。他还指出,只有实行自由贸易,才能使社会各阶级利益趋于和谐。19经济思想史上对巴斯夏的评价:在写作风格上,巴斯夏在修辞、通俗化和政论方面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惯于以既优
本文标题:经济思想史-第5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1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