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1/23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主题)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P4①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②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3、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P14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P28①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②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232.论述列宁的物质定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全面而科学的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把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3.物质与运动的辨证关系P3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否认导致形而上学)②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否认导致唯心主义)4.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P32①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绝对的)②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5.意识的能动作用P56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6.普遍联系原理P40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①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②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③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补充:联系的主体: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之间联系的内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3/237.矛盾及其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P43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渗透)、相互转化。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除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补充:同一性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斗争性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中有异)斗争性也离不开斗争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异中有同)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解释:矛盾的同一性使一个事物的矛盾统一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使事物处在静止状态,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要打破矛盾统一体,因此,双方矛盾斗争过程是运动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性是绝对的。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P45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和特殊性(个性、个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其一,对立(区别)共性是个性的一部分;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②其二,联系个性包含着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③其三,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补充:①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同类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同性。②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相对性、差别性或个性。其一,不同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其三,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诸多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矛盾的不同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4/239.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原因: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提供了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第二章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74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什么是认识的本质?P66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种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①反映具有摹写性。(客体作用)它强调的是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②反映具有创造性。(主体作用)它强调的认识的产生过程中主体的作用,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补充:主体: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客体: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识先于实验、经验。主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内心反省”的结果。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②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共同点: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5/233.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P68P69P70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第一次飞跃条件:①要掌握丰富而可靠的感性材料。②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第二次飞跃条件:①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②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政策、路线、方针)环节。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论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真理及其辨证关系。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①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②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①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②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辩证关系: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6/23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②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③在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逻辑证明起到了重要且不能替代的补充作用。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第三章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P9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表现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表现2: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表现1:社会意识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②表现2: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③表现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补充: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⒉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缺陷P94①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②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③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7/23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P10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辨证统一的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2.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补充: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P105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当它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补充: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联系实际:谈经济体制改革8/23第四章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P143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历史条件:①社会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4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