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004、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需求研究——以上海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场所为例
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需求研究——以上海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场所为例陆乐摘要:主要通过苏家屯路老年活动空间为例,研究适合老年人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深入调研苏家屯路老年人出行活动的规律和场所使用情况,获得老年人活动需求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活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老年人活动和交往的需求,以提升空间品质,并在物质空间层面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关键词:老年公共空间行为活动苏家屯路多元回归模型1研究背景1.1目标和意义苏家屯路是上海市鞍山新村的一条城市支路,多年来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生活景观——这独特的景观便是老年人高度聚集的活动。对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情况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把握老年人的活动、交往需求,以便为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经验借鉴。1.2研究区域概况调查区域主要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整体的四平路街道地区,另一个是苏家屯路地区,概况如下:A调研地点位于上海市杨浦区(见图一)。B四平路街道地区范围为彰武路——铁岭路——本溪路——控江路——大连路——四平路为边界的内部区域(见图二)。C主要调查对象是苏家屯路及周边住宅区(见图三)。图一调查地点在上海的区位图二四平路街道调查范围图三苏家屯路调查范围2研究流程与方法2.1研究方法(1)实地勘察法:调查在2013年8月展开,全面调查了四平路街道老年人活动、设施利用情况及一些人流聚集的场地。(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采用当面发放的形式,第一轮主要针对四平路街道范围内老年人活动情况和场地利用情况,发放120份,有效回收117份;第二轮问卷主要调查老年人为什么会偏爱苏家屯路,及其主要的活动类型和空间设施的使用情况,发放60份,有效回收46份。(3)访谈法:在调查中发现针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有一定困难,所以采取非结构性访谈法,以便获得更有效的信息,采用无提纲访谈的形式。(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老年人心理方面的数据更全面的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和身体条件对活动及地点的选择造成的影响。2.2研究框架调查分两轮实施,第一轮调查为四平地区的活动场所的普查,经调查发现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集聚的现象;因此,在第二轮调查中,针对这条街道进行了进一步调研,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就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类型、出行距离等要素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集聚的原因;再针对主要集聚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探求老年人活动的影响要素(见图四)。3调查结果与分析图四调查报告流程与框架3.1第一轮调查——针对四平路街道范围内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调查3.1.1四平路街道范围内老年人活动场所分析据调查,四平路街道范围内老年人活动较为集聚的空间数量较多,基本上在各个街区内都有(至少一个)集中的公共空间。由图五可看出,从空间分布的情况来看,该街道范围内公共活动空间以苏家屯路及周边街区最为集中。根据对各活动空间内安放设施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各空间内设施完善程度不一,其中苏家屯路上的设施完善程度比较高。服务设施主要以健身器材、座椅和遮阴设施为主。与活动空间相对应,服务设施也以苏家屯路及周边街区最为完善。3.1.2四平路街道范围内老年人活动时间分析为研究四平路街道范围老年人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况,我们选择一个正常工作日从早晨六点到晚八点的时间,统计在该地块活动人数总量的变化(见图七)。可以看出,在早晨6:30~7:30的时间老年人活动存在明显的高峰期,其活动人数数量为各时间段之最。在晚饭前后(16:30~17:30、18:00~19:00)各有一个小高峰。根据现场访谈发现,在户外活动频繁的老年人多数喜欢早睡早起,并且早上活动与一些其他日常活动结合比较紧密,如买菜,送小孩上学等,此外,部分老年人认为早上锻炼效果好,所以早高峰的人流活动比较密集。3.1.3四平路街道范围内老年人活动地点分布统计分析图七四平街道活动人数时间统计图六公共活动设施分布图五四平路街道公共空间分布为研究四平路街道范围内老年人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我们对所有地块各时间段活动人次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图八。根据统计结果,苏家屯路上的各类活动量相比其他公共空间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3.1.4问题分析及重要现象提炼一.老年人活动人数在时间分布上,以早晚餐前后为两个高峰,而且早高峰活动数量明显高于晚高峰。这样的时间分布和老年人起居特性有关。二.四平路街道范围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和设施在苏家屯路附近街区分布最为集中。即在苏家屯路附近,小区集中绿地和街道公共空间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分布密度最高。三.同样的,从活动的老年人的数量上来看,苏家屯路公共空间是整个四平路街道范围人流最大、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因此,为进一步研究以上现象的形成,从苏家屯路活动环境塑造中总结可借鉴经验,我们针对苏家屯路的公共空间进行了第二轮重点调查。3.2第二轮调查——针对苏家屯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调查3.2.1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概况苏家屯路是鞍山新村内一条城市支路,交通流量小;周边是鞍山四村的第一、二、三小区,老年居民比较多;该道路阳光比较充足,路两侧布置了适合各类活动开展的场地;道路绿化环境很好。该街道也是四平路街道范围内活动类型最为丰富的公共空间,有静态的休憩、下棋、闲聊,动态的散步、健身、舞蹈、打球等等。3.2.2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场所分析根据调查,苏家屯路主要活动场所有多种,各类场地上活动情况大致如下:图九:苏家屯路总平面图(资料来源:见参考文献8)苏家屯路其他公共空间图八四平街道各空间老年人活动人数统计一.街道空间:形态特征是线性空间,老年人活动以散步、休憩等为主。因为交通流量小,所以整个街道范围都可以作为活动场地使用,在早晚间这种特征尤其突出。二.塑胶运动场地:形态特征为通过植物半围合、由两块楔形场地叠加形成的一片场地,有座椅等配套设施。在该场地上主要活动有羽毛球、太极、健身、休憩等多种形式。三.廊亭区:形态特征为通过植物围合的线状廊亭和广场结合的一片场地,廊亭下有座椅,有一定的私密性,并用步行道链接广场和健身场,主要活动有廊亭下进行的休憩、棋牌以及广场上进行的健身、舞蹈等活动。3.2.3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时间分析图十二统计了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的早高峰和晚高峰的人数(测试时间为2008年8月某正常工作日),其基本规律如下:a)早晨6:30-7:30时间段内活动人数为全天之最;b)早高峰之后人数趋于降低,到15:00左右人数降至低谷。c)晚饭前后分别有两个小高峰。20:00之后人数逐渐趋近于零。中晚图十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分布情况图十一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实景照片早中晚结合活动类型分析,我们发现a)早上活动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晚上次之,中午最少;b)在廊亭区活动早上主要以休憩,交谈为主,9点过后则开始聚集棋牌活动的人;c)在另一片塑胶运动场地,早上以运动健身为主,晚上则以散步,休憩为主。表一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时间统计图十二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人数时间统计图十三苏家屯路各时间段活动类型空间分布图3.2.4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老年人活动的社会心理需求,我们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随机对部分老年人进行了访谈。在苏家屯路活动的老年人大多与子女缺乏共同交流的时间(部分是“空巢家庭”),因此户外活动就成了他们与外界最重要的交流方式,虽然根据调查,一半以上的老年人认为身体健康是他们除外活动的最大动因,但是他们几乎也都承认“交流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苏家屯路上人数众多的老年人活动,无疑对老年人社会交流心理需求的满足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基本上在每部分的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是相对固定的,因此,这些人自然形成了一个小的社交圈子——原本不认识的老人因为共同的活动形成一个亲如一家的集体,会一起聚餐甚至旅游,而当问及“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试试”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因为熟悉的人都在这里”。更有代表性是几个曾经住在此处、后来搬去徐家汇地区的老人,每天下午四五点钟的时间都会乘车来苏家屯路活动,“风雨无阻”,原因也是“圈子已经在这里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几十年累积成型的社交网络,是集聚和维系苏家屯路活动人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2.5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初步结论由以上分析,我们初步总结出苏家屯路在吸引老年人活动上有以下几点优势:a.空间设施多元——苏家屯路存在多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能够为各种活动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因此老年人活动的类型丰富。b.环境氛围适宜——苏家屯路在各个时间点,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期能够提供舒适的活动氛围,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c.社交网络成熟——在非物质层面上,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交流的社会网络已经相对稳定且知名度高,对有社会交流需求的老年人集体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4原因分析与结论归纳4.1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本文采用了两阶段研究方案:第一阶段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为普查阶段;第二轮在对第一轮基本概况的认识基础上,将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发放的对象确定为二类,一类为有切身体会的活动者,另一类为在该学术领域的资深专家。为了解老年人活动的影响因素,让我们再回到四平路街道范围来对比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对四平路街道调研问卷中关于老年人活动场地选择的汇总中,答案出现了十分极端的情况(见图七七),即选择来此活动的原因中,活动设施数量和活动类型占据了主导因素。由此以下我们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以深入研究吸引老年人活动的因素。4.2使用者访谈与专家意见评价的数据抽象在与专家综合访谈内容以及借鉴相关研究的经验基础上,共罗列10项可能对老年人活动有影响的选项表,如表二所示。分别将其随机发放给各活动场所活动的老年人和权威专家进行汇总排序。图十四苏家屯路活动原因分析离家近活动设施多活动面积大活动类型全环境好卫生管理好场所较安全统计结果如表三所示,由使用者问卷汇总的结果显示,按照被选项出现频率排序,出现频率排列前三位的是“家庭离活动点距离”、“活动设施数量”、“活动场所面积”。专家首选项的结果显示,根据选择多少排序依次“活动设施数量”、“活动场所可达性”、“活动类型”等。由于受访人的文化差异,和所处的角度不同,对老年人活动人数影响因素的评判可能也会存在差异。考虑二者综合,取排序靠前的选项,并结合文献研究,确定影响老年人活动场所活动人数的主要因素包括“离活动点距离”、“活动设施数量”、“活动类型”、“活动场所面积”、“场所可进入性”、“环境综合指标”六个最重要的指标并结合四平路范围活动地点进行指标量化:X1家庭离活动点平均出行时间(分钟)。反映活动场所的可达性以及便利程度。X2活动设施数量(个)。反映对居民需求的供应关系。表二老年人活动影响因素选项表三使用者与专家首选项排序X3活动类型(种)。反映活动场所活动的复合程度。X4活动场所总面积(km2)。反映活动场所的舒适情况。X5活动开放程度指标。反映场所的可进入性。将活动场所分为三类,分别是完全开放活动场所、半开放活动场所、内向性活动场所、开放程度越大,数值越大。X6街道绿化覆盖率(%)。是环境综合评价指标重要的衡量标准,也可同时反应卫生管理情况。4.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解释在将定性分析的因素量化之后,为了进一步还原问题实质,笔者还应用统计学方法,通过量化后的因子进行定量数据模型的建立。笔者选取了9个代表地点、120位活动者作为样本,运用SPSS软件1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检测因子与实际活动情况的匹配度,提取影响老年人活动人数的显著因素。4.3.1数据采集与分析笔者采集了调研范围内每个活动点(共9个较集中的户外活动区)六个方面的基本数据(见表四):1SPSS的全称是:StatisticalProgramforSocial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它表四四平路地区活动点调查情况4.3.2建立回归模型第一步:相关性研究——定性研究为了研究各个因子对老年人活动人数的影响程度,分别分析6个因子和活动场所老年人人数的相关性。表五为分析模型得出的该6因子分别和活动场所老年人人数的相关分析数据:第二步:线性回归数据模型研究——定量研究假设各四平路街道各活动场所的老年人人数受上述各因子共同影响,通过表四得到的数
本文标题:004、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需求研究——以上海苏家屯路老年人活动场所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6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