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学的核心是学习,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学”的更好,教的效果要体现在学的效果上。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教”的,看教师做了哪些工作,做的如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怎样“学”的,“学”的效果如何。就是说,要看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学习,是否高效地达到了学习目的;要看课堂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对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究竟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才是好课?本人根据10来年的教学经历,结合这次网络学习的体验和感受,谈几点不成熟的观点。一、一节课是不是好课,首先要看教师在课前是否做了充分、恰当的准备和预设,是否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否明确了教学目标;是否具有高效性。1.研究学生的素质差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前准备工作的第一个重点就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上课前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共性,主要是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要研究学生对本节课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是什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唯有深入研究学生,才能确立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让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到依靠教材上的内容,但不依赖教材,更不能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依据。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备好课前,把握课堂,注重信息反馈。最终确定符合学生实际和需求的学习内容。例如,我在讲高中“信息发展史”时,通过对学生的深入研究发现,学生对信息发展史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缺少的是对感性认识的提炼、内化,因此,我没有按照教材从信息的感性认识讲起,而是将学习重点定位在信息概念的深刻理解以及用信息概念阐述信息的本质特征上。教材上没有这些内容怎么办?这需要教师借助于其它教学资源,通过查阅大量的图书和网上资源来备课。集思广益是上好信息技术课必不可少的。要做到上好,还需要在研究确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分类,确立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学科的价值。3.恰当学习策略、多样化学习活动使课堂高效一节课的好坏主要是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点,对自己的以后道路有没有帮助。这样,必须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多样的学习活动。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否恰当,从横向看,要从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符合所学内容的基本特征等方面考察,要看是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时间,是否给学生留下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从纵向看,要考察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资源的准备与利用是否支撑了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是否促进了学习效率。教学案例与学习活动设计的好坏,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突出表现了所学内容,承载了学科的内在价值;其次要看是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第三要看形式是否多样性,内容是否具有弹性、开放性,是否关注了不同层面、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梯度和挑战性。鉴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课前预设还需要把课后评价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除了要满足学习活动设计的标准外,还要看其是否覆盖了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是否能够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二、恰当处理和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是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创设宽松、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1、创设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使学生兴趣盎然?首先要有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因为,只有情绪上的放松,学生才有可能集中精力于学习活动中;只有思想上的无拘无束,学生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只有在安全、和谐、愉快的气氛,学生才能没有顾虑地发表意见,交流观点,才能积极、主动、充满活力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到教师摆放一个电子时钟来掐算学生活动的每分每秒,令学生紧张万分,我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当然,强调宽松的课堂并不是否定必要的课堂纪律和秩序。但宽松、和谐、安全是课堂氛围的根本。2、学生全身心投入。无论是精心的课前预设,还是宽松环境的创设,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发展。所以,看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中的关键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堂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是否充分发挥出来,大脑是不是高度集中地在思考,在运转,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充满了激情与兴趣、想象与创意、智慧与灵感;教师在预设的前提下,是不是努力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是否引领了学生的思维,是评价课堂活动的关键点。3、实践课让学生自由。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阶段,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践时间?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安静的实践空间?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实践?在完成实践内容的过程中有多少动态资源生成?这些都是这一阶段评价的要点。三、一节好课一定是学有所获的学习活动,评价好课最终还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学习效率是否高效、是否能够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教学的目标导向性原则指出教学要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完成这一目标。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是学习效果的第一检测点,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要从学生课堂的实践活动结果,即作业中检测。首先要从量上看,有多少学生完成了作业?其次要从质上看,每份作业的质量如何?是否符合评价的基本要求?这是检测学习目标的基本内容。当然,在课前预设时要保证作业及其评价标准的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可测量等性质。课堂学习的效度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测量点。做任何事都要讲求实效,课堂学习也不例外。学习效果除了要检测学习质量外,还要检测它的效度。即看学生是不是以尽量少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加时、加课、加作业、加练习等困境中解脱出来,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各种活动,才能使学生心身得到全面发展。真正的好课还要看它是否能够给学生以继发的效果,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一堂好课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火花,引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启动更深入的学习活动。总之,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就一定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决不能单看课堂上教师的表演多么出色,也不能只看课上学生的活动和表现多么热闹和热烈,而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出发点,从课前预设、课堂融洽的氛围、学生学习的效果等方面综合来评价。
本文标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99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