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公选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1年考题及答案
1、中国该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发展正面临急剧变化的、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外新形势,到了一个关键点。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经济决策者和公司负责人,一定要从全球的角度思考问题。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市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且这个市场上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中国企业不仅要加强在世界上其他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要加强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诸如探索新的增长方式、改进管理、重视质量、寻求法律保护、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市场机制,等等,就显得非常必要。第二,在全球市场经济中,要习惯于贸易战。贸易战是正常的,没有贸易战才是不正常的。中国政府要认清欧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和表现形式,面对来自欧美的政治压力,一方面,要从维护中国市场、企业、劳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有理、有力地反击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与欧美贸易斗争的本领(借鉴欧美之间、日美之间处理贸易纠纷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拿起国际法律武器保护中国利益。第三,进一步促进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有助于改善与欧美的经济贸易关系。最根本的还是要深化改革,解放生产力,增强竞争力。具体还包括“四个着力”措施。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是,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才能使中国逐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关键是做好以下几点:一、吸收外资的重点是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利用外资和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结合起来;二、对外资的鼓励政策要从普遍优惠制变为差别优惠制。对重点领域采用优惠政策,比如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老工业基地改造、中西部地区开发等才允许采取外资优惠制,取消一般项目的优惠政策;三、鼓励外商设立服务外包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把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中国来;四、推动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合作,引导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五、中央政府加强对外资企业政策的协调,避免各地为争夺外资进行不合理竞争。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不仅是扩大内需、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不仅是应对加入WTO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提升的必然选择。要想使“走出去”战略得到更好的实施,必须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着力改革涉外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特别是涉外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不有效解决,将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甚至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从我国外贸体制看,现行进出口制度在市场开放程度、政策透明度、贸易管理方式等方面,与WTO规则和中国入世议定书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国在加入WTO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加快了进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调整,并相继颁布了《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等新政策法规。然而,实现对外贸易集约、均衡发展,仅对现行进出口制度做局部或临时性的修补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对我国的进出口制度进行全面调整,构建与WTO规则相吻合的新型外贸体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发展的新形势。从外资政策来看,目前,我国吸引外商投资仍很大程度上依靠各种优惠政策安排。对优惠政策的过度依赖不仅加剧了市场扭曲、拉大了地区差距,而且也对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规则接轨构成了障碍。因而,应将对外商投资企业普遍适用国民待遇原则作为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最终使外商投资企业享有与国内企业同样的法律地位,拥有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义务。为内、外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适应加入WTO后外商投资的新形势,我国外资政策的主旨应由市场准入逐步转向鼓励竞争,提高国内市场的可竞争性,规范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行为。)2、什么是二八分律,发展中国家能否避免出现二八分律?答:20%的人掌握80%的财富,容易出现社会动荡。如何避免(贫富差距):一般也是以“防止收入差距拉大”、“缩小贫富差距”等方式。如何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如何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应该从从体制、机制、管理、手段等各个方面入手,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首先,要正视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认识贫富差距拉大的危害。目前,在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各方的理解和认识并不统一。很多地方政府的领导只关心GDP的增长、不关心老百姓收入的增长,或者只关心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关心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何正视和认识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与危害,是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避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关键。第二,要找出贫富差距拉大的症结,寻求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的突破口。目前,官方始终没有对这一问题作出过明确的分析和判断。该问题的解决办法与思路主要为民间的意见和建议。因为从各级政府提出的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目标和措施来看,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在进一步拉大。所以,要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必须由官方出面,找出贫富差距拉大的症结,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成为贫富差距拉大的“遮羞布”。第三,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切实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要按照治标与治本相对合、眼前与长远相统一的办法,提出对策,明确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一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庞大的政府执行机构、昂贵的政府运行成本、低下的政府运行效率、不规范的政府运行行为,是贫富差距拉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真正建立“小政府”、大企业,少干预、多服务的运行机制,使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二是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贫富差距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现行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无法消除贫富差距的拉大,而且会加速贫富差距的拉大。必须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矛盾。政府收入增长要与职工收入增长相协调,切实解决目前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土地财政过度使用等问题,切实体现以民为本的分配思路;要着手解决行业垄断的问题,消除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一切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原则;要认真研究企业分配制度办法,解决企业内部分配不公的问题,让劳动成为企业收入分配的主要参考指标。对不严格按照收入分配制度要求提高职工收入的企业,要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予以规范;要建立更加科学的社会分配体系,稳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使社会收入结构更加合理,避免低收入阶层扩大的问题。三是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步伐,促进社会的公平。现行的财税体制对企业的发展、基层政权的巩固、贫富差距的缩小、社会的和谐等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启动新的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推动收入分配行为的规范,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减少地方政府过度使用土地财政、预算外资金等不规范行为,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成果的挤压。更重要的,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出台财产税、物业税、遗产与赠予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劫富济贫,缓解贫富差距的矛盾。四是要构筑更加牢固的预防腐败体系,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对贫富差距的助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腐败也是贫富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任凭腐败行为不断地渗透于社会收入分配之中,那么,贫富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所以,必须构筑更加牢固的预防腐败体系,建立预防腐败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和惩治力度,有效遏制腐败收入的增长和腐败行为对贫富差距拉大的助推。总之,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可不重视、不能不解决的时刻,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3、当代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潮各有哪两种主要派别?答:当代社会主义主要分为:民主社会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思潮主要分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潮及新自由主义思潮。古典自由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泛流行于欧洲的自由主义,以边沁为代表。两类反专制思潮。十八世纪后期,思想启蒙运动最终发展产生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一致。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潮当时并无明显理念冲突。人们普遍认为自由的价值是至上的,只要推翻了封建专制,获得自由,就会获得社会平等。新自由主义有很多派别,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逐步形成起来的。新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具体表现在:新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是米塞斯和哈耶克(新自由主义鼻祖);伦敦学派———代表人物是布坎南、罗宾斯和哈耶克;芝加哥学派———比较早的代表人物有奈特,后来有哈耶克、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和科斯;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也称新保守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为主要政策主张,强调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三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二是发展阶段,凯恩斯主义政策对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滞涨”束手无策,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其主要特征是重要特征是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高度。三是蔓延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标志性事件就是“华盛顿共识”,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成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主要观点:(1)在经济理论方面,极力否认公有制,大力宣扬私有化。(2)在政治理论方面,极力否定国家干预,大力宣扬自由化。(3)在战略和政策方面,极力否定社会主义,大力宣扬全球资本主义化。4、试述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生态环境压力及其应对策略。自二十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产生的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资源与环境的供给能力。(资源枯竭,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枯竭,将使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作为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巨大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对全球资源和环境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其次,中国在获取外部资源、开拓国外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和经验不足,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状况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中国目前承受的国际生态环境压力很大,其一举一动均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的应对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并把环境保护放在可持续战略的优先地位。相信市场激励与科技进步能自动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替换问题。认为市场机制可通过资源价格的变动反映资源的稀缺状况,一旦资源面临枯竭,资源价格上涨会促使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而科技进步为资源替换提供了技术手段。强调运用环境税、产权界定等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法制手段来保护森林、淡水、耕地、海洋、大气免受各种有毒物质的污染。在工业领域推广清洁生产战略。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工业生产中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生产过程内部循环利用等环节的科学化、合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污染。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最终化解危机。首先,科学技术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如节能技术、节材技术、节水技术、科学的种养技术,会节约各种资源、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且科技会促使资源消耗型的经济体系转换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其次,科技进步是寻找替代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手段。当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枯竭时,必须及时找
本文标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公选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1年考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0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