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中物理练习的有效性研究”阶段研究报告
第1页共14页“初中物理练习的有效性研究”阶段研究报告陈建华南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摘要:对南川城区和非城区中学40名物理教师和4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练习的有效性有一定的了解,对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初步的认识,但均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理论,有接受有效教学理论培训的愿望。大部分学生对练习的有效性不了解,练习的量大和不必要的重复练习是低效练习的主要因素。通过有效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有效教学的自觉性,依靠有效教学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中不必要的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物理南川一、引言我区实施新课程已有四年之久。虽然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周智良老师也多次表明:降低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难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领导也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同样的意愿),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但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学得越来越苦,练习越来越多,考试分数有所增加,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对物理本质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理解不透,学生练习多过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因素。那么,是否存在有效与无效练习的问题便成了我关注的焦点,本人力求通过研究来定义练习的有效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找到实施有效练习的方法和策略,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帮助。二、概念的界定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可以分为有效的教学、低效的教学和无效的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从教与学自身的属性揭示教学内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第2页共14页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开展的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提高学习科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主要考察活动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关系;而有效益则是有效性的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效练习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选择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能及时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的典型试题。而那些无意重复、过难、过单一的试题,对学生理解、巩固和应用知识帮助很小,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题都属无效试题。有效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侧面,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指标。有效教学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课堂教学之一的有效练习则研究很少,本课题则重点研究初中物理练习的有效性问题作为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必要补充。三、研究基础2006年9月,对南川区城区高完中、城区直属初中、非城区高完中、非城区直属初中和乡镇初中各一所学校进行了学生喜欢的物理课堂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课堂上听老师讲为主的占40.3%;喜欢老师少讲一点,同学练多一点的占13.7%;喜欢大家讨论的占16.4%;喜欢老师提问,同学回答的占25.8%;喜欢老师做实验,同学观看的占5.1%;喜欢同学自己边实验边学习的占13.9%;喜欢自己看书后练习的占5.0%;喜欢多听例题讲解的占40.8%;喜欢课上马上校对练习的答案的3.2%。上述调查表明:学生习惯于老师讲授的教学方式,这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瓶颈。四、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国外教学行为研究:国外学者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开展的较早,也较为系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教学行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探讨教师的教学行为,来寻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其中,瑞安斯(Ryans)、罗森珊(Rosenshine)和佛斯特(Furst)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标准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们尝试着寻找一些最有效能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1]。瑞第3页共14页安斯得出一个“教师有效、无效行为分辨表”,既为当时学者对教学过程的研究起到拓展思路的作用,又为后来的“过程─成果”法作了铺垫。罗森珊和佛斯特则发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成果密切相关,并且找出了11种与学生成果具有强相关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清晰明了、有变化性、热心、任务取向与认真的行为、学生有机会去学习标准材料、运用学生的意念、批评、结构和评语的运用、问题形式、调查、教导的难度。二是通过对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素的分析为改进教师教学效能提供参考[2]。其中,出现了两个研究教师角色行为的重要模式:盖特泽尔斯(Getzel)和塞伦(Thelen)的社会模式;帕森斯(Parsons)的价值取向模式。进入本世纪,国外学者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他们总结了29种有效教学行为[3]。这29种教学行为中,多数是与中学物理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行为相一致的,其中包括讲述、讨论引导、自主学习引导、合作学习引导以及探究学习引导等5种典型行为。这些行为研究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性。国内教学行为研究:国内学者对教学行为的研究虽然较之国外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与国外的研究基本相似,只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国内对于教学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行为的结构上,也有学者探讨了新课程中的教学行为等问题[4]。另外,国内学者对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研究,与国外的研究也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行为的效率;新课程中教学行为研究则与国外的教师角色行为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值得关注的是,曲阜师范大学李新乡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就“新课程实施中物理教师教学行为”这一专题展开较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李新乡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5]等。五、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一)研究目的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表演式的、作秀式的教;假合作、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等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实效性。第4页共14页练习是一种教学行为,有效练习行为研究是建立在有效课堂基础之上的研究。有效练习研究只是有效课堂研究的一个侧面,研究有效练习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速度、收益、安全是企业必须考虑的三个指标,同时也是有效教学行为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让教师据此调节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真正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全面系统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对未来人才的需要。(二)研究内容练习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两部分。练习是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关联,有效的练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有效减轻教与学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果选题定位不准,过分拔高,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当前教师和学生对有效练习的认识和理解,编制调查问卷;当前物理学科学生练习量与质的现状调查。编制调查问卷。2.对教师进行的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培训(收集相关资料)。3.教师根据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实施有效教学和有效练习研究,找出实施有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收集相关资料)。4.实施有效练习的策略(总结报告)。在上述四个程序中以第一、二程序的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实施有效性练习的方法和策略。分为教师选择有效性练习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练习题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练习的有效性;实施练习的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研究报告四部分。很显然,学生练习题的数量和质量是本次研究的难点。因为练习题的数量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知识有较大的影响,实施的量很难把握。六、研究思路与方法(一)研究思路第5页共14页本课题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研究:1.确定调查对象:选取城区学校、乡镇学校各5所,各一个班的学生和相应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2.培训参研教师,参与实验研究。3.确定对比研究实验班:选择城区学校一所,乡级学校一所,镇级学校一所共5个班作为对比实验班,进行有效练习试验。对比班仍采用原有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2008年6月到12月了解研究学校当前物理学科学生练习量与质的现状;了解当前教师和学生对有效练习的认识和理解。2.2009年3月到2010年6月,选择取实验班进行对比实验。3.2010年9月到12月,对本研究进行分析和反思和评价形成研究报告。(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调查法:了解当前物理学科学生练习量与质的现状;了解当前教师和学生对有效练习的认识和理解。2.行动研究法:选择对比班进行有效练习的对比研究。3.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自己行动研究总结出实施有效练习的策略。七、对参与实验学校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采取抽样的方法进行。在南川区城区高完中、城区直属中学、非城区高完中、非城区直属中学、乡镇中学各随机抽取一所学校的一个班作为样本。参加调查的教师有40人,学生共450人。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是根据我对有效教学的现有理论和自己对有效练习的理解和实践的总结,从教师对有效练习的了解、有效教学和有效练习;学生对有效练习的了解、有效学习的理解和有效练习的的方法几个方面来编制的调查问卷。在试测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问卷。问卷主要采取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调查实施时,我首先向参加调查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讲清了本次调查的目的、第6页共14页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委托他们将问卷发放给初中物理任课教师,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取并送交到南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本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学生问卷500份,收回问卷教师卷45份,学生问卷480份,收回率分别为90%、96%。其中收回问卷中教师卷有2份、学生卷中42份为报废卷。表1是38位教师样本的基本情况,表2为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注:赋值说明上述各项按顺序分别赋值1.2.3.4.5.教龄样本的平均值为2.95,大约在5—10年之间,属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阶段;学历平均值2.11,大约是物理教育本科学历,符合我国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注:学生样本区域分布、男女比例、年级分布合理,符合研究预设要求。(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一部分教师对有效性练习的认识ABCD平均值标准差16417142.110.544.72.6ABC平均值标准差1132428.97.963.2ABCD平均值标准差1971115018.428.92.6%N%表3教师样本对有效性练习的理解情况2.08.9972.343.9091.842.945对练习有效性的思考对物理练习有效性的了解练习的有效性对学习效率的影响N%N注:赋值1=A,2=B,3=C,4=D,A、B、C、D的内容参见附件教师问卷。对表3按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读。1.教师样本对物理练习的有效性的了解程度教龄总数1--2年2--5年5--10年10年以上平均教龄标准差N38410816%100%10.526.321.142.1学历物理教育专科物理教育本科非物理教育专科非物理教育本科平均学历标准差N3892216%100%23.757.92.615.81.0640.953表1样本的基本情况2.952.11地域总数城区高完中城区直属中学非城区高完中非城直属中学乡镇中学标准差N691019641131%15.823.121.99.429.9性别男女标准差N201237%45.954.1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标准差N179259%40.959.1表2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438.492.4991.461第7页共14页从表3中可以看出,只有42.1%的教师了解练习的有效性,10.5%的教师对练习的有效不了解,44.7%的教师对练习的有效性了解一些。2.对练习的效性的思考有28.9%的教师思考过练习的有效性问题,但没有结果;7.9%的教师没有思考过此问题;63.2%的教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练习的有效性研究”阶段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05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