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护理毕业论文-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正文
1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对68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对68例前来我院进行诊疗的糖尿病患者行治疗前的心理疏导、治疗中的心理护理指导。结果:68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指导后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树立了占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和维持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糖尿病;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健康教育21绪论目前内科疾病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心理护理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态度、表情和姿势等,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糖尿病是内科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引发各种并发症而加重病情,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各种不良心理状态,给予正确对的心理护理,使其缓解不良情绪,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免疫力,促进血糖标准,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来我院治疗的大约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010年3——11月在我科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约68例,男性56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的35岁,最大的85岁,平均年龄66岁。大多数患者为复发,少数为初发。3心理分析3.1悲观、自责、内疚此类心态多数发年在中青年患者身上,经过多次检查确诊后,患者逐渐接受患病事实,但得知糖尿病不能根治需终身服药时会情绪悲观,消极厌世,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拮据。害怕因需要照顾给家庭带来困扰而感到自责、内疚。而他们又正处于学习、创业、的大好时光,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生控制饮食,更加重了愤怒的心理。同时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整日沉浸在悲观的情绪中,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悲伤易泣。有些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患有多种合并症,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医疗保障不遂心意,家人的关心照料不周,心境不好的病人,容易对前途丧失信心,对治疗感到无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护人员的治疗不能积极配合,一般不易控制病情,对这种病人一定要耐心劝导,只有排除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33.2焦虑恐惧(1)忧思过度。有些患者对疾病不是积极地就医治疗,而是思虑重重,整日担心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后怎么办?陷入苦恼烦闷和忧郁之中,对疾病的治疗很不利。(2)心烦不安。有些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甚少,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希望一吃药就能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没有马上控制或出现并发症,就烦躁不安、夜不能寝,不利于疾病的治疗。(3)紧张恐惧。有的病人把糖尿病理解为不治之症,整天害怕,担心并发心脏病和肾衰怎么办?要是截肢?眼睛失明怎么办?(4)急躁易怒。有人得了糖尿病后,不能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地改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对周围事物和环境厌烦、急躁,遇人遇事易动肝火,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照顾不周。此类心理患者占53%,较为多见。有资料显示:63%的糖尿病患者有主观焦虑,42%有焦虑的客观症状[1]。这是因为D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DM知识的不准确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他们惧怕因患有DM而影响自己的将来和那些需要他们负起责任的家人,惧怕死亡,对治疗过分关心,甚至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患者由于饮食结构突然改变且食物量控制不准,极易造成血糖居高不下或低血糖及营养不良。对严格控制饮食难以接受,加之糖尿病病程长,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害怕并发症,担心治疗费用等,变得特别焦虑不安,恐惧心烦。3.3压抑、沮丧抗拒治疗有此心态患者均为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治疗效果不佳者。他们对治疗用药产生对立态度,认为无药可医,迟早都是死,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长期控制饮食,特别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尤为突出,在被迫远离自己喜爱的食品及水果,情感上受到压抑。对于病程长且有逢并发症的老年患者,因为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而自暴自弃,情绪沮丧,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抵触甚至敌对情绪,不配合治疗,拒绝用药、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43.4否认、多疑此类心态患者被确诊后,不愿意看到与他人不同,他们拒绝胰岛素和血糖检查或者放弃计划好的治疗饮食,特别是恋爱中的患者害怕对方知道自己患有DM而抛弃自己,有意识地拒绝治疗而发生酮症酸中毒,11例DM患者均为早期,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一般情况好,有的则红光满面,貌似“体格健壮”,自认为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并不典型,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易被患者所忽视,多是通过体检或出现并发症时被发现的。多数患者否认检查结果,反复到多家医院求证。随着对疾病知识的深入学习,有些老年患者往往将书本上的症状与自身对号入座。身体一旦出现细微不适就会担心病情恶化。此时患者往往过度就医,敏感自怜,精神萎靡不振。3.5麻痹大意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的后,自认为控制疾病很有经验,一切自己做主,忽视血糖及并发症的监控。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态是较为危险的,往往偏离规范治疗使病情出现反复。病情较轻的年轻患者被确诊后,不愿意看到与他人不同,他们拒绝胰岛素和血糖检查或者放弃计划好的治疗饮食,特别是恋爱中的患者害怕对方知道自己患有DM而抛弃自己,有意识地拒绝治疗而发生酮症酸中毒,在我院治疗的11例患者均为早期,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一般情况好,有的则红光满面,貌似“体格健壮”,自认为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3.6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①焦虑、急躁: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加之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甚至对医务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②恐惧、忧虑:患者对人院后进5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了解不透,有些检查还会增加痛苦,患者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的心理[2]。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以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③丧失信心慢性疾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再加上承受不了长期病痛的折磨,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④愤怒的心理当患者多次住院而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时产生忧虑。愤怒甚至埋怨的心理,护土要耐心解释、诱导、改变患4心理护理4.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以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用平和富有同情心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与其交谈,取得信任,引导患者正规就医,尽快健康诊断,使其正视疾病,及早治疗。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各种思想顾虑,操作要镇静,快速而不忙乱,紧张而有秩序,让患者有一种安全感,与病人建立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在我科多年来从事护理工作中得到一个启发:从对患者的亲切称呼做起,对中老年患者称呼一声亲切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听似很正常,但在病区内对这样的称呼,让他们会感到无比亲切,绝大部分患者都会将护士们当做自己的晚辈,拉近了护士与患者们的距离,他们就会把一些心理所想有感而发,倾诉出自已心中的担忧从而减轻心理的负担,积极配合治疗。4.2开展健康讲座主动宣教,耐心解释,采用多种方式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使患者了解疾病,明白通过正确的饮食运动用药,病情是能够有效控制的,并可请恢复健康的患者现身说法,互帮互助,以激发意志,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导致糖尿病的4大可控因素:即:超重或肥胖;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情绪因素。进而使糖尿病患者达到或尽可能的自我控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鼓励性的心理暗示向患者分析目前的心理紧张状态和不接受合理的治疗对病情不利,会导致病情的不良发展。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分为内因、外因,内因多由病人自己引起,如有些病人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把糖尿病看得过于严重而紧张;有些人急于求成,因病情没6能及时控制好或病情反复,也会产生紧张情绪,有些人看到其他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而失明,或下肢血管病变而截肢等,联想自己的前途,也忧心惆怅,倍加紧张等。外因方面主要是工作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不被别人理解等造成的紧张心理,均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故应针对具体情况和原因调整心理状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接受治疗,才是防止病情加重,避免并发症出现的良策。至于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现较重并发症,则首先是因为病情控制欠佳,如果正规治疗,纠正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完全可以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另外,对老年患者而言,病情控制稳定,不仅事关个人身心健康,还能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及子女思想负担,对全家生活都有重要影响。4.3让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往往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医务工作者发现病人生理病理的情况而避开对病人正面交涉疾病,而是单从患者减轻的症状来了解病人,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让病人参与疾病病理生理的转变过程往往也是减轻糖尿病人心理负担的一种方法,我科多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让其了解自身疾病检查结果的转变的病人心理负担反而减轻,反之一贯的不了解、猜疑无形中更增加了心理的压力。护理人员应该让他们充分了解疾病及控制血糖的方法与措施。向患者解释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系与生活方式不良有关的疾病,其主要危害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并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能力的丧失。目前尚无法根治,但象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指导下得到有效地控制,故不可悲观无药可根治。关键是需要患者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糖尿病,配合医生积极地控制好血糖水平,尽早消除引起并发症的因素,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标,定期复查眼底、心电图等,及时发现并发症产生的迹象,尽早消除隐患,就能避免危险发生,许多患者可以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能力和寿命。糖尿病并发急性心梗是糖尿病心脏病变的一种,危害较大,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发生,根本原因还是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有关,需要早期预防。4.4压抑焦虑患者的护理护士应关爱患者,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对肥胖患者制定运动计划,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7止低血糖.通过糖尿病俱乐部活动,让患者相互介绍经验,使患者饮食规律,口味品种多样化,增加粗纤维饮食以加强饱腹感,改善患者对饮食的渴求及惧怕心理。鼓励患者参与治疗,了解病情,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开展各种文娱活动,怡情养性以消除孤独焦虑情绪,建立乐观开朗心理状态,积极与疾病抗争。要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护理人员态度热情、服务要周到,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要恰当说明病情,介绍糖尿病知识,增加患者自我调节的能力。鼓励患者到室外活动。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和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与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糖尿病的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从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4.5多疑麻痹患者的护理应指导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讲解并发症危害,了解综合控制指标达标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鼓励患者相信科学,坚持规范治疗.讲明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对于有意识拒绝的患者,给予关心和照顾,鼓励患者倾诉心里话,针对其内心矛盾作疏导安抚工作。让患者掌握有关的糖尿病知识。定期召开糖尿病“病友会”,让新旧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有的患者认为胰岛素就像毒品一样,一旦使用就
本文标题:护理毕业论文-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正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3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