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
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者就是以心育心,涵养生命的天使。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人生幸福奠定基础,生命价值开启明灯,生活质量预设憧憬。学校的校长老师应该做些什么?校长、老师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应试教育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做小事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重视生活,积极体验,因材施教,千方百计让学生爱上学习,形成习惯,终身学习,勇于实践。当前教育需要什么?我们的教育急需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这是教育规律的要求,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校长、教师职责之所在!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观点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当前的教育要回到教育的本源,回归于生活。因为生活是真实的,是实实在在的,它没有虚假,它摒弃虚华,它沉静而有规律,更为主要的是,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向生活,服务生活,享受生活。因此,一名好校长,是踏踏实实地做教育,很纯粹、很本分地在做事,不张扬、不功利,让人钦佩。一名好老师,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实实在在做事,拒绝华而不实的课堂,很纯粹、很用心、很勤奋、不张扬、不功利的面对我们学生,决不让教育成为挖掘分数的机器,升学的工具,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这样的教育就不仅仅是校长教师的需要,而是生活社会的需求,教育就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源源活水。大社会、大生活本身就是大教育。在当今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日益彰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给予学习者的不能只是固定不变的知识,而应是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基础上,在以人的方式发展和成长的基础上,在走出学校之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生活,创造自己与社会美好的未来。我们的教材来自生活,我们的老师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再结合生活拓展教材,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学生有兴趣,学了就能应用,知识就活了,学生就聪明了,我们的国家建设就有人才了。生活就是一本书,让学生积极体验,带着问题走出校门,带着收获走进课堂。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大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很幸福。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最终都是生活的教育。我们让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当好志愿者,既让他们锻炼了才干又可以让他们了解、服务社会。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地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精彩。老师眼里要有学生,我们教学的知识里要有学生,我们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有学生,真正一切为了学生。我们老师校长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的校园文化用语学生听得懂吗?我们的班级制度学生理解不?我们的教师会说儿童语言吗?……所有这些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说学生所说,有的放矢的引导教育孩子。我们创设艺术角,展示学生艺术才能。我们在教室内开设了“植物角”、“才艺展示角”、“图书角”、“美术广场”等各类艺术区角,孩子在自己喜爱的区域内,大胆地用多种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艺术才能,使孩子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我们创设音乐背景,让学生在愉悦中生活学习。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系列活动,体音美及科学组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及科普、文体活动。我们设计的“快乐教学”,“情境教学”、引进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让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老师既是讲师,更应是表演者。老师不好当就在于此,他既要走进学生心灵,又要眼望前方。理解了“教育本质”,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灌输,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共同分享智慧的快乐!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方新小学编辑张晓楠
本文标题: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49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