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按考试大纲整理
1小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1.了解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等,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一、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二、认真落实加强各项措施三、加强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p73学校卫生工作条例p74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你也可以选择百度。2.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及测试的操作方法。P74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或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早锻炼:早操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内容应选择广播操、慢跑、拉韧带、武术基本功、基本套路等一些运动负荷不大的运动项目;早操的组织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采用班级、年级或全校的集体组织形式。课间操:时间为15-20分钟,内容有广播操、素质操、器械操、游戏、武术、跑步、舞蹈等多种项目,运动负荷不宜过大,以达到积极休息为目的;组织同上。大课间:活动内容比课间操丰富,活动时间较长,活动量较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俱乐部活动4小团体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内容:长跑、跳绳、拔河、踢毽子、游戏、游泳。课外体育训练:内容:1身体训练2技术训练3心理训练4战术训练5品德与作风训练;组织形式:1学校运动队2基层训练点3体育特长班4体育俱乐部5体育强项项目学校6竞技体校7业余体校。4.理解影响运动兴趣形成的因素以及运动兴趣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因素1运动需要的满足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运动兴趣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学生有了浓厚的运动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当做体育学习的主人,充分2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运动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到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外,在课外会主动邀请同伴参与相关的体育活动与比赛,并尝试所学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体育学习中,不断构建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从而使体育锻炼获得更大的益处。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参加到体育学习中区,从而进一步将体育运动和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最终实现终身体育。总之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无论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了解了运动兴趣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作为体育老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艺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客服困难中尝试得到成功的乐趣,成为体育的主人,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5.了解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迁移的概念,认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应用于教学和训练中。1变化规律---特征(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2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无意过渡3运动程序的作用4运动技能的自动化5能量消耗的节省化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2形成阶段特点①认知定向阶段:建立初步知觉与表象,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建立,多余动作较多,动作在空间、时间上都不精确,缺乏一致性,并时常会出现一些大的错误②动作连结阶段:认知知识的应用,学会把某些环境线索与完成技能所需的活动联系起来,犯错误越来越少,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时间上更加准确,错误觉察能力逐步形成③协调完善阶段:技能几乎变成自动而习惯化,练习者的动作已经在大脑中建立起稳固的动力定型,神经过程的抑制更加注重和准确。同时,练习者已经形成较高的错误觉察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错误动作和纠正错误,此阶段必须经过多年和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3迁移:是指已经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并促进新的掌握和新技能的形成。迁移是体育教学中一种广泛的现象,它既包括知识、技能的迁移,也包括教材教法、比赛规则和情感态度的迁移。体育教学有着特殊的规律性,而迁移的教学方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其规律更是教师实施教学所必须充分运用的重要手段,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于教学和训练:1在开始阶段指导学生获得最大的迁移2后期即运动模式的获得阶段,鼓励练习者从某些相似的技能中迁移学习3应强调对未来技能的迁移4指出技能间的相似性5指出技能间的认识因素方面的相似性6使用语言线索来引导迁移的产生7运动技能迁移量一般很小8基本运动能力无法迁移。36.掌握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策略;掌握影响体育后进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提高体育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心理学方法。体育优等生: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要安排难度更大的动作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东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安排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让他们负责指导。体育差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她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乐趣,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体育一般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争取更大的进步。总结:对于这三类型学生要平等对待,因材施教。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1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2意志品质薄弱3过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4自信心不足。体育差生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提高体育差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2增强体育差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3根据体育差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区别对待4重视发挥好班级体的骨干作用5注重对其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体育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心理学方法?1尊重信任正面引导2关心爱护.表扬激励3激发个性团结协作4对症下药耐心指导5个别指导优生帮促7.掌握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方法。重复训练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各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较充分并能使机体基本恢复的一种练习方法。特点1每次重复练习的动作结构和负荷数据不变2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通常是接近或达到比赛的强度3重复练习之间间歇时间充分,使运动员机体基本得到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4应用1短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2中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3长时重复训练法的应用。应用要求:1保持预定的负荷强度2保证充分的间歇时间3提高练习者的积极性。间歇训练法,运动员在进行一定的练习之后严格按照间歇时间休息,在机体未完全恢复之前就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特点1负荷与休息交替进行,有严格规定的休息时间,即在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练习2每次负荷时间不长,而负荷强度可根据训练要求,既可以是达到或超过比赛强度,也可以是较小的强度3间歇休息时要采用积极性休息方式。应用:1、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2、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3、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应用要求1安排合理的训练负荷2确保一定的适应过程3加强必要的医务监督4掌握科学的间歇时间。持续训练法,是一种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练习过程不中断练习的方法特点1练习的时间较长,也就是一次连续练习的量比较大,但强度不大,一般在60%强度上下变化2对机体刺激所产生的影响比较缓慢和训练效果出现较慢,但比较稳定。应用:1、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2、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3、长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应用要求1采用适宜的方法配置2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3掌握辩证的负荷关系4实施必要的营养补充。变换训练法,是一种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应用:1、负荷变换训练方法2、内容变换训练方法3、形式变换训练方法。应用要求1搭配不同的变换方法2制定明确的变换方案3辩证认识各种变换方法。循环训练法,是一种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个练习点(站)后,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特点应用:1、循环重复训练方法2、循环间歇训练方法3、循环持续训练方法。应用要求1选择熟练的练习手段2编排合理的练习顺序3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4采用合理的循环类型。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照比赛的规则和方式,以提高训练质5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应用1、教学性比赛训练方法2、检查性比赛训练方法3、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4、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应用要求1明确运用比赛训练法的目的2珍惜比赛性训练的机会3遵守比赛的基本规则4制定严密的比赛方法。8.掌握发展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速度素质,手段、方法:反应速度1利用突发信号,提高运动员对各种信号的反应能力2运用运动感觉法3移动目标法4专门性练习。动作速度1利用外界助力2减少环境阻力3利用后效作用4各种其他练习。移动速度1爆发力的练习2高频率专门练习3利用特定的场地器材进行加速练习。基本要求1注意克服速度障碍2合理安排练习时间与负荷3与专项特点紧密结合4保持必要的兴奋状态。力量素质,方法、手段:1负重抗阻力练习2对抗性练习3利用弹性物体练习4专门器械练习5克服自身体重练习6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练习。基本要求:1力量训练要全面2正确选择练习手段3合理安排练习顺序4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5注意肌肉放松6保持经常、循序渐进。耐力素质,方法、手段:1有氧耐力训练2无氧耐力训练。基本要求:1注意呼吸问题2以有氧耐力为基础3考虑专项需要4注意培养意志品质5适当控制体重。柔韧素质,方法、手段:1基本方法--拉伸法(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2基本方式--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基本要素:1控制柔韧素质发展水平2注意主要及相关部位柔韧素质练习3柔韧素质练习要经常持久4柔韧训练与力量训练相结合5注意外界温度和练习时间。灵敏素质,方法、手段:1注意培养多种能力2练习时间应适当3休息时间应充分4结合专项特点进行训练5手段应多样与多变6消除紧张心理7合理安排训练顺序。基本要求:1采用多样化的协调能力的训练2要有针对地发展各种协调能力3增加运动技能储备4应与其他素质训练结合5在技战术训练中注意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6克服不合理的肌肉紧张7考虑运动员的年龄特征8根据专项需要发展协调能力。69.掌握课外运动训练的选材和制定训练计划的方法。跳跃组项目选材的基本要求:年龄:男女10-12岁;身高:跳高男1.90↑,女1.80↑,跳远男1.75-1.85,女1.65-1.75。身体形态:身材高而修长,小腿长于大腿,足弓、重心高,骨盆窄,关节围度小。运动素质:爆发力突出,短程加速能力强,全身协调能力好。心理品质:善于形象思维,性格沉着冷静,勇敢并且果断顽强,空间定向准确,节奏感灵敏。技能表现:助跑,起跳,腾空等环节连贯,起跳用力集中。投掷组项目选材:年龄:男14-16岁,女13-15岁;身高:男1.90,女1.75。身体形态:身材高大,粗壮,胸阔,肩宽,臂长,手大,骨盆窄。运动素质:速度力量是基础,爆发力是关键,全身协调是重点。生理机能:骨骼、肌肉发达,神经过程灵活,磷酸原代谢高,前庭分析器好,屏气呼吸力量足。心理品质:神经类型为活跃型,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较强,空间定向准,节奏感灵敏。技能表现:旋转动作连贯、自然、平稳,出手动作省力,下肢支撑稳定。短跑组项目选材年龄:男女均为10岁;身高:男1.78,女1.70。身体形态:身材均匀、健壮,肌肉细长、明显,下肢长,骨盆窄,小腿长,重心高,踝关节围度小,足弓高,脚面薄。运动素质:反应速度、运动速度、步频要快,步幅大,爆发力强,韧性好,全身力量大、协调。生理机能:安静状态脉搏低,运动后脉搏恢
本文标题: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体育学科按考试大纲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6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