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企业内训:研发质量管理
企业内训:研发质量管理明阳天下拓展培训主题: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评审产品测试天数:2天【课程背景】在市场需求快速变化、技术更替加剧的趋势之下,企业是否拥有快速、低成本、高质量推出产品的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调查表明,在企业中,很多的研发项目都无法按时完成,也大大超过了项目预算;也有很多的研发项目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对很多必要的工作进行了删减,其结果是市场/客户的时间要求满足了,但是产品推向市场/交付客户后,就要开始走上一条永远“有修改不完的毛病”的不归路;还有一些企业,为了避免研发团队为了满足客户的时间/成本要求而降低了对产品质量的关注,于是成立了质量小组来监控和审核,但是这些质量小组却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到研发团队内部;企业内部也建立了产品测试的团队,但是仍然发现很多产品的问题无法在测试过程中暴露出来,其结果却是让客户去担任产品的“质量纠察员”。统计表明,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TOC)的50%~80%用于产品发行之后的初期的维护和更新,因此如果在开发的过程中就能够及早地发现产品中的质量缺陷并加以纠正,而不是仅仅依靠测试甚至依赖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来暴露问题,则可以节省成百上千倍的费用。因此,企业一定要注重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来构建产品的质量,并确保产品的成本和服务优势,最终将大大提高产品的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TOC:客户为拥有产品所付出的所有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安装成本、人员培训成本、使用成本、得到服务的成本、升级成本,甚至处理产品所耗费的成本等等不一而足。)本课程将围绕着什么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与什么相关?有那些手段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质量是谁的责任?他们应该如何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的工作?等等问题。通过宣贯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全员质量管理和基于流程的质量管理;介绍正确的质量控制手段——有效的评审与分层分级的测试;介绍有效的质量保证手段来帮助企业建立正确、合理、适用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参加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研发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质量部成员、研发骨干、流程优化人员、跨部门负责人(市场、采购、制造)等。【培训收益】您是否有这样的困惑:尽管建立了IS09001体系,但产品开发质量却依然问题多多?尽管建立了CMMI或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但却很难推行,流于形式?评审效率低下?尽管建立了QA岗位,但推行流程规范性仍然不力,研发团队还是按自已的意愿执行?尽管组建了相关的测试团队,但产品发布后仍然问题频频发生?如何从单纯的产品开发到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相分离?如何从项目式开发转变到平台式开发?研发物料认证问题频出,究竟是采购的责任还是研发的责任?研发质量与管理层有关系吗?管理层如何支持研发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研发质量有哪些度量数据指标?如何对研发质量进行控制与改进?普通的研发工程师如何从自身做起,关注研发质量?在项目变更频繁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研发质量?解决的关键问题:1.如何做好研发质量管理?讲师将从与研发相关的七个方面:测试、评审、质量保证(QA)、CBB、技术预研、新物料认证、FMEA进行详细讲解。2.质量管理就是质量部人员的事情,与研发人员关系不大,与采购、生产、市场关系更小。所以质量部的工作抓好了,产品质量就上来了。真的是这样的吗?3.一说到产品的质量,各级员工们都认为很重要。但是一具体到某个项目,大家就会有因为时间紧、人员不够、试验环境不健全等诸多理由有意无意的放弃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侥幸的认为应该不会出问题。该如何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既能确保产品质量,又能满足时间和成本的要求呢?4.一线开发人员还会说“没关系,只要你们测试出来问题,我很快就可以改好的”。好像他们只管开发,不管开发出来好不好。应该如何让开发人员认识到产品质量是开发出来的不是测试出来的呢?5.我们公司也对产品进行测试,但是为什么每次开发出来的产品交付到市场后都有那么多的问题。每次产品发布后三个月内,研发团队都还不能解散去开发别的产品,因为这个阶段产品出的问题太多了。怎样才能做到尽早发现产品中的问题,减少后期修复问题的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呢?6.公司也成立质量保证小组来加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监控。但是我们却发现,开发人员根本不理会质量人员,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还在这里指手画脚,开发人员会说“你能告诉不做技术评审会怎样?我们以前也不做技术评审,产品不也做出来了吗?”质量保证人员在这时,你应该如何做呢?如何才能让公司管理层和开发人员认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呢?7.公司也通过了ISO9000/TS16949/CMMIL3的认证,也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但促进公司产品的质量仍然感觉不受控。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让这些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呢?8.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公司也要求各个项目组组织产品技术评审。但是感觉每次技术评审都是走形式,没有真正能够发现问题,很多问题还是遗留到了测试阶段甚至用户手中。该如何提高产品技术评审的有效性?9.公司一直以来都重视测试,测试人员也不少,但是我们发现测试总是不彻底,有些问题也发现不了。测试用例的设计缺乏方法,也不知道该测还是不该测。到底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测试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呢?10.……总体目标:通过构建有效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来提升新产品的质量,减少质量返工降低成本,最终提升客户满意度;具体收益:①.正确认识产品质量:质量与需求、流程、组织层级、研发团队、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的关系;②.掌握质量相关的基本概念:质量、质量等级、质量成本、过程质量、产品质量、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③.了解产品质量与产品开发过程的关系、与项目管理过程的关系;④.具体学习领域:了解质量、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产品质量与产品开发过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关系;掌握制定产品开发质量计划的关键内容及其制定方法;掌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技术评审的方法和工具;掌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产品测试的方法和工具;产品开发过程中测试的分层分级;产品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掌握质量保证的组织建设、主要工作、关注要点、与开发团队的有效合作方式等。讲师主要观点:①.研发质量需要全员关注,每个人都要对自已的工作质量负责。②.研发质量管理不是质量部的管理,而是整个公司的质量管理,涉及到市场、研发、生产、采购、服务、质量等多个专业领域人员的参与和贡献;③.产品的质量好与坏是与产品的需求密切相关的,离开了市场、客户需求来谈质量毫无意义;④.产品的质量高与低是与产品的开发过程密切相关的,过程的质量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⑤.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测试出来的,依赖于更多的测试投入不一定带来更好的结果;⑥.质量管理大师PhilipCrosby认为Qualityisfree。而讲师认为QualityisnotFree。质量成本告诉我们通过更多更有效的质量保证QA投入以减少质量控制QC的投入。【培训特色】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小案例来说明抽象的质量理论和概念关注确保产品质量的操作方式,而不特别关注质量体系、质量模型的介绍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质量管理基本概念、质量计划的制定、质量保证手段、质量控制手段、质量管理组织及其角色互动式教学、大量的小案例、分析大案例和学员亲自演练,有助于学员理解丰富的模版、Checklist展示,有助于企业用于具体工作讲师16年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人员管理的实践经验讲师在业界优秀企业华为技术和30多家咨询客户等工作时的切身实践体会【课程大纲】1.序言(0.5小时)本章节学习目标:建立本课程学习的项目组织,明确本课程学习内容。各小组识别演练用项目,已备后续现学现用1.1通过开场让课程的参与者(该项目的相关干系人)相互熟悉,建立融洽的团队氛围,为课程后续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2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产品开发。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员理解产品开发与其关系,认识到高质量的产品不仅与质量管理人员有关,也与大家密切相关。1.3学员演练——组建学习小组,识别后续演练用产品开发项目目的:建立课程中的学习小组,让学员学会如何建立产品开发的团队各小组识别实际的产品开发项目,以便后续课程中结合讲师的讲解,现场学以致用为上述项目界定项目范围/需求,讲师评述什么是高质量的产品了解学员关于本课程的关注点1.4界定本课程主要内容,明确课程目标2.研发质量管理概述(1小时)本章节学习目标:建立对产品质量的正确认识,体会高质量的产品是与来自于各专业领域(研发与非研发、质量与非质量部门)与高中基层员工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深刻理解产品的高质量是与成本密切相关的,了解为什么要加强QA。2.1什么是产品质量?产品不出问题就是产品质量好吗?2.2质量等级,其与客户需求的关系2.3过程质量与交付件质量2.4某高科技企业研发项目质量计划板模演示2.5对质量的理解误区2.6质量管理概念2.7全面质量管理2.8质量管理活动2.8.1质量策划2.8.2质量保证2.8.3质量控制2.8.4质量改进2.9质量管理的四个等级2.10产品开发流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2.11案例:触目惊心的质量事故分析2.12什么是质量成本2.12.1预防成本2.12.2鉴定成本2.12.3失效成本2.13质量成本曲线2.14质量成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意义2.15缺陷修复成本曲线表明越早发现问题修复成本越低2.16理解错误、缺陷、失效、Bug、问题的关系3.研发质量管理“七脉神剑”(2小时)本章节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学习研发质量管理的七个方面:测试、评审、质量保证(QA)、CBB、技术预研、新物料认证、FMEA。对研发质量的控制与改进进行实例分享。3.1评审3.1.1决策评审3.1.2技术评审3.2测试3.2.1单元测试3.2.2集成测试3.2.3系统测试3.2.4验收测试3.2.5BETA测试3.3质量保证3.4CBB3.4.1CBB规划3.4.2CBB实施3.4.3CBB考核3.5技术预研3.5.1技术预研与产品开发的不同之处3.5.2技术预研的质量与进度的控制3.5.3技术预研的考核3.6新物料认证3.6.1技术认证3.6.2商务认证3.7FMEA3.7.1FMEA流程的制订3.7.2DFMEA管理3.7.3PEMEA管理案例分享:某高科技公司的研发质量管理的“七脉神剑”。4.如何制定产品开发的质量计划(2小时)本章节学习目标:万事谋定而后动,这一规律仍然是用于产品开发的质量活动。本章节通过示例让学员了解质量计划的关键内容、形式以及质量指标的选择和质量目标的确定。4.1产品质量计划的目的和内容4.2产品总体质量策略4.3用什么来标示产品质量目标4.3.1介绍度量的概念4.3.2度量在产品质量计划中的意义4.3.3过程度量4.3.4交付件度量4.3.5产品开发项目的四个基本度量项:Q、C、T、S4.3.6什么是指标,什么是目标4.3.7如何确定产品的度量指标作为质量目标和非质量目标4.3.8度量指标的分解原则4.3.9常见的过程度量项4.3.10常见的交付件度量项4.3.11项目级的度量分析4.3.12组织级的度量分析4.3.13组织能力基线4.3.14开发能力与成熟度4.4如何确定产品质量目标4.5如何识别质量管理活动来确保达成产品质量目标4.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活动是达到质量目标的根本保证4.7演示讲解:产品质量计划4.8学员演练:基于小组识别的产品开发项目,根据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制定的方法,制定质量计划5.如何进行有效的产品技术评审(3小时)本章节学习目标:掌握产品开发过程中各种评审(需求评审、方案评审、代码评审等)的流程、评审关键点、评审要素等内容,提高评审的有效性。5.1评审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发现问题。不能本末倒置5.2评审的分层分级5.2.1走读、正规检视、技术评审、管理评审、审计5.3结构化的评审流程5.4文档在产品质量中的意义5.5走读5.6正规检视5.7技术评审5.8管理评审5.9业务决策评审5.10审计(在质量保证中详解)5.11评审组织及其评价5.12评审工具——建立CheckList5.13需求评审5.13.1关键点5.13
本文标题:企业内训:研发质量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7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