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1
蔡元培课时1•1、初步感受演讲辞的特点,梳理文本内容.•2、读文识人:蔡元培的人格特征.•1、作者人生经视频历导入。•2、介绍作者、写作背景。•3、听读课文,理清文本结构。•4、以“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为脉络分析文本,理解蔡元培先生就任之时的困难阻碍,这也是本课重点所在。•5、概括蔡元培的精神内蕴和人物形象。•6、诗歌鉴赏人物形象概括的课堂检测。•亮点:•通过文本内容分析蔡元培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既使结构明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如果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那么,蔡元培先生就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先生点过翰林,留过洋,当过高官,拿过厚禄,可是他最辉煌的人生篇章却是在北大写下的,被称为“北大永远的校长”。上任后的第五天,也就是1917年1月日,面对全校师生,先生发表了这篇语重心长的演说。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又辞官兴学,倡言反清以救国。他旧学深沉,却有明确的开放意识;他身居要职,却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他担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开创北大新局面。他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北大学生向来自视很高,但见了蔡校长都非常恭敬。1、作者简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2、背景简介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接到任命状时,“有多数友人,劝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劝驾的,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不妨试一试”。北大有幸——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以坚决的气魄,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一、听读课文,思考: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明确:1、抱定宗旨2、砥砺德行3、敬爱师友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点明本次演讲的目的。第二部分(第2-4段),对北大学子提出的三点希望。第三部分(第5段),结束语。简单勾勒目下所做之事,简明扼要,切中肯綮。1、抱定宗旨2、砥砺德行3、敬爱师友1、抱定宗旨做研究的基本素质耐住寂寞守住清贫淡泊名利必须扭转北京大学曾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拳拳之心,诚挚之言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从正反面论证点明认真求学的害处和随处浮夸的危害。2、砥砺德行作者尖锐地指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学校往往是被污染的最后一块净土,倘若学校已然是道德沦丧,那么社会该到何等地步!百行德为首,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立国之本,大学培育人才,当以培养品德为重,学生修身,当以修德为要务。3、敬爱师友古来讲“天地君亲师”“尊师如父”,这是对长者的礼敬,是对学问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敬。一个对师长都不尊敬的人,何以坦诚对待别人。同学更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患难与共的良伴,是切磋技艺的益友,因此与同学“尤应互相亲爱”。蔡元培校长的一席话对学子们产生警诫作用,更能引人深思。三、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上三点要求的?(筛选出文中相关信息)(1)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2)平时则放荡冶游,……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鲜不为流俗所染。明确:由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北大,也难脱俗流,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平时敷衍塞责,考试突击讲义。四、从这篇演讲辞可见怎样的蔡元培先生?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革除时弊的改革精神平易近人的朴实作风爱国的有志之士。满怀斗志的改良之士。对教育有着科学的、深刻的认识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这篇就职演说,吹响了北大改革的号角,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今天,北京大学不仅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更是一座学术思想的高峰。•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问题: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参考答案】1、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什么形象)2、词人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的;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形象的特征)3、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形象的意义)
本文标题: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08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