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保护生物学》课程论文——白鳍豚濒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院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XXXXXXXXXXXXX姓名:XXXXX学号:XXXXXXXXXXX白鳍豚濒危原因及其保护措施XX指导教师:XXXX[摘要]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水生哺乳动物,是比大熊猫更古老的动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被定为功能性灭绝物种,本文分析白鳍豚的濒危原因及人类的保护措施,展现出白鳍豚消失带给我们的反思。[关键词]白鳍豚;功能性灭绝;保护措施1.白鳍豚物种介绍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属鲸目、齿鲸亚目、淡水脉总科、拉河豚科。它在地球上出现于几千万年前的中新世,比大熊猫的出现要早得多。因此可以说白鳍豚是比大熊猫更古老的动物,是现存于世的“活化石”。从进化的角度看,白鳍豚属“二次入水”动物,它与陆生哺乳动物一样,具有恒温、胎生和哺乳等特征。但其身弥呈流线型、后肤退化、体毛消失,同时具有发达的声纳定位能力等,使它适应水生生活。1.1形态特征白鳍豚是中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左右。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成年白鳍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1]。1.2分布范围从三峡地区的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2]。后来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江水中分布范围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其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最后一次得到证实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8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1.3生活习性白鳍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每隔一两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3]。1.4生长繁殖白鳍豚雌性6龄、雄性4龄可达性成熟。成年白鳍豚每年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雌性怀孕期10~11个月,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偶有双胞胎,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刚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长大,并随群活动。白鳍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2.白鳍豚生存现状1985年、1986年调查时,白鳍豚种群数量约有42个群体,283—287头[3]。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极快,30年前,长江约有1000多头白鳍豚,由于江水污染严重,航运繁忙,1986年,白鳍豚仅剩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2000年,白鳍豚仅有20头。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这可爱的生灵,正以倒计时向我们做最后诀别。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鳍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鳍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鳍豚尸体。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2007年: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疑似白鳍豚的动物,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2011年:7月6日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疑似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3.白鳍豚濒危原因3.1筑坝和裁奄对大回水区有破坏作用白鳍豚仅分布在长江三峡以下至长江口169k0m河段内,自在宜昌以上兴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和在下荆江实施了系统裁弯工程之后,荆江(枝江—城陵矶)长约401km河段内的水文条件和水流情势发生了变化,受到影响的河段流速增大、河床下切、床面粗化,原有的大回水区遭到破坏。专家们1985年冬、1986年春曾在该河段考察,当时坝下至云池40公里河段内已无适合白鳍豚栖息活动的大回水区,考察时反复搜索,证实白鳍豚分布区域的上限当时已不在宜昌,而是在宜都,距坝下50km处[4]。1990年10—11月,1991年4—6月,专家再次在该河段考察时,冲刷已沿程向下影响到沙市河段.枝城—沙市(9k2m)河段内,宜都清江河口南岸、白洋南岸,枝城魏家河南岸、洋溪关洲、松滋口南岸、姚港北岸,李家渡南岸,枝江南岸,江口南岸,婉市马羊洲、太平口南岸以及沙市野鸭洲南岸、金城洲等13处边滩和江心洲附近的大回水区均遭破坏,已观察不到白鳍豚的活动。白鳍豚分布区域的上限退缩到距坝下160km的沙市河段,生存空间已向下游压缩了约10%。3.2湖泊人江处修建坝闸对白鳍豚的影响湖泊入江处受湖水顶托形成的大回水区历来是白鳍豚良好的栖息活动场所。据渔民反映,湖泊入江处未建坝闸前,附近经常可观察到白鳍豚活动,有时还发现20头以上的白鳍豚集群。自建坝闸之后,此处就看不到白鳍豚活动了.近30年来,人们在湖泊入江处广泛修建坝闸,仅中游地区,与干流隔开面积在1k0m,以上的湖泊就有27个,总面积达1793km2,.在下游,仅安徽一省,用于围垦、造田的湖面就达33万公顷以上。目前长江中下游仅剩都阳湖、洞庭湖等少数几个湖泊和荆江河道裁弯形成的牛扼湖以及个别蓄洪区湖泊仍与长江相通外,其余皆与干流隔开.江湖连通的这种自然水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后,其功能亦随之丧失,鱼群失去了许多辽阔的夭然索饵肥育水域,湖泊入江处附近的大回水区遭受破坏。作者在多年的考察中,除在都阳湖、洞庭湖等仍与干流相通的入江处附近观察到白鳍豚的活动外,未在修建坝闸的湖泊入江处附近观察到白鳍豚的活动。3.3江水污染对白鳍豚的影响工业生产中直接排入干流的废水,造成了江水污染.据1985年统计,长江沿岸废水排放已达128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量的37%[5]。这些废水量大、集中、成分复杂,经常污染白鳍豚的栖息生境.例如南京大厂镇河段,具有多处大回水区,当地渔民反映,五十年代初还常在江中观寮到大群白鳍豚活动。自从这里建设成为拥有化工、冶金、电力为主体的工业区后,南京钢铁厂、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南京热电厂三大企业沿江排列,封闭了近10km的江岸线,每年约有1.7万吨有毒物质如氮、氮、砷、酚、氛、氟及重金属离子随废水排入干流,特别严重的是河床底质长期受高浓度金属离子的污染,在被检测的10项指标中有9项超标,铜、锌、钻的超标率均已达90写,其中铜的最大检出值超标达25.8倍[5]。近几年来,大回水区内的有毒成份有增无减,经常发现中毒死亡的鱼类,死鱼中既有上层的雌、编、拍,也有底层的鲤、娜、卯,小至幼虾,大至几十千克重的成鱼,幸免不死的也头大体瘦或体内充满煤油味,有的水域甚至鱼虾绝迹.考察中从未在受重度污染的水域内观察到白鳍豚。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污染带总长已达500km,大回水区的环境质量普遍变差,生活在其中的白绪豚被迫进行长距离迁移.1999年3月16日,在安庆市大渡口附近,作者观察到3头一群白鳍豚在大回水区内作短暂活动后,旋即迁移上行,其中一头大豚背部有特殊斑痕,肉眼能区别。考察船尾随其后跟踪,5天后豚群抵达叶家洲附近大回水区并在内作长时间栖息活动。肉眼识别后又通过照片核对,证实该豚群至少上行迁移lok7m。3.4嗓声对白鳍豚的危害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沿岸港口林立,江面上客货轮穿梭而行,船舶动力发出的噪声对白鳍豚产生的危害日益严重.作者多次观察到白鳍豚对该种噪声表现出惊恐不安:或深潜水层中,或躲离声源[6],几生活在港口附近大回水区里的白鳍豚,终日受机械设施发出的噪声困扰,只得被迫迁移.如1984年3月14日一19日在湖北牌州搬运码头,1991年5月20日—22日在安徽安庆大渡口附近的大回水区进行观察,白天噪声不息,大回水区内见不到白鳍豚的踪迹,但清晨和傍晚宁静时刻,大回水区中却能观察到白鳍豚活动。又如长约10k0m的武汉河段内,码头密集噪声隆隆,江面上客、货轮川流不息,自1984年开始,连续8年的考察中都未能在该河段的大回水区内观察到白鳍豚的踪迹,也未听到有关白鳍豚的报导。噪声是一种感觉公害,被噪声严重干扰的白鳍豚易被船只螺旋桨击伤,击毙。据统计,1955—1984年间,由噪声引起的意外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4.12%(表4).1979—1981年间,仅长江下游河段内有10头白鳍豚,噪声对白鳍豚生理、心理方面的潜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5食物鱼减少对白鳍豚的形响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丰富,在全国淡水渔业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其中草、鲢、鲤、卿等种类,不仅组成水域的主体渔产量,而且是白鳍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鱼。五十年代以来,随着长江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渔捞强度迅速增强,作业面广大,加之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在渔政、公安人员管理不到之处,炸鱼、毒鱼、电鱼等,极大地破坏了渔业资源,加上江湖阻隔、湖区围垦,江水污染等多种原因,长江鱼类资源已大幅度减少。以产量为例,洞庭湖渔产量1981年比1949年下降55%。从渔获物组成来看,宵、草、缝、编等半徊游性鱼类产量下降显著,江苏境内下降50%强,过河口的徊游性鱼类下降98%(长江江苏渔业史,1987,江苏省水产局编)。目前整个长江中下游渔获物组成日趋小型化、低龄化.白鳍豚食物鱼减少,摄食强度加大,意外死亡增多。作者统计了(1955—1984)年30年间白鳍豚死亡的档案资料,从表中可以看出,近30年来,白鳍豚的年平均死亡数呈几何级数增加,其中因渔业、航运直接造成白鳍豚死亡数占整个死亡统计数的62.35%。4.保护措施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鳍豚的科学研究。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1979年,中国宣布白鳍豚为濒危物种。1980年,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
本文标题:保护生物学-白鳍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5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