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Q-FTA006-2006
QQ//FFTT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TA006-2006代替Q/FTA006-20022006—08—27发布2006—09—15实施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汽车空调压缩机技术条件技术标准发布发放专用章分发有效分发日期:2006年08月27日Q/FTA006-2006I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25试验方法……………………………………………………………………………………………………56检验规则…………………………………………………………………………………………………10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18质量保证…………………………………………………………………………………………………12Q/FTA006-2006II前言根据国家“倡导节能型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自2006年起,福田公司本着“高效率、低能耗、零污染,充分发挥不同形式压缩机与整车匹配的能耗性能优势”的汽车空调设计原则,根据不同种类汽车产品,选配了多种汽车空调压缩机,为保证各种型式压缩机的匹配要求。本标准是对Q/FTA006-2002《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技术条件》进行修订。本标准与Q/FTA006-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以HFC-134a为制冷剂的多种压缩机(如活塞式、叶片式等);——增加了不同型式空调压缩机可靠性要求;——增加了压缩机耐冷热冲击性能要求;——准确定义了汽车空调压缩机内部清洁度的限值;——增加了压缩机包装的技术要求。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电装所、产品管理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峰军、靳宝生、王国栋。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电装所负责解释。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FTA006—2002Q/FTA006-20061汽车空调压缩机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制冷压缩机总成的相关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汽车产品所装用的、以HFC—134a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制冷压缩机总成(以下简称压缩机总成)。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079活塞式单极制冷压缩机JB/T4330制冷与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JB/T6915—1993汽车空调用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QC/T659空调(HFC—134a)用标识QC/T660—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试验方法Q/FTB014汽车产品标准件编号与选用规则Q/FTB102车辆产品零部件可追溯性标识规定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压缩机总成:压缩机和电磁离合器装配在一起形成的总成。3.2电磁离合器:通过电磁的作用使压缩机与皮带轮啮合和分离的装置,它由转子、定子、线圈、啮合板、驱动盘等组成。3.3名义工况:确定压缩机制冷量所规定的工况。由压缩机设计确定。3.4压缩机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在名义工况下,由试验直接测得的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乘以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气体比焓与排气口压力对应的膨胀阀前制冷剂液体比焓的差之值,简称名义制冷量。3.5供方:指压缩机总成的供应方。3.6需方:指本公司,亦包括本公司所属各事业部。Q/FTA006-200624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4.1.1压缩机总成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除应符合供方企业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4.1.2压缩机总成必须使用HFC—134a制冷剂,并且在压缩机总成外表固定永久性的、明显的符合QC/T659规定的标识。4.1.3压缩机总成的各个零件需经供方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4.1.4压缩机总成用紧固件联接的,其紧固扭矩应符合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规定,未做规定的螺纹紧固件的紧固扭矩应符合Q/FTB014的规定。4.1.5压缩机总成装配后外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涂层脱落、锈斑等。所有管接头螺纹不得有倒扣、断口、残留毛刺等缺陷。4.1.6压缩机总成的安装尺寸和空间尺寸、结构尺寸应符合需方设计要求。4.1.7压缩机总成用润滑油应符合供方设计要求。4.1.8压缩机总成应有良好密封性,各接缝面、管接头及油封处不得有渗漏。4.1.9压缩机总成在各种工况下运转时,不得发出异响。4.1.10电磁离合器在设计规定的电压变化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4.1.11压缩机总成应经质量认证并应有认证合格标记。4.2性能要求4.2.1压缩机4.2.1.1名义制冷量及输入功率a)压缩机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制冷量实测最小值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5%。b)压缩机名义工况下的输入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输入功率的实测最大值不得超过设计值的4%。4.2.1.2清洁度a)压缩机内与制冷剂接触部位所附杂质与润滑油的杂质之和不大于10mg。b)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残余水份含量不大于0.08g,当采用专用仪器测试时,水份含量不超过500PPm。4.2.1.3耐腐蚀性压缩机经盐雾试验后,必须满足:a)压缩机经过表面处理的钢铁零件表面不应出现锈斑(但铆钉的铆缝处、零件的铭牌的刻印处和不做表面处理的主轴及机械密封件不做此项要求)。b)试验后做气密性检查,应符合4.2.1.5的规定。4.2.1.4耐冷热冲击性能压缩机按图1所示温度曲线进行10次循环试验后;a)气密性能应符合4.2.1.5的要求;Q/FTA006-20063b)各螺栓扭矩应符合4.1.4的要求。120℃常温常温-20℃1h1h1h1h一次循环4h图1冷热冲击循环曲线4.2.1.5气密性a)排气阀密封性在压缩机的高压侧通入纯净制冷剂气体,使其压力达到设计规定的工作压力,待压力稳定后观察5min,其压力应无变化,在吸气口一侧用电子式制冷剂检漏仪(泄漏量设定值为10g/年)测量,检漏仪应无显示。b)压缩机气密性在压缩机内通入规定压力值的纯净制冷剂气体,然后用电子式制冷剂检漏仪(泄漏量设定值为10g/年)对压缩机的所有密封部位进行检查,检漏仪应无显示。4.2.1.6耐振动性压缩机经振动试验后,应满足以下要求。a)压缩机仍能正常工作;b)振动试验后压缩机做气密性检查,应符合4.2.1.5的规定。4.2.1.7可靠性压缩机进行5.1.9规定的一种或多种可靠性试验,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其制冷量下降应小于10%,功率消耗增加小于10%;b)在5.1.6规定条件下,噪声不大于73dB(A);c)气密性能应符合4.2.1.5的要求。漏油量不大于2mL;d)不允许有机械破损、烧蚀等缺陷,联接部位不允许有松动。4.2.1.8噪声在转速、进排气压力符合设计规定工况下,按设计规定的测量表面进行测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值不应超过该压缩机的设计值,且小于73dB(A)。4.2.1.9安全压力要求压缩机进行破坏压力试验时,不得发生炸裂、裂纹、泄漏等破坏现象。试验后压缩机仍能正常工作,不应出现泄露、制冷量降低、噪音增大等缺陷。Q/FTA006-200644.2.1.10可靠性a)压缩机的可靠性应符合设计要求;b)可靠性试验后,压缩机实测名义制冷量下降应小于该机可靠性试验前实测名义制冷量的5%,功率消耗的增加小于可靠性试验前实际输入功率值的5%。其它性能仍能符合本标准的规定。4.2.1.11温度保护压缩机应该有高温保护装置(感温包),以防止压缩机在异常温度下工作而导致压缩机损坏。高温保护装置(感温包)应该在温度达到(140±5)°C是断开,当温度降到(105±5)°C是接通。4.2.1.12高压保护压缩机可以装有高压保护装置(高压卸荷阀),以便在压力异常的情况下对压缩机进行保护。高压泄荷阀开启压力(4.0±0.4)MPa,闭合压力不小于3.25MPa。4.2.2电磁离合器(简称离合器)4.2.2.1离合器性能a)额定电压下,电磁离合器吸附后传递力矩不小于设计值;b)离合器传递设计吸附力矩的最低电流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值;c)额定电压下,通过电磁离合器的电流应不超过设计值;d)切断电磁离合器线圈绕组电流后,线圈绕组的剩余磁场不应妨碍啮合板与转子脱开。e)离合器应动作准确,结合时动作到位,结合紧密,脱开时,分离彻底。4.2.2.2静平衡驱动侧和被驱动侧的静平均应小于10g·cm。4.2.2.3皮带槽跳动距轴心线最远处测量,其径向和轴向跳动都应在0.3mm以下。4.2.2.4耐电压性在电压为AC500V时,接通1min,应无异常。4.2.2.5绝缘电阻在AC500V时,绝缘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低于10MΩ。4.2.2.6离合器耐腐蚀性离合器进行耐腐蚀性试验后,内外各表面均不得产生锈斑。4.2.2.7耐振性能离合器耐振试验后,不出现断路、短路、松动等损坏现象,应仍能正常工作。4.2.2.8可靠性离合器经可靠性试验后,离合器未有任何损坏,仍能正常工作。4.2.3泄压阀4.2.3.1泄压阀开闭压力符合设计要求。4.2.3.2耐温性能Q/FTA006-20065耐温试验完成后,泄压阀的开启性和密封性不应有任何变化。4.2.3.3经耐振试验后,泄压阀开闭压力仍应符合设计要求。4.2.3.4经耐腐蚀试验后,泄压阀不得有锈斑、关闭不严等缺陷,其开闭压力符合设计要求。5试验方法试验条件除本标准明确规定外,其余按QC/T660—2000中第3章的规定。5.1压缩机试验5.1.1压缩机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输入功率试验5.1.1.1压缩机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输入功率试验试验方法按QC/T660—2000中4.1的规定。试验工况按压缩机总成规定的名义工况。5.1.1.2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一次复核试验(进行复核试验前至少应停机1h,但不得改变试验系统内制冷剂与润滑油的量),试验结果应为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其每次试验时的测量结果相对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如下:制冷量±1.0%轴输入功率±1.5%5.1.2压缩机内部清洁度的测量5.1.2.1压缩机内部残余杂质的测量方法按QC/T660—2000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5.1.2.2压缩机内部残余水分的测量方法按QC/T660—2000中4.8的规定进行。5.1.3耐腐蚀性试验压缩机耐腐蚀性试验按GB/T10125—1997中规定的“中性盐雾”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间为72h。压缩机在试验前的准备、试验时的固定及安装、试验后的清洗及检查按QC/T660—2000中4.6的规定进行。5.1.4气密性试验5.1.4.1排气阀密封性试验排气阀密封性试验按JB/T6915—1993中4.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使用纯净制冷剂气体,充气压力为名义工况时排气侧排气压力,试验时使用的测量精度为1×10-6atmcm3/s之内的电子式制冷剂检漏仪(泄漏量设定值为10g/年),在吸气侧进气口处测量有无制冷剂气体泄出。5.1.4.2压缩机的密封性试验压缩机的密封性试验时,检漏仪泄漏量的设定值为10g/年,其余按QC/T660-2000中4.4的规定进行。5.1.5耐振动试验耐振动试验按QC/T660-2000中4.7的规定进行。当设计未
本文标题:Q-FTA006-200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64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