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船舶与货运基础知识第一节船舶的重量性能和容积性能一、船舶的重量性能:1、排水量(Displacement)△:无航速的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所排开水的重量,该装载状态下船舶的总重量。公式:△=V×ρ(t)。包括空船排水量(Lightshipdisplacement)△L(有船体、机器设备、机器中的燃料及润料、锅炉中的燃料和水及冷凝器中的淡水等重量的总和);满载排水量(Fullloadeddisplacement)△S(包括空船重量、货物、燃润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及行李、粮食、供应品、船用备品等重量的总和);装载排水量(Loadeddisplacement)△(空、满载水线之间任一吃水下的排水量。)2、载重量:运输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包括总载重量(Deadweight)DW:船舶在空载水线与满载水线之间任一确定的吃水下,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公式:DW=△-△L,(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总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的总载重量,DWs);净载重量(Netdeadweight)NDW: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货物重量的最大值。公式:NDW=DWmax-ΣG-C(t).(新船出厂时随船舶资料作为船舶基本参数提供的净载重量是夏季满载水线下保持最大续航能力,且船舶常数为零)。3、航次储备量ΣG:具体航次中船舶为维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储备的所有重量的总合。4、船舶常数(Constant)C:包括定期修理和局部改装的改变量;残留货物、垫舱物料及垃圾;污油、积水、沉淀物;未计入备品重量破旧机件、器材、废旧物料;附的海藻、贝类等海生物。二、船舶的容积性能:船舶所具有的容纳各类载荷体积的性能。1、舱柜容积(Compartmentcapacity):船体内部用来装载货物、燃料、淡水等液体载荷的围蔽处所的容积。包括货舱散装容积(Graincapacity);货舱包装容积(Balecapacity);液货舱容积(Liquidcapacity):船舶的液货舱所能容纳液货的最大容积;液舱容积(Tankcapacity):船舶的燃料、润料、淡水、压载水舱柜容纳相应液体的最大容积。2、舱容系数(Coefficientofload)ω:货舱总容积和船舶净载重量的比值,既一吨净载重量所拥有的货舱容积,表示船舶适装重货还是轻货。公式:ω=ΣVch/NDW(m³/t)。3、登记吨位(Registeredtonnage):根据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和95年《法定规则》核发证书,根据范围和用途分为:总吨位(Grosstonnage)GT:公式为GT=K1×V(K1=0.2+0.02㏒10V;V为所有围蔽处所的总容积,其用于船舶规模的大小;船舶等级;收费;赔偿;港口费用;净吨计算);净吨位(Nettonnage):NT=K2VC(4d/3D)²+K3(N1+N2/10);(K2=0.2+0.02㏒10VC;VC是载货处所;D是船中的型深;d是船中的型吃水;K3=1.25×(GT+10000)/10000;N1、N2是乘客数);运河吨位():分为巴拿马运河和苏运士运河。第二节: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及其使用:分为静水力曲线图、静水力参数表、载重表尺。一、静水力曲线图(Hydrostaticcurvesplan):静水力参数随平均吃水的变化的平面曲线图,包括浮性曲线、稳性曲线、船型曲线。1、浮性曲线1.1型排水体积VM曲线(Volumeofmouldeddisplacement):实际排水体积V(Volumeofrealdisplacement),V=K×VM(m³);K是船壳系数,K=1.003~1.007。1.2排水量曲线:标准海水/淡水排水量△/△f,△=1.025×V=1.025×K×VM;△f=1.000×V=1.000×K×VM。1.3浮心(排水体积的几何中心)距船中距离Xb(Longitudinalcenterofbuoyancyfrommidship)曲线:中前为正,中后为负。1.4浮心距基线高度KB(Verticalcenterofbuoyancyabovebaseline):1.5水线面面积AW曲线(Areaofwaterplanes):船体型表面与静水面的交线所围成的水平面,其形心为漂心F。1.6漂心距船中距离Xf(Longitudinalcenteroffloatationfrommidship):中前为正,中后为负。1.7厘米吃水吨数TPC(Metrictonspercentimeterimmersion):船舶平均吃水变化1cm时,排水量的变化值t,TPC=1.025AW/100(t/cm)。2稳性曲线2.1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Transversemetacenterabovebaseline):2.2纵稳心距基线高度KML(Longitudinalmetacenterabovebaseline):2.3厘米纵倾力矩MTC(Momenttochangetrimonecentimeter):船首、尾吃水的差值改变1cm所需的力矩。3船型系数曲线3.1水线面面积系数CW(Waterplanecoefficient):3.2中横剖面面积系数CM(Midshipsectioncoefficient):3.3方型系数Cb(Displacementcoefficient):3.4棱型系数Cp(Prismaticcoefficient):二、载重表尺(Deadweightscale):根据平均吃水高度,查相应排水量、总载重量、厘米吃水吨数、厘米纵倾力距、KM等。三、静水力参数表(Hydrostaticdatatable):船平均型吃水与标准海水中的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船舶吃水吃水(Draft)分实际吃水(Realdraft)和型吃水(mouldeddraft),两者相差一个龙骨板的厚度。一、水尺标志(Draftmark)及观测:在船体首、中、尾的左、右两舷共六处,有英制(字高)和公制(字高)。观测时,水线到达标志上某数字的下边缘,表示该处的实际吃水,当水面有波动应根据若干次观察所得的平均值确定实际吃水。二、平均吃水及其计算1.在小倾角横倾和纵倾的前提下,平均吃水不变,就意味着船舶排水体积不变,故平均吃水是等容吃水,此时,型平均吃水指在船舶的中线面上,从正浮时的水线与倾斜后的水线的交点,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的垂直距离。型平均吃水和实际平均吃水均是漂心处的吃水。2.平均吃水的计算:1)正浮时,各处的吃水完全一致2)纵倾时,dM=(dF+dA)/2+(dF-dA)×Xf/Lbp(m)3)纵倾和横倾时,dM=(dFP+dFS+dMP+dMS+dAP+dAS)/6+(dFP+dFS-dAP-dAS)×Xf/Lbp(m)当需要使用型平均吃水时,应该从实际平均吃水中扣龙骨板的厚度,即使不考虑船体纵向变形的影响,上述方法获得的平均吃水仍是近似值。三、舷外水密度变化对吃水的影响1、平均吃水变化值的计算:舷外水密度ρ1由ρ2变化到,变化前后船舶排水量不变,而排水体积发生变化。此时,平均吃水变化值:&d=△×(ρS/ρ2-ρS/ρ1)/100TPC(m)ρS=1.025(g/cm²)2、淡水超额量:船舶从标准海水驶入淡水,平均吃水增加量,FWA=△/(40×TPC)(㎝)3、半淡水超额量:船舶从标准海水驶入半淡水密度ρ(1.000ρ1.025),平均吃水增加量&d=40×(1.025-ρ)×△/(40×TPC)≈40×(1.025-ρ)×FWA(㎝)第四节:载重线标志与载重线海图勘划载重线标志的方法规定船舶在正常装载状态下的最大平均吃水,以保证船舶的安全。一、储备浮力和干舷1、储备浮力(Reservedbuoyancy):满载水线以上船体水密空间所能提供的浮力,上层建筑没有水密设备的空间均不得计入储备浮力。2、干舷(Freeboard):船中处从干舷甲板边缘上表面量至有关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载重线圈中心到甲板线上缘的距离为夏季干舷)。F=D+&-d(D:型深d:吃水&:甲板边板的厚度)二、载重线标志:我国船舶由中国船级社或委托指定机关按照载重线公约(LL66)和我国的《法定规则》负责勘划,由甲板线、载重线圈及横线、各载重线三部分组成,T高出S1/48的夏季吃水,W低出S1/48的夏季吃水,WNA较W低50㎜且小于100米可不勘划。三、载重线海图:根据长期观测和积累的全球不同海区在不同季节风浪大小与频率变化的资料,公约将海区划分如下:1、区带(Zones):一年风浪变化不大可终年使用同一载重线,分为热带区带(Tropicalzones)和夏季区带(Summerzones)。2、季节区带或区域(Seasonalzonesorseasonalareas):一年风浪变化较大,要求不同季节期使用不同的载重线,分为热带季节区带或季节区域(Tropicalseasonalzonesorarea)和冬季季节区带或季节区域(Winterseasonalzonesorareas)。3、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区带(NorthAtlanticwinterseasonalzone):四、载重线标志的使用:1、不论在船舶出港、进港或航行时,船中两舷相应于船舶所在的区带或季节区域和季节期的载重线的上缘,都不得被水淹没。应以实际观察为准。2、船舶在内河港口航行出海,允许适当超载。3、对该公约中将我国沿海海区划分为夏季区带和热带季节区域的规定声明保留。我国政府规定我国沿海分为南北两个热带季节区域。所有航行国际的中国船舶均照此执行:1)香港—苏阿尔恒向线以北:夏季季节期:1/10~15/4;热带区带:16/4~30/9。2)香港—苏阿尔恒向线以南:夏季季节期:1/10~20/1;热带区带:21/1~30/9。国内航行的船舶:1)汕头以北:热带季节期:16/4~31/10;夏季季节期:1/11~15/4。2)汕头以南:热带季节期:16/2~31/10;夏季季节期:1/11~15/2第五节货物的基本性质正确的操作与保管货物的原则是避免货物因装卸过程中遭受机械冲击、在运输过程中受环境因素或置于同一场所的其它货物的影响而产生机构、成分或形态上的不利变化。一、货物的化学性质:主要有锈蚀性、自然性、自热性、化学爆炸性、腐蚀性。二、货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吸湿性、发汗性、冻结性、膨胀性、物理爆炸性和放射性。三、货物的生物性质:主要有腐败性(常温下运输,货物内部微生物大量繁殖,营养成分分解而腐败变质。主要因素有温度、酸碱度、氧气浓度及外界的紫外线、射线、溶液的渗透压等)、霉变性(营养成分受霉菌的作用会发生霉变。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水分和温度。)四、货物的机械性质:第六节货物的亏舱率、积载因数和自然损耗一、件杂货的亏舱与亏舱率1、货物的量尺体积Vc(Volumeofmeasurement):2、货物的亏舱舱容&V(Brokenspace):货舱容积Vch与量尺体积之差(&V=Vch-Vc)3、亏舱率Cbs(Ratioofbrokenspace):亏舱舱容占货物所占货舱容积的百分比.Cbs=&V×100%/Vch=(Vch-Vc)×100%/Vch二、货物的积载因数(Stowagefactor):每吨货物所占的货舱容积或量尺体积的积载因素1、包括亏舱的积载因素SF:货物所占货舱容积与货物的重量的比值(可以从装卸公司得知)SF=Vch/Q(m³/t)2、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素SF’:货物的量尺体积与货物总重量的比值。SF’=Vc/Q(m³/t)3、货舱渗透率=(SF-1/ρ)/SFρ为货物密度4、舱容系数ω=ΣVch/NDW5、两种积载因数之间的关系:SF=SF’/(1-Cbs)三、货物的自然损耗():按重量进行交接,因其本身性质、自然条件和运输技术手段等因素造成的不可避免的重量减少,原因有:干耗和挥发、渗漏和沾染、飞扬和散失。交货时货物减少的重量占接受货物时原货物的总重量的百分比,既自然损耗率,其大小与货物的种类、装卸方式与次数、气候条件与航程长短等因素有关,自然损耗率
本文标题:船舶货运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6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