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综合复习二十八社科类文本阅读
高考综合复习二十八社科类文章阅读编稿:邴绍明责编:程彦芳一、要点梳理(一)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要求《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二)什么是一般社会科学类的文章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社会科学类的文章,是用来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和描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它是有别于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从文体上说,它应包括议论性和说明性等类别,但就高考说,侧重于社会科学类的议论文字。在“社会科学类文章”前加“一般”,表明高考选用的这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会太高,专业理论色彩不会太浓,专业的名词术语不会太多。否则就不会称为“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虽然涉及的面很广,但是,从历年高考的选文来看,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类的文章,因为它更接近于高中毕业生的实际。(三)考点指要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词语的多义性是汉语的一个特点。熟练掌握汉语的这种多义性,是准确把握信息、欣赏语言文学的基础能力。考试大纲规定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告诉我们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语境意识,对于词的意义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二是重要词语,所谓重要,就是它对理解整个句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有特定的意义。理解词语,首先要弄清其本身的基本意义,把握它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作用;其次要分析词语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使用程度等。我们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理解词语,以求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正确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还是强调“文中”和“重要”。所谓“重要”,主要是就表达作用而言,一是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中心句、要点句、总结句,是用来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一般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二是能够帮助准确理解整个作品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联结句、过渡句,是用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一般在文章两个“问题”或“概念”之间,常伴有关联词语;三是内涵较丰富,耐人寻味的精辟句、修辞句、矛盾句。其他如首括句、结尾句等,也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2、分析综合分析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里所说的重要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从文章中筛选并提取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这两个方面,即能够对照材料辨别试题中信息的正误,筛选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进行简要表述。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不仅应准确提取文中所反映的信息概念,还要对文中的知识、概念做出正确的解说(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就是理清文章的的思路,分析文章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部的层次),就是理解作者表述的思想小单元,需要从整体入手,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切割。(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主要是运用分析、归纳手段,抓住各部分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社会科学类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是间接流露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通过辨别、筛选后才能把握的。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深入地阅读文章,仔细地揣摩语言,全面地把握文意,审慎地思考分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阅读文段之后的一种发挥和再创造过程,要在进入角色、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文意的前提下,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种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根据原阅读材料所进行的合情合理的推断。这里的难点在于其“根据”和“情理”都隐藏在阅读材料之中,有时候所读材料并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要经过细致地阅读和周密地思考,并根据文意的内容进行综合推断和想象,才能找到结果。(四)考试题型1、文章中有关词语的理解。在汉语中,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相关的词义,词的这种多义性可以使思想内容的表达丰富多彩,同时又使读者对语义的理解增加了难度。词在语言中总是要跟其他词组合成句子才能表达某种意思,因此,对于词的多义现象,我们必须联系上下文去体会。有了上下文,才可以肯定它表示的具体意义。理解文中含蓄的词语的含义,首先要理解词语本身的内涵,因为它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其次要善于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使用程度等。只有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理解词语,才能挖掘出词语在文中的正确含义。2、文章中有关重要句子意思的理解。社科类文章阅读要求理解文中的重要的句子,一般有结构复杂的长句、信息容量大且词汇较专业的句子,以及对理解文章内容起关键作用的句子。’文章有时为了精确而周密地表达意思,往往在中心语前加上限制语、修饰语,有时把几个相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清事理,或得出结论。这样,句子的结构往往因意思缠结而复杂起来。高考命题者常选择这样的长句来设计题目。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把语法分析和语义理解二者结合起来。语法分析有助于认清句子的结构,更有利于正确理解句意。理解信息容量大的句子,可运用语法分析和语言知识来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联系文中的信息点细作比较,要善于把一堆意思分解开来逐点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指的是对一段文字或全篇理解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它常常与结构复杂的长句、词汇较专业的句子相交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文中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送的,辨别语言信息,要读懂语句本身的意思(对题目的语义和各选项的语义应先作正确领会)。在此基础上,或许要抽象概括,或许要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先要找相关信息群(与题目指令有关的语句),再思考信息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题目的关系,然后才能提取有效信息。4、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分析与归纳要恰当,前提就是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要正确无误。要求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对有关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即能够正确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者能通俗易懂地概述研究对象的成因、科研成果的奥秘及价值。(五)命题常见陷阱1、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此时,应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2、误划类别。把本属于同一类的拆开,说成两类或几类;或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并一类。此时注意选项的修饰语位置。3、指代错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解释有误,或是类别上,或是程度上。此时注意选项句指示代词,如,这、这些;此、与此相反等。4、混淆范围。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可能与肯定,偶尔与往往,轻度与严重。此时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5、推测有误。实际上就是在时间上、逻辑上的混淆范围,即有意把原文中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此时应对照原文,注意表时间、表结果概念的关键词。6、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注意:A、选项句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就是无法在原文找到依据;B、选项句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却在原文中的不同位置;C、选项句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文中观点。7、混淆因果。两种情况:一是因果倒置;二是强拉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8、偷换概念。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围上,或在程度上。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六)解题方法与技巧第一步,划读原文找“概念”。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3、关联词;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1、题目要求是什么,是正确的项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第三步,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1、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前后文是否一致。二、考点解析(2010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曾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6.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有误读、过度诠释等。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
本文标题:高考综合复习二十八社科类文本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19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