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特级语文教师展望2014届江西高考语文(共计30页)
12013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评价与分析江西省临川一中饶礼喜讲课老师简介:饶礼喜,江西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江西省优秀语文教师,江江西省高考阅卷试评人员,江西师大教育硕士实践导师,抚州市语文学会常务理事,抚州市优秀教师。多年任教高三,从事高考研究,所教学生十多人获得高考作文满分,高考平均分名列全省前茅,数十人录取北大、清华及香港中文大学,其中2013年高考文科状元之一许长发就出自他所教的班级。试题总体评价江西今年的语文高考命题继续顽强地坚守既定的命题理念和特色,继续执著地追求整体上更高的质量和水平,奉上了一份合格的试卷,堪称不辱使命、未负众望。相较去年,这份试卷整体难度有所提高,但据27万余份考生答卷的总体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还是在难易适中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在难度有所提高的同时,整体的测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也一并有所提高,这就意味着它对语文教学考测的有效性有所提高,正面导向功能有所增强。在今年这份试卷面前,平时语文教学和复习迎考的种种问题尤其是某些沉疴痼疾,暴露得比较直接而充分。突出的就是教学的浮泛无根,训练的旁门左道:沉溺于套语、“方术”的授受,迷失于押题、“通吃”的竞逐,题海战术,脱“本”离“纲”,习久成癖,难以自拔。一旦面对“通吃”不下的“真题”,比如今年的作文、语言综合运用和若干主观试题等,就遭遇上了滑铁庐,就傻眼抓瞎,就偏题离题、捉襟见肘、破绽迭出!痛心之余,冷静思之,这又应当是多年来致力于粉碎套题押题的围追堵截所期待的高考指挥棒的积极效应:击痛顽症,搅动反思,推动语文教育回到“真语文”的常轨和科学化、专业化的正道上来。可喜的是,试卷刚刚传出考场便激起热烈的争鸣,标志着这种效应开始显现并将扩大和深化——老师们有的直面现实,感触良深:江西的语文高考试题真的是猜押不到了;有的正视自身,反躬自察:我们的教学真的是出了问题,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不会写作文;更多的是痛定思痛,亟望疗救:再不能讳疾忌医,再不能跟着那些套路走了,必须切实把工夫下在“真语文”上……此类基于良知的声音,让人感佩,让人看到了语文教学科学化、专业化的前途与希望。今年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在文体呈现上与去年十分注意所有教学文体的整体平衡、力求尽可能更多地覆盖日常教学的文体有所不同,对实用性文体有明显倾斜。不必说小阅读材料是典型的科普文,连语言综合运用题也明确规定要“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这主要是因为此类文体在社会语言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高考却几乎不考!教学方面虽然还没有放弃这种文体的阅读教学,但基本放弃了对它的写作训练,从而造成了学生把握这种文体的能力较之其他文体明2显偏弱。对包括说明文在内的实用性文体这种“以前没学好,现在不重视”的状况,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呼吁“要多想些办法”,“得多补课,这是教学责任”。江西卷的上述倾斜和这种呼吁应该说是不谋而合。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了解,今年的“倾斜”和去年的“整体平衡”虽然异曲却是同“谋”,都明确地发出了要高度重视文体意识培养和文体能力训练的信号。今年命题材料的选取,在回归教材的特色上力度有所加大,形式有所创新。在字音、字形和词语(含“呱呱坠地”等成语)这一块坚持继续从必修和限选教材中选取语料的同时,小阅读材料仿照2011年的《文化时间》一文从语文读本中采选、加工的做法,是对第五册读本《珍贵的尘土》中《病毒——吃完饭赖着不走的客人》一文加工而成。不同的是,前年的是配套老大纲的老读本,今年则是现行教材的配套读本。这种做法作为回归教材的一种特殊方式,更加贴近考生实际的阅读水平,应该有较好的考试信度。此外,古代诗词赏析所选取的辛弃疾的词,对接必修教材第四册作者的同类词作;大阅读文本的主人公沈从文,即是课文《边城》的作者;古文《村庄嫁取图记》,与脍炙人口的传统教材《核舟记》的文体标记基本一致……以上种种,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包含有回归教材的考量。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语言综合运用题要求以整本限选教材为介绍对象,虽然该题并不以考查对教材内在或外在内容、形式的识记、理解为主要目的,但完成题目必须以识记、理解这些为基础,“回归”的特色与用意也就包含在其中了。这里,有一点可以略作生发:此题涉及到由厚到薄和由薄到厚的重要的读书方法问题。而训练学生掌握这样的方法,恰恰是语文教学的职分所在,应该是时下呼唤的“本色语文”义不容辞的当行本色:两种“由……到”,过程要用语言去操作,结果要用语言来实现,完成该题不正是这样吗?说起来,课标所谓的“三维”中“过程与方法”一维就这样不经意而又较为巧妙地体现在题目的设计中。其实,“情感与价值观”一维也应当像这样必须通过“知识与能力”这一具有本质性意义的维度来体现,否则不但自身无着落,语文也会不成其为语文。今年试卷的整体格局仍然保持不变,全卷还是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古诗文记诵、阅读理解与鉴赏,写作和名著阅读5个板块。全卷总分和客观题、主观题占分也是一仍旧制,没有变动。江西实施新课标高考已经三年了,根据教情、考情实际,在保持整体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局部板块进行调整,以利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以利提供更为积极的教学导向,既在预料中,也在情理中。3江西省2013年高考语文成绩统计表题序内容满分值含0分不含0分总分一1~6选择题3626.26.二7~9三10~12四13翻译(1)41.812.346.81翻译(2)42.52.63翻译(3)41.761.8414鉴赏(1)21.21.994.55鉴赏(2)62.252.5615默写85.96.396.39五16概括主题51.811.9610.1517解释含义(1)31.972.15解释含义(2)31.421.8918议论的作用51.361.7919语言特色、效果52.22.36六20小作文157.287.677.67七21大作文5030.6931.4231.42总分15090.3193各题具体分析一、语言基础知识4众所周知,这一块中字音、字形和词语(含熟语)材料大都采自教材。一个“采”字,意味着卷面上的那几十个字词是从规定使用的十本教材中一个个地临时搜集出来的,没有配套的字表、词表可供凭借。表面上反映的是命题的勉为其难,从中更能看到是教学和积累的随意与困难。由于多年来的命题坚持材料的教材取向,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和教研人员对高中语文字表、词表的计量研制工作;目前,已经有多份表格成型并在学校流传使用。这一工作是艰辛的,但无形之中对推动教学人员潜心地钻研教材(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研究汉字汉语,促进字词积累及其运用教学的科学安排,又很有意义。可以说,这应当是字、词命题回归教材的特色所产生的“副效应”。针对一定范围的信誓旦旦的“押宝”式预测,基于防止套押的考虑,与去年相比1至5小题的考点仍然没有改变,只是在词语考点中将成语题换成了词语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衣着(zhuó)果脯(fǔ)给(gěi)养揆情度(duó)理B.蟊(máo)贼呵(hē)护湍(tuān)急模棱(léng)两可C.载(zài)体供(gòng)认涔(cén)涔呱(guā)呱坠地D.愠(yùn)色角(jiǎo)色畏葸(xǐ)殒身不恤(xù)答案为B。A项中的“给”正读为“jǐ”,“供给、供应”义,与其音义一样的还有常用词“给付”“给水”“供给”中的“给”。此音还表“富裕充足”义,如“家给户足”。项内其他三个加点的也都是多音多义字,这里的正音常被分别误读作“zháo、pú、dù”。C项“呱呱坠地”中的“呱呱”作为小儿哭声,正读为“ɡūɡū”。D项的“角”,即“角色”,指演员扮演的人物,正读为“jué”(“脚色”的“脚”也是此音)。此音此形还表“角色类型”(如“旦角”),“竞争;斗争”(如“角逐”)义,以及表古音、古姓等,之间或为多义关系,或为同形关系,比较复杂。这一小题考查的是对普通话字音的识记情况,能力层级为A级。今年从教材中采集材料比较注意扩大覆盖面,除了必修教材和指定的五本选修教材中的现代词语之外,一些虽然只在文言教材中出现,但沿用至今仍然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也纳入了选择范围。此外,采自教材的个别词语在形式上也作了一定的处理,如“揆度”“呱呱而泣”,出现在试卷上的词形分别是“揆情度理”和“呱呱坠地”。这样处理,可以考查到语言思维的活泛性,对倡导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有一定意义。今年依然选择了一些日常语言生活中使用频率高、富有表现力而又容易读错的词,如“给养”“载体”“角色”等,借以进一步引起对语言文字规范教学的重视。【2011年】⑴蹑niè足行háng伍(必修3《过秦论》);⑵彳chì亍(必修1《雨巷》第6页有注释与读音);⑶着zháo装(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zhuó。必修2《故都的秋》有“着zhuó着很厚的青布单衣”);⑷少不更(gēng)事(必修3《祝福》);⑸造诣yì(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⑹校xiào对(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jiào。虽未出现于课本,但2007年字音题却考了这个词语);⑺珐(fà)琅(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动人的北平》);⑻茕qióng茕子立(必修5《陈情表》);⑼蟊máo贼(必修4《哈姆莱特》);5⑽弹劾hé(必修4第64页《苏武传》注释4,内有“劾”的注音);⑾勖xù勉(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内有“相勖”的注释及注音);⑿鲜xiān有所闻(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xiǎn。必修5《陈情表》有“终鲜xiǎn兄弟”);⒀圭臬niè(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都江堰》);⒁肖xiào像(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特利尔的幽灵》);⒂迤yǐ逦(必修5第3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注释7,另有注音);⒃咄duō咄逼人(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012年】⑴熟稔rěn(《归去来兮辞》“犹望一稔”);⑵青荇xìng(必修一《再别康桥》);⑶锱zī铢必较(必修五《咬文嚼字》);⑷优渥wò(必修五《陈情表》);⑸尺牍dú(必修五《陈情表》);⑹监jiàn生(必修二《祝福》);⑺执拗niù(必修四《窦娥冤》);⑻孑jié然一身(必修五《陈情表》“茕茕孑立”)。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驰回溯卫戍皇天后土B、辨认影牒荣膺残羹冷炙C、豆蔻聘礼修葺金壁辉煌D、城阙编纂恻隐亭亭玉立答案为D。A项的“驰”、C项的“牒”、C项的“壁”分别为“弛、碟、碧”之误。从所在词语看,A项是音同形似导致语素意义混淆致误,“驰”指“奔驰”,“弛”指“放松”(如一张一弛)等,语素义和语素性质都有很大差别。B项也是音同形似导致语素意义混淆致误。“牒”有“簿册;书籍”等意义(如“谱牒、史牒”),按说“影牒”也有词理,而“影碟”则能状其件之形,而且作为从闽、粤方言进入普通话语汇的词语已然约定俗成(收入了《现代汉语词典》),约定俗成就是道理,故此需要“识记”。C项的“壁”与正确字形“碧”音同形似,易误,而且依据错形望文生义还有可解,更易出错,尤其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这一小题考查的是对现代汉字字形的识记情况,能力层级为A级。题中选取的正确字形,大多都有干扰性,即也是易于出错的字。比如,“卫戍、辨认、修葺、亭亭玉立、残羹冷炙”中的“戍、辨、葺、亭、炙”等都有对应的一个甚至多个形似或义近字干扰。有的近义词语本来均属通用而被视作一正一误致错,如“编纂”易因“编撰”而误为错形(那年曾考“编撰”今年再考“编纂”,就是想提醒注意)。总的来说,字形的错误不外乎字形相近相混、字音相同相似、字义缠夹混淆所致。因此,在机械识记的同时,适当了解一点汉字形音义三者关系的知识,了解一点字词联系及变迁的知识,有利于理解性记忆。这对增进学习汉语字词尤其是书面语词的兴趣,训练思维能力,乃至从整体上提高汉语文化修养都很有意义,也就是一再说到的“童子功”吧。语文教学切不可放松对汉字的教学和对汉字文化修养的重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6(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
本文标题:高中特级语文教师展望2014届江西高考语文(共计30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2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