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说话练习设计策略研究
1《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说话练习设计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徐州市公园巷小学宋梅一、课题的提出1、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关系素质教育成败的大事。必须从小学阶段就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素质的培养。口语能力的培养与听话、作文、阅读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口语的培养,才能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激烈的人才、知识、科技竞争必不可缺少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必定要有一种最快捷的传递方式,那就是口语表达。口语表达影响办事的效率和效果。我们认为低年级这个年龄开始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最为有利的,也是非常重要的。2、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口语交际课是新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新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教学观念的改变。相对于听说能力而言,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因此,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可以说,它要求的面广了,标准也提高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出现的口语交际教学,让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学突破自身樊篱,实现与多学科融合的趋势,也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及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紧迫性。本课题旨在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说话练习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以求小学低2年级语文说话练习设计与教学实施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二、概念的界定有效教学:能收到实实在在效果的教学。即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和促进了学生进步与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说话:即口语表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比较有条理的讲述自己所见所闻。由说一句话到说几句话,由说几句话到说一段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内容、表述不明白的问题、表述学习体会等。三、实验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一)实验研究内容自变量——构建开放、创新的课堂应变量——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积极构建开放、创新的口语交际课堂,通过对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具有丰富的口语交际素材、宽松的交际环境和充分的口语表达空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变羞于表达为主动表达,变不善表达为善于表达,乃至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长足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以本课题为契机,推动学校各学科的大胆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二)实验研究目的1、构建有效、开放、创新的课堂。有效、开放、创新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同时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2、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3“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通过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这一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3、大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4、按照有效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小学语文课堂说话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有效性说话训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1、有效教学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他认为个人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相关4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它在哲学上坚持马克思的实践论,在心理学上主张情知对称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乐学论,在培养目标上追求全面发展论。同时,创设情境属于情境教学的一部分,保加利亚情境教学的倡导者洛扎诺夫认为,学生与情境之间发生种种信息交流,能极大的开发人的潜力。4、集体动力和动机理论根据集体动力理论和动机理论,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国教育社会学者马和民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微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及口语交际的有关理论文章。从而确定我们的研究课题,使实验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2、调查研究法。(1)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发现问题;(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有效性说话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讲练新经验、新方法;(3)调查有效性说话教学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有效性说话教学的实际操作。53、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说话练习的教学方法。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新课程有效性讲练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说话练习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六、研究开展情况第一步:准备阶段。开题后,我对小学生口语现状和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运用观察法、谈话法等方法,分析出当前小学口语表达具有以下特征:1、语言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存在明显的过渡期,对学校教学中语言交往要求不适应,与老师、同伴接触有恐惧心理,与同学之间交际的距离增大,不愿与他人谈话、交流。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不能大胆发挥语言交际的作用,缺乏与老师之间、与同学之间的简单沟通。这也是造成“试卷上满分,表达上零分”的重要因素。2、交际内容的粗糙性特征小学生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表达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粗糙的。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下面”说成“底下”,“地上”说成“地下”等;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或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倾听他人口语表达。3、交际载体的多元化特征。在对学生的观察、谈话中,我们了解到,我校学生平时接触生活、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因此也呈现出交际载体的多元化特征。不仅有在校与老师、同学的学习形态交际,还有在家与父母、兄弟、朋友的生活形态交际,而且平时大量的交际题材来自电视广告、电影对白以6及网络流行语。这种多元化的交际载体在开拓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家庭或媒体传播中有意或无意的方言、病句、别字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创词汇”等不规范的语言,使原本语汇贫乏的小学生在表达时更表现出莫名其妙、错漏百出的“乱语”现象。4、交际问题的多样性特征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交际存在多种多样的不良倾向。如,交际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往往不能主动沟通;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学习他人的语言,不能够准确辨析别人的说话,对感兴趣、初次接触的内容和交际的愿望强烈,其余的反应冷淡。因而需要借助视觉的、听觉的,形象多样、形式多种的载体创始情境来激发兴趣。5、交际教学的片面性特征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会听才能有目的地说,信息接收不准,有碍于准确地表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做到具体生动,反复进行具体训练,而未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学生听话不知道抓住要领。第二步:开展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总结科学的、有效地说话练习模式。1、以读学说练习模式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建立起学习语言的目标。重视朗读的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长期训练,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汇,而且能不断增强语感,促进学生水到渠成的准确用语、表情达意。2、以听导说练习模式7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录音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交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口语交际创造好一切条件。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口语交际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在“语文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型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周边群众学习口语和交际的方式方法。3、以看引说练习模式即“看后说”。如,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教师事先做好录音,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可适当地加入动作表演,引发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景导引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二是要特别关注“开口难”的学生;三是鼓励创新,不人云亦云。4、以境促说练习模式实物创设情境。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电教创设情境。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5、以说代学练习
本文标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有效说话练习设计策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3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