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教版)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4.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5.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D.尿量增多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7.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8.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9.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10.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2,4—D浓度(mg/L)051015202530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13.526.246.553.653.743.030.2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mg/L11.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12.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13.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14.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15.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BCD16.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一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7.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C1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19.全年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A.以木本植物为主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D.植物群落有分层结构20.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21.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A.IB.ⅢC.IVD.V22.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乙、甲、丙D.甲、丙、乙23.右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200gB.250gC.500gD.1000g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6.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C.竞争D.互利共生27.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28.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分解者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30.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二、非选择题(共6题,每空2分,共70分)1.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_。当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________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右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2.(共8分)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2)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刺激Ⅲ处,肌肉。3.(11分)下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______。(4)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分泌不足,导致过程(填序号)加强所致。(5)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4.(10分)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部位激素的相对浓度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茎尖+++++++++—幼叶++++++——伸长茎++++——侧芽++——成熟叶++—+++根++——根尖++———+++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其作用是。(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的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实现的。(5)以上可以看出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的。5.(12分)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圆圈”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1)③为______,为_______________。(2)6为_______,7为_______。(3)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_______。6.验证: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需要发育的种子提供的生长素。现有一些同一品种的某两性花植物即将开花,下面的实验方案就是利用这种材料证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需要发育的种子提供的生长素。请将以下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材料和药品:纸袋、标牌、镊子、毛笔、烧杯、剪刀、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等。实验步骤:①选材与分组:选择一批生长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未受粉的该植物的花分成三组,挂牌为A、B、C;②实验处理: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轻轻打开花冠,(去掉/保留)雄蕊,套袋;C组:去掉雄蕊一段时间后,雌蕊上需,两次操作后均套袋4③预测结果:三组植株生长一段时间后,实验的结果可能是:A组:结出有种子的果实;B组:;C组:。高二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BBDDC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BAAACCC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BBDCDC二、非选择题(共6题,每空2分,共70分)1.(1)蛋白质B淋巴(B)浆(效应B)(2)CB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D姓名2.(1)C(2)收缩无反应3.(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①增强收缩(3)④⑤反馈调节(4)甲状腺激素①②(5)生长4.(1)促进果实的成熟(2)吲哚乙酸(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5答案:(1)○3为分解者,4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库(2分)(2)6:光合作用7:呼吸作用(2分)(4)生产者(2分)6参考答案。(2)B组:轻轻打开花冠,去掉雄蕊,套袋/C组:剪去雄蕊一段时间后,雌蕊上需涂抹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两次操作后均套袋。(3)B组:子房脱落,不能结出果实/C组:结出无子果实4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