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速公路绿化的意义公路绿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实施绿化,恢复和改善由于修建公路而破坏的沿线植被和自然景观,保护环境和路基,美化路容,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视觉环境舒适的行车条件。路基防护功能公路行道树和边坡植被有明显的稳定路基边坡功能,能够防止边坡水土流失,减少边坡冲沟、滑坡、坍塌等水害的发生。1.2.2防眩功能中央分隔带绿篱(或防眩树)对夜间行车有良好的防眩功能,它们能够消除对向车辆灯光的干扰,使夜间行车视觉舒适,有利于安全。1.2.3视线引导功能行道树和中央分隔带绿篱对行车具有视线引导作用,在陌生的公路上行驶时此引导作用尤其重要。1.2.4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路侧封闭绿篱有良好地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可有效防止人畜和野生动物进入公路引发交通事故或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1.2.5防风、防沙、防雪功能长势好的路侧林带有一定的防风功能,可降低侧向风对高速行驶车辆安全的威胁。在沙漠地区,可显著减少公路沙害;在冬季多雪地区,可有效阻隔积雪,降低雪害。1.2.6保护和美化视觉环境完善、合理地公路绿化,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美化路域视觉环境,使司机和旅客在旅行中赏心悦目,从而减轻疲劳,减少事故。在休息区、服务区、收费站和互通式立交等沿线设施范围内,适度营造观赏性草坪、园林小品,可显著提升高速公路的美学价值,营造美学氛围,创造优美的路域人文景观。1.2.7环境保护功能(1)减少或消除光污染。(2)净化空气功能。(3)降噪功能。(4)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和改善公路沿线自然景观。2.1缺少专业设计队伍目前,不少公路设计部门缺少专业绿化设计队伍,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经验不足,或者不了解高速公路绿化的意义和功能,因袭传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因此设计成果存在较多问题。因袭传统设计思想和方法把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简单化、概念化,设计千篇一律,一条线路自始至终一个设计模式,在中央分隔带以较大间隔布置一些花木、在路侧布置一两行行道树,再在边坡上种上草皮了事。这种设计忽视了公路绿化的基本功能要求,只是把绿化设施当作一种无足轻重的点缀。有的设计者为片面追求绿化效果(主要是初期效果),把行道树栽植在路基边坡上,甚至栽植在距防撞护栏仅一、两米的范围内。这种设计在树木稍稍长大后就会遮挡交通标志,妨碍养护作业(如机械修剪边坡草坪),破坏路基边坡稳定(栽植时破坏边坡,养护灌水使局部路基土松软,死树根腐朽使路基失稳)。2.2不合理地采用大中乔木有的设计在距路肩较近范围内大量采用大、中型乔木,甚至高大乔木。这种设计的缺点如下。(1)树冠遮挡标志,间接诱发交通事故。伸入路面空间的树枝甚至会直接妨碍交通安全,并且会压缩公路空间,使司机和乘客感到压抑和视线障碍。(2)树冠伸进路面空间,秋季落叶会大大增加路面清扫工作量,增加养护成本。(3)雨季时落叶会降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导致交通事故。(4)高大树木挤压路面空间,所形成的巷道效应不利于汽车尾气和扬尘的扩散,使公路空间空气污染加剧。(5)高大稠密的行道树,遮蔽了路外自然景观,使司机和旅客无法领略沿线的风光,使旅行单调,易产生困倦和疲劳。2.3盲目采用名贵树种有的绿化设计盲目采用名贵树木品种(如银杏、玉兰等)和未经驯化的外来树种,增加建设成本。名贵树木苗木价格高,未经驯化的苗木成活率相对较低,都会使工程造价增加。栽植后管护工作量大,又容易丢失,使养护费用增大2.4刻意追求观赏效果有些绿化设计刻意追求观赏效果,在公路两侧用地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设计低矮花卉、灌木为主体的花坛、模纹造型以及大面积的观赏性草坪,其缺点主要有。(1)削弱或丧失绿化设施的主要功能。(2)显著增加工程成本。(3)增加养护工作量,提高养护成本。(4)更新改造费用高。2.5盲目采用不良绿化树种有些地方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采用乡土树种或速生树种,如在平原地区采用刺槐、泡桐等作为高速公路行道树,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还会带来负面效应。刺槐易栽种、成活率高、生长快、易管护,作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荒坡绿化树种非常适宜,但刺槐根系发达,萌孽力极强,用做行道树会在路基边坡、护坡道甚至路肩等部位到处萌生,形成杂乱无章的树丛。在经过农田的路段,其根系会伸入农田内萌孽疯长,造成无法根除的危害。泡桐也存在根系萌孽难以控制的缺点,但更重要的是泡桐极易发生丛生病等病害,从而严重损害绿化景观。我国高速公路绿化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绿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高速公路绿化基本能够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景观效果也还差强人意,但在生态效益方面,不能够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虑路域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2)高速公路绿化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对植物习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原生植被没有进行详细地勘察,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没有缺乏分析测定.(3)生物多样性考虑的不够,绿化模式单一,植物品种单调,不仅会造成景观上的单调,而且由于物种间缺少了空间上、时间上必要的补充和间隔,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差.(4)大量引用外来物种,本土植物运用的较少.这样,不利于原生植被的保护,而且由于养护条件有限,后期很容易发生退化或死亡,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增加生态系统重建的风险.(5)对生态自然景观重视不够,公路绿化偏重于人为景观的营造和植物群落的人工搭建,使得高速公路形成一个封闭的、孤立的绿化带,与周围景观不协调、不融洽.(6)对一些需要绿化处理的区域点,如敏感点源、取弃土场等,只进行了简单的植树种草,没有详细的生态景观绿化设计[1].高速公路绿化和设计是我国国土绿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带来污染和破坏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尽量将高速公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保持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稳态。高速公路的绿化作为对其带来不利影响的弥补措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国外重视公路绿化和景观设计的时间较早,公路绿化法规也出台较早,相应的公路绿化体系也较成熟。日本于1965年颁布了《日本干线公路环境保护法规》,1965年美国颁布了《公路美化规定》,1975年,前苏联颁布了《公路建筑和景观设计规范》,日本又在1976年制定了《公路绿化技术基准》从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至今,全世界已有近百个个国家修建了高速公路。关于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已经开始,与中国相比,欧洲各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起步比中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早,发展较快,到现在欧洲各国公路从欧美各国的公路绿化形成和发展演变来看,可以发现,公路的绿化先后经历了道路畅通的维护、道路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阶段。这位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和绿化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经验和一定的指导。已经在城乡间,国家间基本形成了相互联通的一体化网络。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极大地又花了车辆行驶环境,使欧盟各国彼此在交通上相关联,对欧盟各国间的商贸、旅行等行业起到了很好的助力和推动作用。欧洲国家植被覆盖率较高,欧洲的传统观念使各国的绿色植物得以很好的保护,相应的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景观美化程度高。在德国,高速公路的绿化十分注重对公路中和公路两侧的绿化植物的选择,践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其中高速公路国内路体绿化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区段,种植了不同的乔木、灌木和草类等,充分的使路体绿化的植物配置形式得到了相对较大的丰富[6]。各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植物及其配置形式的存在美化公路环境使司机乘客人员身心愉快之余,可以使司机乘客人员根据植物的不同较轻松的分辨出所在的地域。同时因为因地制宜,各种植物在它们适应的环境里生长,长势旺盛,极大的方便了绿化植物的后期培养和护理的管理。英国伦敦到爱丁堡市的高速公路,在一些公路穿过的隧道的隧道口及隧道顶部,通过种植当地的优势植物,有效地将公路有其所在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的连接在一起,使公路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矛盾降到了最小[7]。法国对文化和历史的重视,使得他们在高度公路的建设中比较注重公路两侧休息设施的设置,较好的做到了将人类工程与自然环境和人文关怀协调的结合。同时,法国高速公路的绿化注重对公路不同区域的地域风土人情和地方特有风景的协调配置,如在公路沿线服务区大面积种植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树木和花草等[8]。在美国,公路绿化用低矮宽厚、有弹性且轻柔的树列取代了道路中央分隔带和公路两侧路肩出的金属栅栏,这些植被在起到分割道路的同时,可以吸收道路车辆产生的尾气和降低道路的扬尘[9]。此外还可以降低死机乘客人员发生车祸时收到的损伤。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的公路绿化逐步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10]。70年代以后,道路和环境问题共同被国际道路会议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出,国外更加注重道路建设统筹环境保护。此外,在欧洲道路生态学也在快速形成和发展,国外的公路绿化实践和相关理论也逐步形成并推广,为公路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以及公路的整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策略和科学理论[11]。互通立交区互通立交区是公路绿化的节点和重点,其绿化除需满足行车功能的需要和视觉要求外,所受限制较少,设计手法多样。互通立交绿化在设计中宜采用大手笔的布置手法,树立大绿化、大景观、大气势的思想,创造开阔的意境,使大块面的景观布置与庞大的立交在气魄上相协调,充分表现互通立交的线形美与立体美,使行人一进入公路就能感受其宏大的气势。互通立交绿化设计应以生态栽植为主,利用不同植物的镶嵌组合,形成层次丰富、景色各异的生态绿岛。考虑到混交林形式栽植层次感强,立体感好,且较常规的草坪图案等其他种植形式养护成本低,生命周期长,生态效应高,故互通立交绿化宜以混交林为主,再配植一些灌木及木本花卉,草坪一般在重点区域小面积种植即可。中心绿地栽植应表现大方、简洁有序,注重骨架植物的搭配组合和构图的整体性。在匝道两侧绿地的角部,可适当种植一些低矮的花灌木以增强出入口的导向性;弯道外侧可适当种植高大的乔木做行道树,以诱导行车方向,增加司乘人员的心理安全感;弯道内侧的转弯区为保证足够的安全视距,一般以种植低矮灌木及花卉为宜。另外,互通立交绿化设计应与公路全线景观绿化的总体风格相协调,并在统一中追求变化,以体现节奏感,形成鲜明的景观亮点。为突出立交的风格特征,绿化设计要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通过植物组景等形式突出文化内涵及与不同互通立交的识别性,给人以地域提示。公路绿化设计,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公路的总体设计中,在工可阶段就应结合生态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采取/同时原则0,即绿化与公路工程同时设计、同时验收,而不应是在公路建成后作为景观的/点缀0加以修饰。受以前陈旧绿化观念的影响,目前公路路侧的绿化栽植大多为规则式栽植,导致公路绿化形成/一条路,两排树0的无个性风格。这种规则式的栽植方式除存在安全隐患外,还与周围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环境很不协调。在今后的绿化景观设计中,应力求体现/和谐0理念,尽量采取自然栽植方式。特别是在山区路段,在树种的选择、栽植方法上要与周边环境一致,不宜追求/整齐0,而应突出/自然0,增加公路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综上,发达国家立足于本国国情,制定相适应的养护策略、规划理念和技术标准,在法律规章制度上较为完备,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相对成熟1.2.4.2国内研究进展(1)养护管理模式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历史较短,在养护管理上又缺乏经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上问题诸多。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体制上,主要包括集中统管和专线管理两类集中统管和专线管理的区别在于:集中统管是由省一级的部门进行直接管理,而专线管理是由省一级的部门划分不同路段进行管理的,即前者是直接管理,而后者分路段进行。从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专门管理和建管养一体两种类型。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以多种体制并存为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第一,在交通部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公路管理机构实行行业管理,而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事务则由各路段公司或管理处负责的:如河北、江苏、浙江等地。第二,在交通厅下设管理局进行直接管理:如辽宁等地。第三,
本文标题:高速公路绿化的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923519 .html